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觀與高校素質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總書記說:“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改革開放以來,高校發展成就巨大,成效顯著。這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解放思想的結果。高校發展也面臨許多新問題。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尤其是舊的體制機制隨處可見。在許多方面,舊的問題拖著未解決,新的問題又大量產生。從總體看,大學擴招、合并升格產生的后遺癥,債務問題,行政化問題,機構臃腫、人浮于事、大鍋飯問題仍然困擾著高校發展。從師資狀況看,知識體系陳舊、業務素質不高、敬業精神不足、結構不合理、近親繁殖、學術腐敗等現象屢見不鮮。從學生培養看,領導、教師大量精力往往被貧困生問題、畢業生就業問題、現代網絡管理問題以及大學生青春期心理問題所牽制,使高校素質教育流于形式,難以有大的創新。一些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薄弱、人文精神缺乏、道德誠信不足、理想信念淡化。解放思想需要高校領導班子開展調查研究活動,充分發揚民主,問計于民、問計于下,廣泛征求意見,做到心中有數。進一步加深對國情、校情的認識,樹立起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學校素質教育及發展決策要符合時代要求、切合我國和學校實際、要經受群眾和時間、實踐的檢驗。高校教師要以主人翁姿態,積極建言獻策,行動起來,向新的目標邁進。
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素質教育必須堅持深化改革
“高等教育實施素質教育,要加強產學研結合。”“高等教育要加快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調整專業結構和設置,使學生盡早地參與科技研究開發的創新活動,鼓勵跨學科選修課程,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1]教師要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重視實踐,努力改變教學與經濟、科技相脫節的狀況。要改革對高校及教師的評價標準,制定出教學、科研、開發不同系列的標準,把教師引導到課堂、社會、企業、市場中,各盡其才,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要充分借鑒世界教育先進成果,把先進的教育思想、學科新內容、教育方法學習運用到教育改革中;要抓精品課程、優秀課程、科研成果轉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享有參與性、自主性、選擇性,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高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是歷來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需要考慮改革、發展、穩定的相互關系,采取周密、穩妥的漸進式改革。要緊緊抓住當前國家實施績效工資、退休養老配套改革政策出臺的機遇,對高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科研體制進行改革。全員聘任制、拒絕大鍋飯是高校改革的總趨勢,養學不養人、時勢造英雄必將是高校未來的格局。當前,大學生就業難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有人認為,“大學熱”該降溫了,這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難題。培養國家需要的,市場、社會歡迎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迫切任務,高校改革進入關鍵時期。從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從硬件建設向軟件建設轉變成為新的改革呼聲。
三、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素質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現階段發展的路子是五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向全國人民莊嚴承諾五有:“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科學發展觀之所以有強大的吸引力,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真心擁護,就在于其人民性、科學性突出,“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立場鮮明,根本解決了為誰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人才培養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高校素質教育的主導力量。干事業的環境、良好的待遇是發揮教師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基本條件。必須在體制、機制上真正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創造條件讓新人才脫穎而出。教師要不斷創新,只有創新的教師才能教出更多的創新學生。要樹立新的人才觀,讓“人人都可以成才”成為高校培養人的理念。“要培養能夠適應變化的,知道如何學習的、個性充分發揮的人”。[2]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個性發展需要因材施教。政治思想教育,“要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3]要從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回報社會等方面加強教育,多作國情教育、近代史教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綜合國力極大增強、國際地位極大提高,各民族干部群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盡管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如:腐敗、貧困、環境、就業等等,但中國共產黨先進性建設、執政能力建設在不斷加強,號召力、凝聚力得到極大提高。高校是凈土、沃土,但不能辦成世外桃源,社會消極的東西也不能回避。中國有先進文化、傳統文化、世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在社會發展中都在發揮作用,這些都可以進課堂,因為在復雜的社會實踐中,單純是不能適應的。此外,一些發展規律性的東西也要進有所涉及。例如,工業化需要人口集中,人口大流動是必然現象。工業化最終要掃除文盲、消除小農、消除貧窮,但其過程又在造就富人和窮人。市場經濟講競爭,有成功者,必然也有失敗者。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資本追求最大增值,個人主義、追名逐利是普遍現象。但是,市場經濟使人不懶惰,法制社會使人知道權力和義務,理想信念使人不墮落。素質教育要培養出大批有理想、有本領、守法創業、好學上進、不怕挫折、知識面寬、有動手能力的大學生,他們走出校門必然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人的個性是創造力的最重要因素,沒有個性的充分發展,就不會有真正的創造力。培養大學生理性的懷疑、批判精神是不可少的一環,有的時候,沖破束縛就是新天地。人的潛能需要科學、人文精神長期熏陶,因此,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要相互溝通。對工科學生,音樂、繪畫、文學佳作欣賞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文科學生學科學,可以擴大視野,發揮潛能。只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高校素質教育才有遠大的前途,才能普結碩果。
四、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素質教育必須加強學習,創優爭先要創新,必須加強學習。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
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理論體系,這是中國共產黨幾代人心血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容豐富,具體理論很多。高校領導班子要把理論學習作為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途徑。把理論學習與謀劃發展結合起來、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與宣傳教育思想工作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際,改進工作作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世界形勢不斷變化、民情民意不斷有新的主張和要求。高校領導班子要結合中央新政策出臺及上級工作部署確定時事政治、政策組織學習,改進學風,形成制度,用制度保證學習、促進學習,確保長期堅持、不斷深入、有所創新。開放辦學,就要經常走出去,學習其他高校先進經驗;要請進來,準確了解各地及世界發展新信息,把握時代脈搏,定位本校發展戰略,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形成核心競爭力。領導班子要以先進的理念、飽滿的熱情、充足的干勁在高校素質教育中,創優爭先,走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