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要】傳統文化以其歷史性體現了民族發展的精神取向與安頓之所,因此在現代教育中對其進行推廣與應用,具有極其深遠的含義和價值。本文以《弟子規》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傳統文化內在機理的基礎上,根據其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提出利用《弟子規》彰顯傳統文化現代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教育價值《弟子規》
一、傳統文化的內在機理
從時空意義上來講,傳統文化屬于時間凝結物,表現為人造物在一定疆域內的發展與擴散。雅思貝斯將特殊歷史背景下構成的文化與典籍看作傳統文化發展的核心,這一觀點也叫做“軸心時代”。而隨著時展,這一理論的內涵和體系也發生了改變,整體呈現出一種“向后看”的歷史特征。對現代社會與教育發展而言,傳統或過往的這種價值理念雖然存在學習的價值,但不容易被現代社會認同。但后現代社會對這一理念進行了反駁,觀點在于雖然明天會更好,但昨天以及它的歷史經驗和成果會告訴我們繼續前行的方向和目標。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在構建民族傳統文化時,受內外環境的影響,人們會產生強烈的自覺感,此時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在文化意義上,傳統文化又是構建文化類型的身份圖譜。哲學上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我是誰”,而對民族發展來說,解決這個問題是需要結合歷史的自我生成進行分析的,而不是僅僅去了解它的自我設定。因此,從本質上講,此時的歷史是指文化當中的歷史,及其構成的心理與認知模式。從上述角度分析可知,民族發展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強化人民的信心和信仰,促使他們在發展與進步中也能正確應對道德危機。
二、《弟子規》的傳統文化內涵
(一)主要內容
《弟子規》作為我國歷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是以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為依據編寫的一本教人為人處事的書籍。全書圍繞“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展開,是以《論語》當中的“學而”為依據演變而來的。《弟子規》意在通過圣人的教誨,引導人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謹言慎行,遵守承諾,博愛大眾,親近仁德,多學多問。《弟子規》因為內容非常容易理解,讀起來又很押韻,內容直接體現了貫穿于我國傳統文化上千年的孔孟之道,所以從清末后期就成為啟蒙教育讀本。
(二)文化內涵
1.孝敬父母長輩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也是《弟子規》首要倡導的品格。《弟子規》對子女與父母長輩的相處方式做出了事無巨細的規定,深刻闡述了何為真正的“孝道”,具有深遠的文化內涵與教育價值。從中我們可以意識到在生活中應當與父母長輩和諧相處,要學會尊重他們,不管是在言語上還是在行為上,要學會謙讓,同時也要避免做出損傷自身德行的事情使父母長輩蒙羞。這既有利于培養人們的良好美德,也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家庭氛圍。
2.注重儀表行為
《弟子規》對人們的儀容儀表和行為規范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其中,儀表行為遠遠高于外表的美丑。我們要在儀表上做到干凈整潔,在行為上做到嚴于正己,這不僅僅是出于對他人的尊重,更能體現個人的品格與心性。尤其是在現如今這個過于追求物質與外在的時代,無論經濟條件好壞,相貌美丑,我們都要做到干凈整潔,并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的行為。這不僅體現了良好的家教家風,也能為自己在社交活動中贏得好評。3.端正學習態度學習作為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學習《弟子規》對從小培養孩子形成正確學習的態度和觀念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知行合一、用心專一、不恥下問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弟子規》所倡導的學習本身并不是一件“死板”的事,對待學習,我們要時刻保持好奇心和謙卑心,更要學會持之以恒。
三、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
(一)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作為國家發展的靈魂,也是塑造民族品格與風貌的重要依據,能有效提高人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傳統文化作為民族精神的載體,兩者就像是數學當中的“映射”關系,彼此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因此,有必要在現代教育中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培育不同階段學生的民族精神,如《弟子規》中所蘊含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內容,它們既是我國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又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內容。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探索與發掘,能夠促使學生在高揚傳統文化旗幟的同時,形成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勵他們以民族復興為己任,從而保障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舞臺中央。
(二)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國內外市場環境越發復雜,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此時加強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力度是必然選擇。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形成高尚的品格和振奮人心的精神,那么它很難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淀下去,甚至很容易成為滄海中的一粒塵埃。尤其是在國外眾多發達國家不斷研發高新技術和先進產品的背景下,若我國年輕一代人繼續“沉迷”于舒適安逸的物質生活中,那么民族發展必然會出現道德缺失、精神空虛等問題,持續下去將會威脅國家與民族的安全與發展。《弟子規》中對崇高道德品質的倡導在這一背景下則顯得尤為關鍵。因此,我們需要關注并弘揚其中蘊含的優秀的傳統文化,注重在現代教育中培養擁有高尚品格的新型人才,為時展提供有理想、有內涵、有能力的新榜樣。這樣不僅能讓青少年遠離不良的生活環境,而且能激發他們向榜樣看齊的磅礴熱情,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
儒家一貫講究君子之道,而《弟子規》作為“君子之道”的啟蒙版,其蘊含的傳統文化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感悟古人的智慧,而且有助于他們將所學精神和思想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提倡讓小學生從小背誦《弟子規》,并在課上課下解釋理解和應用,教師和家長都可以明顯看到學生開始對社會當中的一些現象進行觀察和提問。《弟子規》既能向他們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又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社會和自己,以此成為一名三觀正確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四、傳統文化現代教育價值的實現路徑
現如今,雖然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已經得到了重視,但傳統文化在實踐當中的應用依舊存在距離感,因此為了更好地在現代教育中展現傳統文化的價值,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一方面,從學生學習過程入手,選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利用《弟子規》當中的內容構建多樣化的教學課程和活動;另一方面,在課下或日常生活中,要利用校園文化、網絡學習或現場參觀等方式夯實傳統文化的基礎內容,充分展現《弟子規》當中的行為規范。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探討中更快掌握優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最終實現蘊含其中的傳統文化的現代教育價值。除此之外,還要引導他們去感受《弟子規》當中隱藏的其他文化知識,可以從網絡平臺搜集相關信息,并將其整理成冊,引用到課堂中,因此向他們傳遞更多有價值、有內涵、有思想的精神文化。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不管是在社會層面,還是教育層面,傳統文化都展現出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力。相信在未來的實踐應用和探索中,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必然可以成為學生弘揚和崇拜的對象。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也在不斷創新,因此我國教育領域在推廣傳統文化時,要以更加廣闊的發展視角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持續加強研究力度,為傳統文化滋養優質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陽201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教育價值及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3期。
楊維2016《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探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為視角》,《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第4期。
李綠紅2019《探討傳統文化在低年級小學生中禮儀教育的應用——以<弟子規>為例》,《中華辭賦》第2期。
曲翀昊2019《用中華傳統文化滋養學校德育根基——淺談<弟子規>與德育教育》,《新作文:教研》第10期。
劉慧琴、趙敏2020《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構建及其實踐改進》,《廣西社會科學》第8期。
作者:蔣超 單位: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