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德育教學革新探微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邱芳婷作者單位:寧夏師范學院
以道德小故事為起點
在每次上課之前,由兩位同學每人講一個道德小故事。首先,可以調動學生德育學習的興趣。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喜歡聽故事,而通過這些道德故事也可以產生感悟和共鳴。其次,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因為我們的學生是未來的小學教師,要求有較高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講故事的能力,這恰好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再次,有利于學生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為了避免重復性,一個班幾十個同學所搜集的道德小故事在形式、內容、時間上都有差異,有些是關于孝的故事(大部分是古代的);有些是最近發生的道德事件;有些是從文獻當中來的。有不少同學在講完故事之后還會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這無形中會使學生在自我道德認知方面有更深的領會和感悟。最后,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看待問題提供新的視角,引發對道德問題的重新思考。
以討論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法
1.通過討論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目前很多課程的開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雖然講授法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如在較短時間內可以向一個班級的同學系統傳授大量的間接知識,且對教師來說也更易掌握。但也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利于學生自主性和主動性的培養。而對于大學生來說,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討論可以讓他們參與其中,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看法。2.通過討論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討論前,建議全班同學按每組6-7個成員進行自由組合,雖說在討論結束后只有一個同學總結發言,但是這個發言是小組所有成員的智慧結晶,即使會有激烈的爭論,但最終會達成一致,不僅能讓學生審視自己的觀點,也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3.通過討論學習,鍛煉學生理解材料和概括材料的能力。在討論結束后,要就相關問題總結發言,就需要對材料理解并進行抽象概括。由于長期以來,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了接受結論學習的習慣,在解決問題和考試中只是用現成的知識來完成,所以客觀問題的解決和回答還較有優勢,一旦碰到主觀問題,特別是需要運用已有知識去解決問題就很困難,這也是我們的畢業生在參加各級各類考試過程中覺得題并不難,但卻考不了高分的一個主要原因。通過對材料的討論學習,小組同學思想的碰撞,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利于對材料的總結和概括。當然,討論學習還可以使學生涉獵書本之外的知識,拓寬視野。也有利于發言同學的材料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加強案例教學
德育課程教學有一個明確的目的:讓學生學會運用德育的基本理論去解決德育的實踐問題。如果教學只是停留在理論的說教上,只會讓學生更為反感,也不利于德育理論的應用。所以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加強案例教學就很有必要。一方面,可以提供案例讓他們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不但能啟發學生的思考,也會提高學生解決德育實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提供案例,并提供多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然后讓學生對各種方式進行比較,選擇一種最好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們看到了解決同一類問題的多種可能性,同時也會為以后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積累更好的實踐素材。通過案例教學,也能讓學生從中學到如何應用德育的基本理論解決現實問題。
讓學生“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
1.“從我做起”。無論是道德主體的“雙主體說”還是“主體間性說”,都不難看出師范生是具有雙重身份的,學生是道德學習的主體,作為未來的教師同樣也是道德教育的主體,雖說不是專門的道德教育工作者,但是學科教學中德育的滲透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道德養成對人一生來說至關重要,而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師范生來說,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就顯得尤為關鍵。2.“從點滴做起”。古人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個人道德素養的培養是建立在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基礎之上的,會體現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與人際關系的處理,與自然、環境關系的處理等等。3.“從現在做起”。任何個體都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統一體。而我們每個人都在過去的基礎上活在現在,面向未來。現在能否打一個好的基礎,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未來生活的質量。在道德素養的養成方面也是如此。在筆者的嘗試改革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中,看到了學生對這門課程態度的微妙變化,也看到了學生們待人接物方面的細微進步。當然,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門新課程,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但只要我們不斷在教學和學習中反思,就是最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