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德育管理與學生自主發展的關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小學德育規范管理中,學校和教師為實現教育管理目標,會根據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如《班規》、《學習管理制度》、《衛生管理制度》等等,光是規則條款就上達幾百條,更加注重學生的行為一致性和規范性,不允許學生做出規則里禁止的事情,如“上課不準說話”、“不允許打斷教師的講課”等,否則就會有嚴重的后果,由于條框過多,會影響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久而久之,便會削弱學生的自主發展意識,甚至會導致因規則而抑制了學生的正常發展這一現象,在這一點上,與學生的自主發展完全不符合,更違背了我國的教育理念。因此,兩者是存在著矛盾關系。當然,德育規范管理并不只是抑制學生的發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規范學生行為的,防止不良事故的發生。如“不準在樓梯瘋鬧”,并不是不允許學生的自由活動,其更多的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因此,學生完全可以選擇在一安全的環境里自主活動,這與自主發展并不違背,反而是協調、統一的關系。
二、促進小學德育規范管理與學生自主發展協調關系的策略
通過現階段的探討,發現小學德育規范管理與學生的自主發展存在著相互矛盾而又相互統一的關系。但只要學生正確對待德育制度,其就會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筆者針對學校、教師以及學生提出如下要求:
(一)集體定班規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如此,任何一個團體只有在合理的規則下,才能逐漸成長,不斷進步。一個學生集體更是如此,學生的發展與班規是分不開的,制定怎樣的規矩更適合學生的發展,這是教師和學生均為關注的問題。因此,班規的制定,可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達到一個共識的方式來完成,讓學生參與其中,當他們在做每一件事時,就會想到是不是規則所不允許的,這樣便促進了規矩的有效性實施。
(二)掌握規范知識
由于小學生并不知道有些行為的危害性以及可能會引起的后果,這就要求學生要掌握《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必要內容,熟記《中小學生守則》的十大內容,并開展有關守為主題的朗誦等活動,從而強化記憶,進而從根本上避免規則里禁止的不良事故的發生,在規則的前提條件下,再進行自主活動。
(三)自主組織活動
新課改的實施,使學生不斷成為學習的主體,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發展,因此,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除了用規則規范學生的行為來達到教育目標之外,還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機會,讓他們學會主動的表現自我、展示自我,如將一次組織班級春游活動的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決定地點、形式以及可能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進而使學生從活動中感受自我的參與度以及重要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
(四)確立學生干部
學生干部便是學生組織的模范,教師可從學生組織中選擇優秀的人作為學生干部,由于學生干部處于學生隊伍中,更加了解學生的所想、所做,以一種學生管理學生的方式,更利于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使教師在管理學生的同時,也能了解學生的需求,進而不抑制學生的自主發展,其次,學生個人應以在規范自己的同時,努力向干部學習。
(五)積極理念培育健康心理
學校在校園里要對“綠色管理、綠色教學、綠色課堂”進行積極宣傳,以“樂觀、向上、和諧管理”為教育理念來管理學生,通過在學校張貼“積極參與學習實踐,成就快樂美好人生”、“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會有特長”等橫幅,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讓教學理念深入人心,從而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縱使小學德育規范管理與學生的自主發展存在著諸多矛盾的關系,但只要了解兩者間的共同目的以及矛盾點,從而根據相互影響因素,提出規范違規行為、自主展示個人特長等策略,從根本上,實現小學德育規范管理與自主發展的互不干擾而相互促進的關系。
作者:楊春娟 單位:吉林省舒蘭市平安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