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文章立足于小學美術教學實踐,以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所存在的突出價值進行了依次的分析與探討,旨在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創新與優化小學美術學科教學形式,提升其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美術素養的更好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技術手段;必要性;突出價值
一、引言
小學美術學科是面向小學階段的學生滲透審美教育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及其審美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身為一名小學美術學科教師,筆者在自身的美術教育實踐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美術教育效果,也讓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得到了更好的進步與發展。以下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美術教育實踐,針對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美術學科教育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這一主題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二、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必要性
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并不是貿然提出的想法,兩者的融合存在著諸多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一)當前社會需要教師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當前社會是信息技術廣泛普及并被最大化運用的社會。信息技術手段在各行各業中的應用也已經成了社會大的發展趨勢,21世紀也因此被稱之為“信息技術化”的世紀。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應當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小學美術學科教師自然也應當迎合社會發展的趨勢與要求,將信息技術手段合理運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以武裝課堂教學形式,賦予美術學科教學以更多的生機與活力。可以說,當前社會需要小學美術學科教師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學科教學活動。這是小學美術學科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的一大重要原因。
(二)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決定了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理解與掌握外界客觀事物時通常會遇到些許的困難。像學生有時較難理解抽象的、復雜的知識點,導致實際學習效果不甚理想。但若是小學教師在自身的教育教學中利用直觀化的、形象化的教育教學手段,相信能很好地迎合小學階段學生實際具備的認知水平,能幫助他們化繁為簡地理解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由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也便決定了小學美術學科教師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講解稍顯抽象與復雜的美術知識點的必要性。
(三)小學美術學科的特征決定了需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相較于語數外等其他學習科目,小學美術學科的專業性相對較為強一些,美術專業術語、美術發展史等這些都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少接觸并且難以理解的內容。另外,小學美術學科也需要學生具備廣闊的視野范圍、豐富的學識見識,以對所學到的美術知識進行更好的審美鑒賞與創造。這便對學生的實際美術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小學美術學科的特征也決定了美術學科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直觀化地呈現美術知識,同時補充給學生更多專業美術內容,以讓學生的美術視野范圍、學識見識等都得到更好的開闊與豐富。
三、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突出價值
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帶給小學美術學科教學的是蓬勃的生機與鮮活的生命力,讓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更濃,熱情更足,學習與理解的效果也變得更加優秀與突出。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教育實踐針對小學美術學科中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所具有的突出價值與意義進行一一闡述。
(一)有助于激發與維持小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喜歡新鮮有趣、活靈活現的事物,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就觀察到每當小學美術學科教師向學生呈現趣味化較強、靈動性較足的內容時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與熱情往往更加明顯。小學信息技術手段本身就具備直觀化、形象化、生動化等鮮明的特點,因此將信息技術手段恰當運用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實踐中能很好地迎合學生的興趣與熱情,促使著他們產生濃濃的學習積極性,并由此全身心地融入美術知識的學習之中。對此,筆者感受頗為深刻。例如,在教學“大地彩虹”這節美術知識時,筆者不急于帶領學生學習具體的美術知識,而是首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呈現了眾多立交橋的圖片,有車水馬龍時的立交橋,也有安安靜靜無人行駛時的立交橋,有燈壁輝煌時的立交橋,還有在藍天白云下屹立在大地上的立交橋……欣賞一幅幅立交橋的圖片,學生腦海中無疑產生了一個個問號“為什么要修建這么多的立交橋呢?”“我要是畫一架立交橋應該怎么去畫呢?”可以說,信息技術手段的合理利用讓眾多小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到了一起,大家認真思考,積極探究,對于所要學習到的美術知識也產生了極強的疑問與解答的熱情。就連平時上課喜歡開小差的學生,本次美術課上也都變得認真起來。這便充分表明了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在喚醒小學生美術學習熱情方面所發揮出的突出意義與價值。
(二)有助于深化小學階段學生的美術學習認知。不管哪一階段的學生在學習中總是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學習上的重點與難點。小學階段的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同樣也是如此。為此,小學美術學科教師應該想方設法化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幫助學生以較為輕松與有效的方式突破認知上的障礙,幫助學生獲得更高質量的美術學習效果。值得慶幸的是,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能很好地發揮出其應有的優勢,即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美術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深化學生的實際美術學習效果。筆者自身的小學美術教育實踐就可以很好地表明這一觀點。例如,在教學“彩云衣”這節美術知識時,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的色彩搭配知識。但是由于過于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存在著較大的難度。針對這一情況,筆者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改為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抽象美術知識的講解與闡述。像當筆者向學生講解“色環中臨近色彩搭配起來會給人非常愉悅的視覺效果”這一知識時,筆者便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呈現了一位模特身著綠色短袖上衣、下穿黃色短褲,同時手拿黃色拎包的圖片,讓學生通過這一幅圖片更加生動而直觀地理解色環中臨近色彩搭配到一起時,其能在色彩和諧中彰顯出一份活躍氣氛的視覺感官沖擊。可以說,在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下,本節美術課堂上學生不僅僅是聽,更重要的是用眼睛看,用心靈去體會與感悟。這對于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色彩搭配的相關知識,并能嘗試著運用色彩搭配知識進行美麗衣服的創造顯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與價值。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對于深化小學階段學生美術學習認知的作用得以體現。
(三)有助于開闊小學階段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只有具備豐富的視野范圍,學生在理解與創作美術作品時才能做到想象力豐富,放飛思維,創作出更具備價值的美術作品來。但是,若是單靠美術學科教師在課堂上以文字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展示,一來時教學時間與精力有限,二來也很難達到足夠豐富的效果,帶給學生視野范圍的增長并不是特別明顯的效果。這時操作方便、信息含量極為豐富、呈現方式活潑生動的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便能發揮出其非常理想的效果,帶動學生的美術視野范圍更加開闊,學識見識更加豐富,進一步以良好的體驗去鑒賞與創造高質量的美術作品。例如,在教學“家鄉古建筑”這一節知識時,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外出的機會也較少,筆者在教育實踐中便有意識地引進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并用其向學生呈現了眾多有名的古建筑。像北京天壇、山西應縣的木塔、大理三塔、福建土樓、喬家大院等。這一番操作下來,學生就如同身臨其境一般瀏覽與欣賞了眾多的古建筑,這在極大地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范圍的同時,也讓學生對古建筑的概念有了大致的理解,知道了其包括亭臺樓閣、廟宇寺塔、民居等,更為重要的是學生還在不同風格古建筑的觀察與鑒賞中懂得了不同古建筑所蘊含的不同藝術美感,能在懷揣熱愛情感的基礎上用不同的線條或色彩對頗具美感的古建筑進行描繪。信息技術手段恰當運用對于開闊小學階段學生美術學習視野的價值得以充分凸顯。
(四)有助于推進小學美術教師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為面向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帶給學生人生成長更多方向指導的教師,其應當始終在前進與發展的道路上努力。這一大的教育環境也要求小學美術學科教師不斷提升與發展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以帶給學生更加優質的美術學習體驗。在信息技術手段的引進之前,教師小學美術課很多時候被上成了畫畫課,教師無法將專業的美術知識充足地呈現給學生,這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來講顯然意義不大。但是,在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小學美術學科教師將接受更多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將了解與學習到眾多新鮮事物,可以說,教師的教學觀點將會發生極大的改變。這一切都促使著小學美術學科教師不斷發展與提升自身的美術教育水平,在發展自我能力與水平的同時,帶動小學生美術素養的更好進步與發展。從這一層意義上展開來講,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不僅讓學生獲得了好的提升,小學美術教師也有了更廣闊的發展方向。
四、結語
信息技術手段的恰當運用讓小學美術學科教學變得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為此,小學美術學科教師一定要立足實際情況,科學而合理地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美術學科教育實踐之中。這樣,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質量會變得更加突出,學生的美術學習效果才會變得更加優秀,而小學生也能在具備美術核心素養的基礎上獲得可持續性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燕秋.淺談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義[J].信息周刊,2019(44):1.
[2]徐子雯.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探究[J].文存閱刊,2019(2):53.
[3]甘方誠.讓“微”風吹進小學美術課堂:基于核心素養下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教育整合的探究[J].文理導航,2018(33):65.
[4]吳茂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打造小學美術趣味課堂[J].美術教育研究,2018(2):163.
作者:魏甲莉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烏蘭小學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