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念與方法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建筑結構設計的過程之中,抗震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當建筑物的結構設計中抗震性達到一定要求,才能夠有效地保障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在地震災害中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文章首先簡要的對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念進行了闡述,然后就當前建筑結構抗震設計過程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展開了詳細的分析,最后針對如何進一步提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提出了幾點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念;方法
1引言
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不過大部分區域都處于世界兩大地震帶范圍之內,縱觀我國歷史,有記載的重大地震就有很多起,對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例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等,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人身傷害以及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維護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2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念
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設計時,需要從整體出發,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建筑結構的水平載荷,對結構內應力加以控制,避免建筑結構產生變形,同時科學合理的進行抗震單元布局,確保其布局的科學性、合理性與規范性。另一方面,針對于獨立的抗震單元,在設計的時候要避免其凹角位置或者是頸縮位置受到集中承受力。例如,在設計電梯間或者樓梯位置時,應避開凹角和端部,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建筑物在發生地震時受到外力而發生較大的變形,從而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除此之外,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時,應科學合理的選擇其剛性,避免由于建筑物剛性過大,無法承受余震的破壞力,同時也要避免由于剛性過小,在地震中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壞。由此可見,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時,要綜合衡量建筑結構的承載力、剛性、延伸性、整體性,保證建筑的抗震性達到相關標準要求。
3當前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3.1對抗震設計不夠重視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化,建筑業得以快速發展。現階段,在開展建筑工程項目設計時,絕大多數設計者最關注的是建筑的形狀與實用性,往往對于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設計并不是很重視。此外,一部分建筑設計者對于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認識不足,只有真正發生地震之后,才意識到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重要性。
3.2對抗震結構設計的精密要求不夠高
當前,很多建筑工程都屬于超高、超大建筑,這類建筑工程中影響其抗震性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建筑結構、建筑材料、連接點與結構之間的連接受力等等。加之這類建筑大都具有多種功能,因此,更應該加強其結構抗震設計。但是就現階段來看,這類建筑在抗震設計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對建筑結構抗震有關參數、數據計算精度不夠高,很難滿足實際建筑工程需求,這樣一來導致其抗震性能難以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超高、超大建筑結構在抗震設計時對影響抗震性的因素考慮不周全,從而導致抗震設計方案難以起到真正的抗震作用。
3.3對抗震設計理念理解不到位
建筑結構抗震理念是為了保證建筑物在地震災害中能夠抵御一定的破壞,最大程度的降低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經濟損失與生命危險。不過直到現在,還有一部分建筑設計人員對抗震設計的理念停留在多采用鋼筋就可以提高建筑結構抗震性的層面。實踐證明,建筑結構抗震設計過程中,并不是鋼筋使用量越多越好,如果建筑結構中使用過量的鋼筋反而降低了建筑結構的延展性,并不利于提高抗震性,反而降低抗震的能力。由此可見,單純的靠計算進行抗震設計并不是很合理。
4提高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有效措施
4.1選擇合理的建筑結構體系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時,一方面,應從整體結構考慮,避免由于某一個建筑結構而影響到整個建筑結構的抗震能力,同時還要保證建筑物各結構之間有一定的贅余度,這樣一來即便是建筑中某一個結構在地震中被破壞,也不至于影響到建筑結構的整體抗震效果。另一方面,在進行建筑豎向結構設計時,要保證其所受的重力載荷方向垂直,且應力在水平分布均勻。而針對于轉換結構設計時,其上部的豎向結構所受的重力會傳遞給下方,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使所受的重力載荷能夠進行一到兩次的轉換。除此之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要確保每一部分的強度與剛度得到均勻分配,合理控制,從而使整體結構達到預期效果。
4.2采取多級地震防護設計
在之前,我國大部分建筑結構在進行抗震設計時所采取的防護措施相對比較單一,當真正發生地震時,這些建筑物往往達不到設計時所預期的抗震防護效果。為了使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真正達到預期效果,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在進行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時必須采取多級抗震防護措施。例如,為了提升建筑結構抗震性,在進行結構設計時可以選擇多段墻框架,這種設計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有效地降低了建筑結構在地震中被破壞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4.3提高結構參數計算的水平
在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其參數計算水平對于其抗震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結構設計時,要充分的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科學合理的進行結構整體布局,并對結構中每一部分的受力情況進行精準的計算,且要根據在地震沖擊作用下,各部分建筑結構所承受的力進行相應的計算,以給設計者提供有效的設計參數。除此之外,通過對建筑結構建立三維模型,并通過計算機模擬地震災害發生的過程,通過實際的模擬,從而獲取具體的建筑結構在地震中的各項參數數據,從而進一步提升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結構設計時,進行抗震設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通過對建筑結構進行抗震設計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雖然說當前我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抗震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建筑結構設計者對于抗震設計理念的轉變,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將會受到更大的重視,同時建筑結構的抗震性也會變得越來越高,從而有效地保障人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志宏.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念與方法分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9(25).
作者:胡安吉 單位:襄陽市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