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院校學風建設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學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開展學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目前高職院校中學風狀況的分析,提出了創建優良學風應采取的對策和措施。[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學風教風目前,高職院校的學風狀況不盡如人意,學生中普遍存在著缺課、上課遲到早退、考試舞弊、通宵上網玩電游等現象,不良的學風狀況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高職院校要獲得較大地發展,關鍵就是要狠抓學風建設。一、學風的涵義從狹義來說,學風是指學生的學習風氣,尤其指學生對待課內課外學習的態度。它是學生集體或個人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帶有傾向性的、穩定的態度和行為,具體表現在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上。從廣義來說,學風則包括與學生的學習和成才相關的各個方面,不僅包括學生學習的態度,還包括教風、學校的文化氛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等,同時,還包括學校的學術風氣和教師的治學態度,等等。學風的內涵是學校領導在樹立治校理念、教師教學與治學和學生求學過程中辦學思想、培養目標、學習和工作作風、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和反映,它包括明確的學習目的、濃厚的學習興趣、進取的學習精神、刻苦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優秀的學習方法、嚴明的學習紀律等,還應該體現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二、學風建設的意義1.學風建設是高職教育走內涵式、質量型發展道路的需要。學風是校風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所高職院校傳統底蘊和辦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是樹立和塑造學院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高職院校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和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要求,改變單純的外延擴張(規模擴張)的模式,狠練內功,狠抓學風、教風和校風建設,走內涵式、質量型的發展路子。2.優良的學風是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條件。學風建設是高職院校教學狀態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直接反映著學院精神風貌和全體學生求學態度,也是社會衡量一所高校教學質量高低的一項重要標準。優良的學風能反映學校的辦學水平,體現辦學的品位,展示師生的學習風貌。在高職院校處于競爭的條件下,其評價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院的生存與發展。3.學風建設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保證。養成良好的學風是畢業生走上社會后成才和發展必備的素質和條件。學生跨進高職院校,不僅要學到文化知識,掌握職業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在邁入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也符合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三、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高職院校學風總體比較薄弱,學生的價值取向、學習熱情以及考風考紀等都存在著問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在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高職院校的主要精力尚未放在抓學風建設上。很多高職院校是由普通中等專業學校升格或合并升格而成的,高職院校的主要精力重點放在學院定位發展、人員配備、專業調整與建設、招生與就業、上規模、上基建與增設備等方面,對學風建設在學院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尚沒有把學風建設作為學院建設的重中之重,對學風建設問題不夠重視。2.學風建設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使一些高職院校已認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在學風建設怎樣抓、如何抓等方面,還缺乏必要的、系統的、有效的措施。即使建立了一些規章制度,很多也流于形式,沒有嚴格執行。3.學生的學風狀況不盡如人意。目前,高職院校中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心理不平衡、自身基礎差、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以及學習紀律松懈等各種原因在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消極、懈怠甚至否定的厭學情緒,因而,形成了不良的學風現狀。4.不良的教風影響了優良學風的形成。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如高職院校原有基礎差、教育模式陳舊以及相對落后的專業建設與改造等等都影響了良好學風的形成。5.高職院校自身的育人環境不盡如人意。育人環境包括學院物質環境的育人功能和校園的文化氛圍,這是形成優良學風的重要外部條件,它會感染、熏陶、激勵學生勤奮學習、不斷進取。高職院校建立的時間較短,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和校園文化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一個過程。6.不良的外部環境影響良好學風的建設。社會輿論、社會評價趨向、社區文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學生厭學的催化劑。當前,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拜金主義現象普遍存在,社會上流行的“一切向錢看”的思潮同樣沖擊著校園。金錢的誘惑使部分學生失去了平靜的心境,學習興趣下降,產生不同程度的厭學情緒。可以說,學院周邊環境和社會亡的享樂主義思潮助長了學生的厭學之風。四、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對策目前,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遠不如普通高校抓得緊、抓得好,其狀況令人堪憂,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措施,常抓不懈。1.充分認識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研究和制定學院加強學風建設的有效措施。高職院校領導在考慮學院發展的過程中,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把學風建設當作關系學院生死存亡的大事來抓。為了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應該結合當前的新形勢,積極開展學風現狀的調查與研究,分析新時期、新環境、新條件下學風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特點,制定學風建設的戰略目標以及各個時期學風建設的具體目標、內容和措施,把各項學風建設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做到齊抓共管,人人有責,不走過場,形成學生愛學習、講學習的優良學風。2.開展轟轟烈烈的宣傳活動,積極營造整頓學風和加強學風建設的社會氛圍。要利用院報、宣傳櫥窗、條幅、展板、墻報、廣播等輿論工具在全院開展以“學風建設”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學風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意義,表彰學風建設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全院或各系召開全體師生員工參加的學風建設動員大會,各班級召開學風建設的主題班會和學生學習經驗交流會,開展“學風、誠信”主題討論,各團支部配合開展共青團主題活動日,舉行“正學風,從我做起”的大型師生簽名活動和學生征文競賽。同時,各系部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學風建設的有關文件和教學工作規范、學生學籍管理條例等,在教師中開展以學風建設為主題的大討論,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促進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另外,高職院校應積極與當地政府、執法部門與社區加強聯系與溝通,共同努力,改善校園周邊環境,取締一些不良的娛樂設施和違規經營的網吧,盡量避免社會上消極因素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和學習產生負面影響。3.層層落實學風建設責任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學風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制度建設和嚴格管理是學風建設的側重點。學校要針對目前一些學生學習自覺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況,從新生入學教育著手,加強正面教育和引導,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當然,學風建設不只是教務處和學生處的事情,需要教學、管理各環節和各職能部門協作配合。全院各系、各部處室都應把學風建設當作自己責任的一部分,層層落實學風建設責任制,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自覺對大學生進行學風教育與管理。尤其是教務處處長、學生處處長和各系主管教學副主任、學生工作副主任副書記、專職輔導員、教研室主任、任課教師都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把學風建設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來,做到上課有點名、自習有人抓、早讀有規章、晚修有監督、違紀及時管、學業嚴要求、宿舍經常去、領導親自查。輔導員是在第一線從事學生工作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風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通過完善輔導員的量化考核辦法、加強對輔導員工作的指導和督促等,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以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4.端正教風,樹立良好的考風,為學風建設提供重要條件。教風與學風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教風是指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敬業精神,是教師德與才的綜合表現,是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修養及文化水準的集中表現。學校要通過開展評選和表彰師德優秀群體和師德標兵、學習和弘揚優良辦學傳統等活動,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風、學風和校風建設的氛圍。考風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學生學風的具體體現。認真組織好各類考試,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是要制定更為科學的考試制度,規范全院考試制度,實行教考分離;二是在每次期末大考之前,各系部要召開考前端正考風動員大會,向學生和教師反復宣講考試規定和紀律;三是嚴肅執行考試紀律,精心組織考試,加強考場巡查,隨時了解和掌握學生考試和教師監考情況,對違紀舞弊的學生和違紀的監考教師及時處理。5.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改革上,要建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材的機制,將先進的科技成果和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途徑。在教學管理制度上,改變過去整齊劃一的培養模式,實行更加靈活的學分制,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給學生更大的對專業、課程、教師、學習時間的選擇權。在抓學風建設的同時,各系部、學生處、團委、圖書館要以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積極開展學術講座、素質教育講座和各種職業技能競賽、征文比賽、英語知識競賽、專業設計比賽、演講賽、辯論賽等,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寓教于樂,在學院內制造一種好學的氛圍,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育優良的校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