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大學是一個栽培普遍性的理念與理想,如平等、公平、和平的地方,這些理念與理想對于純潔而有朝氣的大學生具有啟發與激勵的作用。”圍繞現代大學理念的普遍性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創新,培養什么樣的學生?怎么樣培養學生?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正面教育是最主要的做法,也是卓有成效的經驗。但隨著社會發展,學生組成的多樣性、學生思想的多變性、學生教育的多維性、學生管理的多重性、社會環境的復雜性,要求我們不能再簡單重復以往的單一做法,而必須從現代大學的角度,制訂出符合現代大學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一、學校的各級領導應該從戰略高度認識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用性
對于正在接受教育的新時期大學生,他們將是我國21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生力軍。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如何,我們的人才培養質量如何,都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是否會后繼有人,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培養大學生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具有為祖國求學的拼搏奉獻精神,是我們高等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首要任務。在這一點上學校的各級領導特別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線的廣大干部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肩頭的責任,認識到新時期青年學生思想心理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把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確保學校穩定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認真對待。
二、加強和完善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創新
1、應對教育理念的挑戰,重視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加強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
隨著市場經濟所帶來的沖擊,人們再度認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傳統美德仍然是社會團結、幸福和發展的保證。這些傳統美德既然是社會公認的,就必須通過教育深入到年輕一代的心靈,對他們的價值觀、道德決定能力和行為能力進行指導和培養。因此,結合社會主義原則對高等院校的要求,結合法治精神的發展,強調進行全方位的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就成為培養新一代大學生的最基本內容。公民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3個方面:公民知識、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道德教育則包括世界觀教育、政治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倫理道德教育、國情教育、法制紀律教育等。只有強化了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高等院校培養的畢業生才是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才是合格的社會主義棟梁。
2、應對多元文化的挑戰,重視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多層次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性。
當今高校所面對的教育群體是一個具有不同年齡結構、知識背景和心理素質的多層次人員的組合,如何針對不同的教育個體更加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更好地協調解決不同教育個體所面臨的學習問題,這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注意一般學生的共性,也要兼顧部分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體現教育和管理的個性化,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必須強調“大學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學生和教師來實踐”,注重層次性與滲透性。
一是強調廣泛采用正面教育,以發揮先入為主的德育功能;二是注重啟發誘導,聯系實際,進行課堂討論,避免正面教育變成強迫灌輸;三是把現場教學作為一種補充方式,如組織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義務服務、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建設、社團文化等,解決學生自我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3、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的建設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歸根結底關鍵還在于人,特別是要構建一支專兼職結合高素質的工作隊伍。隨著年齡的增長,高校的專兼職輔導員將陸續退出現職崗位,培養新生的后備力量已成為當務之急,這也是困阻學校思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學校必須首先配備一支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學生政工干部隊伍,建立起一套崗位培訓機制。為了穩定這支隊伍,學校還應盡可能地為他們的進修和深造創造條件,在其職務職稱的評聘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并輔之以相應的激勵競爭措施,不斷地加強和充實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從根本上為改進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4、和諧社會理念要求重視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
構建和諧社會要發展,就要求所有勞動者各盡其能。因此,建設和諧社會,首先就要注重激發社會活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市場經濟能夠利用一切分散的知識資源的優勢,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充滿創造活力的社會,在這一社會中,一切有利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創造欲望都應該得到尊重,社會中個體的創造活動應該得到支持,創造的成果應該得到肯定和保護。總之,一個鼓勵創造、通過不斷的創造來提高社會運轉效率的社會才有可能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達到和諧。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注重在思想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從本質上講,創新意識是一種思想上求變、求新的意識和沖動。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精神不是看他已經占有了多少知識或資料,而是要看他是不是想去探知未知的事物和嘗試新的東西。創新精神是可習得的。在大學教育中,大學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作用,培育著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當鼓勵大學生在不斷學習新知識、嘗試新方法的過程中逐漸養成求變求新的精神。只有這樣,作為未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主力軍的大學生才能以積極和創新的姿態來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
三、結束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期高等學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需要我們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環境的熏陶和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全方位的系統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密切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教育的失敗,都是實現我們社會和諧的障礙。因此,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斷分析出現的新情況,關心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高等教育界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英]約翰·亨利·紐曼.大學的理想[M].徐輝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2]邱偉光.思想整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
[3]王仕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四個維度[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