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疑能力培養研究教學數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發散創新思維,為學生創設質疑環境
1.從改變教育觀念入手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首先需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只注重講解課本知識點,只針對考試一味的操練學生,對學生已經形成了極大的依賴性.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使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把思維定格在書本的思路上,而沒有一點創新之處.因此,新的教學觀念是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的首要條件,教師除了講授課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做的是引導、啟發、鼓勵學生探索問題,并協同、幫助、加入同學們中一起研究、解答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某個知識點,能夠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需要建立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于課堂的突發情況,以及學生的不同個性,要求教師有良好的道德素養與應變能力.教師在講授課程的同時,要善于提出問題,給學生們創造討論、質疑、辯論的輕松環境,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想法,能夠參考多方面的思路,學會運用不同的解題方法解題.然而,教師不僅要會提出問題,還要多多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能嘲笑、譏諷同學,教師可以把自己當作一名學生,與同學們討論、探究問題,并采用激勵機制,讓學生們愿意質疑,敢于發言.例如,在講解函數單調性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總結一下自己所知道的有那些函數,并畫出它們的圖象.然后分組討論函數的單調性,要求同學們用數學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進而每個小組提出一種函數為大家講解其單調性,然后其他同學再提出自己的疑問與不同想法,教師也可自己一同參與其中,和同學們一起作出演示,最后再做總結與補充.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鼓勵那些有自己想法,敢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生.
二、提高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質疑習慣
1.讓學生“入門”學生“入門”,才會愿意思考問題,才能夠產生疑問.很多同學認為上數學課是枯燥、乏味的,解數學題是繁瑣、困難的,或者聽課的時候云里霧里,課下不懂又懶得問老師或同學.這樣只會與數學的距離越來越遠,慢慢地對數學產生了自卑或抵觸的心理.歸結而言,就是沒有對數學入門,以至于越來越不懂數學,此時,又怎么會有質疑呢?有的只是迷惑.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講課方式,不要自己在上面講的很精彩,卻不管下面學生理解的程度與存在的疑問,教師要適度地與學生做好互動,讓學生充分吸收本節課所講的內容.
2.活躍課堂氣氛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在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習,而且這樣接受知識的效率也是最大的,誰也不希望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學習.因此,活躍的課堂氣氛會有助于增加學生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會幫他們形成一個良好的質疑習慣.活躍課堂氣氛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做一些實驗演示,設計一些游戲比賽,或引入一些熱點的話題來活躍課堂的氣氛;也可以改變傳統的師問生答為生問師答的方式,這樣不但打開了學生的思路,也讓教師更了解學生吸收知識的程度以及存在的不足,而且還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空間直線與平面關系的時候.教師直立講臺,讓同學們把老師視作直線AB,四面墻分別為面α、β、α''''、β'''',大家會感覺到老師與四個墻面都平行,然后教師向左、向右傾斜,大家就會感覺到老師與前后墻面平行,與左右面不平行.之后再讓同學們提出幾個線與面關系的命題,并判斷其對錯.如大家可能會提到“過直線外一點,可以有無數個平面與之平行”、“平面外的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這個平面平行”等.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空間線與面的概念,并注意到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應用.
三、培養數學興趣,讓學生學會質疑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在鼓勵學生質疑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如何質疑,什么樣的問題才會有價值,怎樣提問才會有效率,這需要教師去引導、練習.首先,要基于教材的掌握,教材上一般是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掌握好最基本的內容才能夠慢慢延伸,由簡入難,依次分析,依次解答;其次,可以結合身邊的實例,探尋生活中的數學應用,這樣理解起來也更加深刻形象,所以,教師應該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最后,要對知識點的概念、結構等進行深層的剖析,尋找問題,并展開討論、作出延伸,可以把同一部分幾個不同的知識點放到一起,找到其中的聯系與區別之處,作出分析與應用,這樣可以幫學生們進一步理清思緒,鞏固所學知識.
作者:盧奕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祝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