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電路教學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電子電路課教學的現狀
電子電路課程是電工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非電工專業如計算機、機械等專業的非常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電子電路課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打好電子電路技術的理論基礎,并接受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生學好該課程無論是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是畢業以后的工作或者對繼續深造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1.教師的實踐能力
經過幾年的教學活動和參加產品開發研制工作,證明理論教學與實際結合是至關重要的。在電子電路課程中,學生最終應達到兩個目標,一是會將實際電路抽象成電路模型,并能分析其原理,當電路出現故障時會修復;二是會分析已經繪出的電路模型,達到實現電路設計的目的。上述教學目標的實現,需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教師的實踐能力,二是實驗設備與手段。現任的成人高校教師中,90%是從應試教育的模式中培養出來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學校出來后直接進入教育崗位的。教師本身就沒有實踐經驗,所以在教學中只能有意無意地避開實踐環節。但這一現象導致了人才培養的惡性循環。因此,教師和學校都應從這一誤區中盡快地走出來。教師是否了解學科技術的前沿,能否更多地將當前新工藝——現代新產品設計流程;新電子元件——目前廣泛使用的新器件,新儀器產品——現代電子儀器的使用介紹等內容融入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
2.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課堂教學中,開始學生還可以接受一些知識,但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感到了困難,隨之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少,主動學習便是一句空話,學習者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最終的教學目的很難達到。
3.實驗課的現狀
由于工科專業招生困難,大部分學校把經費都投向了計算機房等能馬上收回成本、賺錢的項目上。因此,電工實驗都在吃著老本,用著十幾年前的儀器設備,跟不上現代工業的發展及電路設計的要求,實驗質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合理地增加實驗經費,更新實驗設備已迫在眉睫。另外,課時的壓縮,導致教師把重點放在知識的傳授上,對于實踐環節只用很少的課時,這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極為不利的。
二、電子電路教學方法探討
1.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同時避免過于片面性
面對學生編寫教材和教學時,模擬電子電路課程不易片面強調以集成電路為主,理由如下:
(1)模擬電子電路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一門工程型、技術型、實用型的課程,它與先修課程“電路分析基礎”和“信號與系統”有很大的差別。后者是講述模型化電路和信號的分析方法,而電路的結構、元件的取值和信號的性質的不同并不影響分析方法的學習。但電子電路卻是具有—定功能的實用電路,學生在學習模擬電子電路課程時,由于受習慣思維的影響,碰到的第一個疑點和難點是不理解電子電路課程的工程性特點;而且面對實際的電子電路進行分析和計算時,要引入有源器件參數的離散性和誤差。考慮到這些基本因素,學生在學習電子電路的過程中是否能采用在一定的誤差和容差范圍內,忽略某些次要因數,而抓住主要矛盾來進行工程估算,使之既不失設計計算的正確性和可靠性,又能使分析和設計計算簡單化。這種基本能力的培養,顯然應該作為模擬電子電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而片面強調以集成電路為主勢必會削弱學生這種基本能力的培養和建立。
(2)模擬電子電路課的新概念多,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對專科生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課程的內容體系與其他相關的專業課程之間保持著緊密的銜接和交融,因此在基本概念的講述上不能壓縮篇幅。另外,概念清楚、基礎理論扎實,也是靈活應用集成電路的關鍵。
(3)集成電路類型品種繁多,而且發展十分迅速,到底以哪些電路為主?即使花費很大力氣講清楚了幾種,由于基礎不扎實學生也不可能用好其他類型的集成電路。
(4)集成電路內部結構極為復雜,大量問題不是從電路的基本原理考慮,而是從工藝角度考慮的,從提高性能指標考慮的。若提倡以集成電路為主,很容易出現內部電路講的過細的情況,影響了基本理論的學習。
(5)由于片面提倡以集成電路為主,有許多書籍用大量的篇幅講集成電路的應用,例如運放組成的反向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減法等電路。其實這些內容十分簡單,只要講清楚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要點即可,完全可以讓同學自己分析。故集成電路的應用不宜延伸太寬。
從以上五個方面來看,片面強調以集成電路為主的提法容易偏離模擬電子電路課程的方向,不利于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學習,不利于打牢基礎。
2.以實例為基礎,講授課程的主要內容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先提出一個實際問題,例如用比較通俗語言講解“電視信號測量儀”的原理方框圖,對“電視信號測量儀”產品的原理方框圖,先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根據課程基礎知識銜接問題,確定方框圖中各個方框詳細內容解剖的順序,在講解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一個一個攻克。在學生的頭腦中始終有一個主線——解決實際問題,課程的主要內容逐步展開,使學生清楚學習完某一個單元電路后,它可以解決什么問題,今后如何應用。
例如:介紹檢波方框時,先介紹二極管的構成、符號和特性,在介紹二極管的各種用途時,重點講解二極管的檢波特性,即如何將交流電變為直流電的過程,同時使學生對單元電路和整體之間的關系有深入了解。又如講解中頻放大器方框時,從三極管入手,可將模擬電路的主要內容引出;在LCD顯示方框中,可引出數字電路中許多常用的單元電路部件。
3.以實例為切入點,改進實驗手段,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在教學中盡量多地通過實例的引用,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增加實驗課時與改進實驗手段仍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首先應明確實驗課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路物理量的測量與計算、驗證定理。隨著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實驗應提供給學生電子自動化設計工具,如Pspice軟件,該軟件能夠模擬電路的性能,可以把它引入到教學與實驗中,課堂上以實例中的某一模塊為切入點,用計算機模擬電路性能并進行輸入輸出測量,使學生對實際電路的性能有較直觀的了解,并借助該軟件分析電路。
4.在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科學化管理中加強計算機的應用
電子電路實驗是一門綜合性課程,除了不同特點、不同層次和不同訓練目標的實踐內容外,它還應包含儀器使用訓練、實驗基礎知識、器件應用常識和工程實踐常識等。因此,引入包括多媒體演示、電子教案、計算機仿真技術、局域網教學在內的多種教學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的必要條件。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都與計算機應用技術密不可分。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它將直接影響實驗教學質量。
教育是科學發展乃至國家和民族發達的根本與基礎,高等教育中的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應是教育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如果電子、通信與信息類專業的基礎課程的教學不能和科技發展同步,學生將無法適應新世紀市場的選擇,更不可能去駕御和開發高新技術,素質教育也成為一句空話。我們教育改革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就是要徹底改變目前這種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不能和科技發展同步,理論與實踐脫離,學而無用的教育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