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景區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現狀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景區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現狀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景區專業學生創業教育現狀探析

摘要:創新創業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職業院校紛紛響應國家政策,開展雙創教育。本文以景區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現狀進行調查,查找存在的問題,針對創新創業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議,提升高職院校景區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和職業院校雙創教育核心競爭力的增強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景區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建議

1文旅融合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的現狀及趨勢

黨的四中全會指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各類主體進行融通創新。《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職教“二十條”中也提出鼓勵職業院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創新合作,資源共建共享進行教學改革。在政府大力支持雙創教育的大背景下,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現實要求,職業院校在創新創業上的教育還有很多挑戰需要去面對,也有很多優勢值得去發揮。

2景區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2.1調研問卷設計

以蘇旅財高職校景區開發與管理專業學生為調研對象,進行問卷發放,回收369份有效問卷。研究景區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問卷設計主要包括以下5部分內容:模塊一,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情況;模塊二,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認可情況;模塊三,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的認可情況;模塊四,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轉化調查;模塊五,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調查。

2.2景區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2.2.1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度不高。首先從認知情況來分析,關注創新創業的學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級(24.25%)和二年級(35.5%)學生,這是因為四年級景區專業學生導游證考試結束,在思考未來職業發展規劃之時,對創新創業產生興趣,開始搜集、整理、關注相關資訊。二年級學生是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學習,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接觸了專業技能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引導后滋生了學習的興趣。其中對創新創業認知一般的學生占43.75%,比較了解的占32.5%,不太了解的學生占12.75%,完全不了解的占1.75%,十分了解的僅占9.25%。學生對創新創業也僅僅停留在學校的宣傳層面,學生主動研究創新創業的情況較少。只有極少數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比賽,對各項方針政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2.2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認可度偏低。學生對創新創業校園教育認可程度的了解,主要體現于課程、師資隊伍和課程教學模式方面。59.75%的學生認為所授課程不能滿足對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需要。71%開設的校園課程集中于創新創業指導、大學生發展與職業指導、市場營銷、企業管理、電子商務、計算機技術應用等方面。課程多為選修課、考查科目,加之與專業結合度不高,教學過程更注重的是理論而非實踐,與市場發展和實踐需要存在一定的脫節。2.2.3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亟需建設。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主要是以學校本身的專業教師團隊為核心,校外實戰指導老師為輔進行訓練營培訓,校外專家講座為補充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薄弱。學生期望的是具有長期的創新創業理論指導經驗的導師團隊指導授課、校外專家分享創業實踐案例、專業教師對項目進行傾心輔導。2.2.4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轉化率較低。49%的學生有很強的創新創業意愿,但是大部分學生在創新創業意愿上呈現猶豫、缺乏付諸實踐的動機,甚至還有同學會考慮創業風險問題。整個校園氛圍對學生創新創業意愿的影響上也呈現正相關,學校重視程度與學生創新創業意愿成正比。作為景區專業學生,在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方面有37.5%的學生參與過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意比賽、26.75%的學生參與了景區的產品設計類大賽、5.5%的學生參與過人社局創新創業比賽、11%的學生參加過互聯網+創新創業比賽、12%的學生參與過創業訓練營、7.25%的學生參與過其他種類的實踐類活動,比如展覽會布展等,整體來看參與度比較高。學生意向的創新創業項目中31.75%傾向于服務行業,18.25%傾向于教育類,還有9%的學生注重公益影響,具有一定社會責任承擔的前瞻性。但從項目轉化情況調研來看,67%僅僅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20%是項目終止,8%會主動實施創意點子,其中也僅有5%是項目落地,獲得一定收益。當然問卷也針對項目沒有轉化成功的原因進行了調研,69.25%學生認為是自身專業知識儲備不足,不足以應對市場相關風險;缺失團隊成員的比例占50%,在項目繼續推進過程中創意理念丟失的比重占51.55%。由此可見,學生在投身創新創業項目,進行實踐轉化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導致成功率較低。2.2.5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方面期待較高。大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有一定的憧憬,認為創新創業屬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環節,是學生對自身素養水平的一種認可,也體現出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期待。學生提出的建議,較多呈現的是師資安排方面,聘請企業實踐類專家來指導項目,增加項目計劃書、路演和沙盤訓練的針對性輔導;實踐層面是希望建立大學生孵化基地,對項目進行支持與跟進等。

3蘇州旅游與財經學校景區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情況

3.1創新創業氛圍營造

近兩年學校加大了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視力度,出臺了相關激勵政策。學生比賽成果統計、教師職稱評定以及市屬、省屬文件嘉獎,表彰優秀團隊成員等都體現出學校的助推力度。加之創新創業比賽納入德育、學工以及系部的視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師生對比賽的重視,形成主觀能動性。省級獲獎選手對校園賽事團隊進行指導與成果分享,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項目,也為種子選手提供經驗指導。由上而下鼓勵支持學生隊伍參加訓練營以及各級各類比賽,加大校園雙創宣傳力度。這些舉措在校園創新創業氛圍營造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著成果分享小范圍化,后續跟進后發力度不足,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還未形成一套有效機制。

3.2創新創業平臺建設

各系部與企業形成了良好互動,建立了校企實訓基地、合作平臺、研發基地等,開展了深度的文旅融合。但是針對校企合作基礎上搭建的孵化器和創業基地卻比較少,一些專業建立了創業基地,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起到了推動作用,但還處于發展階段,并沒有成熟的孵化項目,未能讓創新創意點子進行項目成果轉化。

3.3課程設置

把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寫入人才培養方案,安排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增加了對學生的創作成果考核的比重與力度。例如,一年級開設職業生涯與規劃,讓學生對職校五年、自己的專業以及后續發展進行一個規劃與設計,對雙創意識有一定培養。招募1~5年級學生參加集訓營學習以及云培訓,針對有創業點子的學生增設企業導師現場指導,加入“天使”計劃。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教師融媒思政,培養學生對課程情感價值觀目標的達成,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意識的培養有一定作用,但沒有針對職校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課程開發,缺乏一定的實踐性,專業滲透性不強。

3.4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

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打造的是系部特色的項目,團隊大多是系部教師主導。雖然教師與學生可以形成互動黏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團隊以及教學成效。專業教師大多缺乏企業實戰,在對學生進行項目指導方面,雖能把握創新創業的意圖,但很難扎根項目本身。聘請專業隊伍師資進行集訓營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校園教師創新創業實踐的不足,但并不能形成常態化教學,不能實時跟進,及時解答學生面臨的經營以及市場實踐方面的問題。

3.5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校園創新創業教育有一定機制管理,形成了專門的創新創業指導辦公室,方便形成校級部門聯動。學校創新創業政策,動員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各級各類比賽,政策公開透明,讓師生對創新創業加深了認知。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模式運作,可以將比賽作為課堂所學的檢驗結果,同時也是發現自身不足,彌補缺陷的過程。這些舉措對學生都能形成積極的引導,利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但是如何更好地改進和實施教學,把握數據反饋仍是亟需考慮的問題。

4景區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建議

4.1聚焦時代,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首先,學校要緊跟時代步伐,研讀政府出臺的關于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鼓勵并支持大學生創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出臺相關激勵措施,例如,大學生孵化器以及結合蘇州市人社局的創新創業口袋書,落實好大學生創業的資金和硬件支持等。其次,鼓勵支持學生開展創新創業交流活動。做好學生創新創業臺賬,實時更新數據,樹立模范標榜。定期開展優秀案例分享會,增加創新創業者的整體自豪感,也讓其他學生了解項目的萌芽、發展、成熟到落地的全過程。最后,打造公平、競爭、開放、透明的創新創業環境。聘請資深創新創業專家作為導師,指導點子項目。定期開展點子競賽,模擬賽項,拉近創新創業和學生的距離。通過校方官網不定期推送創新創業的政策與通知,逐漸形成職校自身的創新創業文化特色。

4.2聚焦企業,探索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系部聚焦旅游企業,通過創新教學形式,把蘇州地方性文化與旅游景區充分融合,著力打造創新節點,探索搭建融通平臺。依托校企合作關系,進行深層次文化挖掘與合作開發,把企業需求貫穿學生人才培養始終。為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選拔景區專業學生形成訓練營團隊,參與平臺運作,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例如,針對景區進行研學課程開發、景區活動策劃與文創產品研發等讓師生共同融入,在校企合作中尋求創新創業突破口,形成產教學研融合,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4.3聚焦學生,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景區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通過課程創新、教學素材更新開展創新活力教育,針對學生需求,了解學生學情,設置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目標。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創業能力、法律意識、團隊協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要更加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滲透,打造興趣引導-專業融合-個性發揮-實踐應用的教育模式。注重景區專業核心課程與創新創業思維的滲透與融合,尊重學生個性化能力的發展,通過各級各類創新創業比賽,展示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創新創業水平,并在今后實踐和具體應用中不斷磨合推進。為更好地指導學生,要培養具有景區經驗與創新創業意識的師資團隊,形成專業老師、實踐導師、行業專家的精良教師團隊梯隊。從點子挖掘到計劃書撰寫、沙盤經營模擬、政策分析、社會責任認知等對學生開展全方位指導。這就要求各專業通力配合,進行專業優勢互補,鼓勵創新創業導師加盟到校園創新創業指導隊伍之中,打造創新創業的“雙師型”隊伍。首先,學生自身也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和認可度。其次,要不斷充實自身知識,尤其是專業素養,做文化與旅游的傳播者。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對市場要有較高的敏感度,促成模擬項目落地實踐。

4.4聚焦實踐,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監測

通過教、學、做、賽一系列環節統籌與實踐過程記錄,引導校、企、師、生按照要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比如針對課程開發要考量創新創業課程在景區類課程的滲透程度;學生素養提升方面要考量學生在課程的出勤率與參與率、學分的獲得情況、創新創業項目的轉化率、學生實踐的收獲與團隊認同感等。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做好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監測,對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前后的學習效果,檢驗各環節設計的合理性和適用性,以期進一步完善,為今后更好地達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5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景區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之路,還面臨很多挑戰與機會。本文通過對景區專業學生教育現狀的調查和分析,提出相應實施建議,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凸顯自身特色,積極應對,以期未來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會發展得更好。

作者:何曉 單位: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邱县| 永新县| 巴中市| 闽清县| 丹东市| 古丈县| 邵东县| 思南县| 太仆寺旗| 鄂伦春自治旗| 四会市| 竹北市| 九寨沟县| 吉隆县| 威海市| 晋城| 聂荣县| 綦江县| 焉耆| 博兴县| 威远县| 张家港市| 宜兰县| 鹤峰县| 顺义区| 上犹县| 太康县| 营口市| 曲阜市| 杭州市| 巨鹿县| 西峡县| 江城| 修水县| 右玉县| 镶黄旗| 陇川县| 含山县| 张家口市| 永年县| 大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