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物理實驗創新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現象新奇法
心理學告訴我們,引起學生無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是刺激物的新穎性。如果多次重復原有的刺激,則會引起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而失去反應。某些物理實驗過于單調平庸,甚至教師還未做完實驗學生早已猜出結果。例如講物體的穩度與重心位置的關系時,教師只是拿一塊木板演示躺著放比立著放更穩,則給學生的信息量未免太少。不如做一個,“和尚挑水踩鋼絲”的教具,用鐵皮和鐵絲焊成一個整體、兩桶內裝入鐵塊,使整體重心低于腳底,讓‘和尚’踩到鋼絲上,任它搖晃絕不會掉下來,從而給學生一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一輩子難以忘懷。在講到日光燈原理構造時,可以模擬‘千人震’的物理學史實驗,把日光燈啟動器的氖泡擊破,把雙金屬片、鎮流器、1.5V電池串聯,再讓一個小組的學生手拉手組成回路,當另一名學生以火柴燒一下金屬片時,感生電動勢就會使人為之一震。這時講解啟動作用,自感現象就特別親切動人,如果再講述十八世紀中葉,諾來特在巴黎表演萊頓瓶電擊七百余名修道士的故事。就很容易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能使現象新奇的實驗是很多的,我們只要細心思考,精心設計就能使我們的教學更上一層樓,從而得以創新。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過程分解法
對于物理現象比較復雜的實驗,可以人為控制其條件讓它的現象一個一個地表露出來。或者雖不能分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觀察。對于一閃即逝的物理現象可用閃光照片進行時間放大,用投影儀進行空間放大,以便深入觀察和分析。在做完各種運動實驗之后。及時地讓學生觀看對應的閃光照片、能使學生明白變化的細節。比如,演示阿基米德定律實驗時,新教師往往把物體排開的水一次倒入阿基米德小桶內,但是這種過程不夠明顯。如果采用先倒入一半水,然后停下來讓學生觀察彈簧指針指在何處,為什么未指到原處。分析清楚后,再倒入一些水。但還留下一點水未倒出,讓學生觀察指針還差一點未指到原來的位置,強調水還未倒完呢。第三次才倒完排開的水。這就使實驗突出了重點現象的觀察,使學生感到教學的新奇。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當然還有很多實驗可以采用此法進行創新演示講解。如電磁感應實驗,楞次定律實驗等,而且教學效果很好。
三、自身體驗法
演示實驗優于學生實驗之處主要在教師的示范與啟發引導方面,但從學生吸收的感性材料看,從實驗技能及創造能力培養看,均以學生實驗為優。從長遠來看,學生實驗比重將提高。而演示實驗比重將下降。從心理學來看,學生對演示實驗是以視覺、聽覺、觸覺以及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進行綜合感知的,因而對學生的鍛煉更大。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在可能的范圍內,一切事物都應該放到視官跟前,一切聽得見東西都應該放到聽官跟前”這番話對物理實驗教學是很有啟發的。自身體驗可以有‘學生實驗’,‘課堂即席實驗’及‘課外小實驗’等形式,這里只對第二種敘述如下。‘課堂即席實驗’,不做過多的課前準備,例如講振動圖線時,先不做沙擺實驗,每個課桌兩名學生為一組,一個人手持鉛筆在桌面一張紙上,模擬簡諧振動,另一人勻速地沿著振動方向拉白紙以模擬時間,可繪出等幅振動,阻尼振動圖線。當用此法也可以模擬打點計時器做運動學實驗。講慣性時,讓學生把用墨水瓶壓著的紙條迅速拉出。再慢慢拉出,比較兩者的不同。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時,用兩塊相同的橡皮相互擠壓,觀察形變情況。講壓強時以鉛筆兩端分別刺激手掌,體驗壓力效果的不同。講聲波振動時,讓學生觸摸自己的嗓子體會聲帶的振動,講熱和功時以兩手摩擦體驗熱與功的關系;講靜電學時以鋼筆塑料管與頭發摩擦起電,如此等等,只要教師認真摸索,可以讓學生用身邊的條件觀察一些現象,能收到演示實驗所達不到的效果。
四、結語
總之,我認為以上五種實驗教學可以使物理教學得以創新。在這新世紀里,培養未來人才創新素質的歷史重任,責無旁貸地落在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肩上。所以,首先得讓我們的教學方法得以創新。讓我們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滾滾的創新洪流中去。為推動民族不斷進步,銳意開拓,積極進取,奉獻創新,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而努力改進教學方法。
作者:馬丙辰 單位:徐水縣綜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