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導入設計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課堂導入是重要教學環節,教師靈活設計開場白,能夠引起學生的關注,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課堂積極因素,形成良好課堂學習氛圍。課堂導入方式眾多,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學習內容和學生接受實際進行優化選擇。
一、故事引導,調動教學積極因素
故事有人物有情節,能夠將人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其重要激發效果不可小覷。高中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對故事有較高敏感性。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用故事進行引導,有利于啟發學生學習思維和想象力。特別是那些不熟悉的地理故事,具有更強吸引力,學生從故事中不僅能夠獲得一些地理信息,還能夠激發學習動力,對地理現象、地理概念進行深入探究,養成良好學習研究習慣,這對塑造學生地理素質和能力有重要意義。《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學習時,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引入了一個故事:1908年,納米比亞發現了鉆石,當地人說夜晚月光照在沙地上都能發現鉆石。隨后有大量的鉆石淘客住進了這個小鎮。小鎮開始繁華起來,各種生活服務設施齊全。保齡球館、制冰廠、醫院應有盡有。一戰爆發前,這里共出產了900多公斤鉆石。后來鉆石價格暴跌,大家開始逃離小鎮。到1956年,這所小鎮徹底荒蕪了,成了遠近聞名的鬼鎮,慢慢被沙子侵蝕。學生被故事情節所吸引,自然有了探索的熱情。教師再接入教材學習,學生對荒漠化的危害有了更多的認知體驗。雖然故事很遙遠,也不是我們國家的事情,但學生通過故事獲得的學習動力卻是巨大的。沙漠之所以會吞噬小鎮,當然是人為無度開采造成的。學生學習思維被啟動,學習自然呈現高效性。
二、懸疑設置,激活學生學習思維
朱熹曾說過: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說明質疑在學習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地理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巧妙運用設置懸疑問題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思維,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學習,獲取更豐富學習認知。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結合學生學習實際,設置一些懸疑性思考問題,讓學生自然進入到思考、討論、整理、歸結之中,形成重要學習內驅力。教師用設置懸疑導入課堂教學,并非要故弄玄虛,而是要從教學實際出發,針對學生思維特點展開問題探研,讓學生自然而然走進問題之中,形成重要學習激發力。在學習《區域發展差異》相關內容時,教師是這樣設計問題懸疑的: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三個經濟地帶的劃分和它們的經濟差異,及其地帶性差異的影響因素,大家對三個經濟地帶、劃分依據、差異和差異的影響因素都有了明確認知。今天咱們學習“區域發展差異”時,需要對相關概念有清晰把握:首先是三個經濟地帶的各自特征是什么?存在怎樣的差異?其發展方向如何?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度挖掘學習。教師設計了一系列懸疑問題,雖然每一個問題的設計角度都不是太精巧,但足以引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生對相關問題展開積極探索,課堂教學自然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三、媒體渲染,創造良好學習環境
隨著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對教學的全覆蓋,課堂導入方法增加了新成員。教師利用多媒體強大展示功能和聯網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直觀、生動、多元教學導入材料,從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個方向,在聲光電強大信息作用下形成重要沖擊力。豐富多彩的圖片、生動直觀的視頻、精彩的動畫、奇妙的文字等等,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獲得有效展示,學生學習興趣被激活,課堂教學自然進入到佳境之中。在學習《區域經濟聯系》相關內容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初就提出問題:大家知道當代世界經濟的兩大發展趨勢是什么嗎?有學生回答: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教師追問:這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究竟是什么概念呢?學生陷入沉思中。教師打開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宣傳短片視頻。在豐富的畫面中,展示了眾多信息:特惠關稅、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同盟,還有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東盟自由貿易協定、歐洲聯盟、東亞經濟論壇等等。教師對相關概念進行解讀,學生對區域經濟構成要素有了一定認知。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視頻,給學生帶來眾多畫面信息,學生學習思維自然啟動。精彩的課程導入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序曲,能夠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知體驗,激活課堂學習氣氛,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作者:曹曉梅 單位:江蘇省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