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

族高校低年級班級管理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與學校育人質量和學生成長成才息息相關。現階段由于民族高校學生民族成分復雜、個性特征突出,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等原因,造成低年級班級管理呈現出溝通不暢、凝聚力不足、班委會缺位等問題。本文圍繞創新溝通方式、開展系列活動、完善管理機制三個方面,對如何做好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教育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

族高等院校;低年級;班級管理

1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呈現特點

由于民族高校學生主要由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構成,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間形成的差異,使得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呈現出如下特點。

1.1學生民族成分多樣

相對于普通高校而言,民族高校的生源情況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主,具有各族學生共同成長、多民族文化并存發展的特點。以筆者所負責的12個班級而言,學生分別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26個少數民族,平均少數民族學生占總數人數比例約為54%,個別班級少數民族學生甚至可達72%。為擴大各族學生交往范圍,引導各民族學生在長期的接觸和溝通過程中,彼此依賴、相互信任,在班級編制過程中需統籌考慮學生民族成分、生源地、學習狀況等因素,盡可能涵蓋多種民族成分。

1.2“90后”群體個性特征突出

低年級學生均為“90后”大學生,他們表現出更為強烈的個性特征,由于成長經歷都比較順利,當下的社會氛圍又對在校青年大學生有著復雜的影響。在行為方式上,他們的自主性明顯增強,個性進一步凸顯,表現出較強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自我審視和自我判斷。在多樣化的價值觀念中,集體主義觀念趨于弱化,利己主義、功利主義有所抬頭,不論是班級干部的競聘還是專業知識的學習,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表現出一種急功近利的焦躁。因此,對低年級班級建設管理中班級干部的選任需要從角度出發加以考量。

1.3學習基礎參差不齊

首先在學習方法及學習技巧上,東部省份學生較西部省份學生更加靈活。以英語科目為例,新疆、西藏、貴州、廣西、云南等省份的學生成績較低,甚至個別學生出現考試不及格的現象。其次,在學習態度方面,學習目標功利性、學習態度不端正等現象滋生。自主學習是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然而低年級學生中一些人處在“要我學”的心態去應付老師、應付作業、應付考試,不能很好地利用大學學習環境,個別少數民族學生過于自由散漫,放松對自己要求,很多學生即使能做到學習,但是沒有對自己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缺乏動力。第三,學習方法不科學、步驟不合理。有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把高中形成的做筆記的習慣帶到大學的學習過程,把教師的授課、板書內容全部照搬地記下來,課堂注意力都在書寫上,疏于理解教師教科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把記筆記作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分主次,導致期末復習抓不住重點難點,造成考試成績不理想。最后,在學習成績上,一些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專業課的成績差距明顯。

2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的幾點問題

班級是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組織載體,是民族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點。現階段,90后、95后大學生成為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管理的主體,他們崇尚個性,思想觀念和價值觀趨于多元化,為班級教育管理帶來鮮明特點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問題。

2.1班級內外溝通不暢

溝通連接班級每一名成員的紐帶,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管理的難點就是在于班級成員之間缺乏溝通。首先,民族高校學生自身的特殊性。不同民族學生在風俗習慣上都有很大的差別,在共同學習、生活的相處中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在短期內難以形成班級內部成員間的有效溝通。其次,相對于高中,大學學習缺乏較為穩定和獨立的環境,下課后往往班級學生就各自分散,缺少班級整體溝通的空間和環境。三是過度依賴現代通訊手段。手機、網絡成為平時溝通的主要手段,各種即時性通訊軟件取代面對面的溝通,不利于情感的交流與維系。

2.2班級凝聚力欠缺

班級凝聚力建設是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首先,低年級學生在入學時間短,班級成員間缺乏了解,容易在民族、地區、寢室基礎上形成小團體,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班級同學間的交流交往,使他們不關心班級事務、不參與班級活動,這些都不利于打造班級的凝聚力。此外,低年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學習、生活的改變使得一些學生容易產生自身性格、行為、情緒的變化,這些不穩定因素也會造成學生不能完全融入班級,缺乏集體歸屬感,因此難以在短時間內整合班級,影響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班委會功能缺位

班委會是班級建設的中堅力量,也是輔導員老師和同學們溝通的橋梁和紐帶。但是在低年級班級中,班委會作用未完全發揮,主要表現在:一是班委會滿意度不足,低年級學生多憑第一印象進行投票,選出學生干部素質不能夠得到保證,學生干部一旦不能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系,學習成績必然受到影響,從而惡性循環,導致工作積極性的減退,不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二是,班委會職能作用發揮不明顯。很多班級班委會沒有結合本班實際,制定目標和班級規章,班級自我管理不足。

3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教育管理對策

3.1創新溝通方式,打破溝通障礙

低年級班級內外溝通不暢需要通過創新溝通方式加以解決。首先,定期進行談心談話。談心談話可以在班級內部和師生間進行,安靜、融洽氛圍有利于打破溝通空間障礙,增強溝通效果。其次,保證班級溝通平等化。師生間、學生間溝通都享有平等的話語權,平等地進行交流。尤其學生干部在信息傳達上要注意態度與方式,鼓勵各民族同學進行溝通,建立友誼。最后,建立班級定期反饋制度。學生干部以書面報告形式定期上報,內容涉及階段內班級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問題,利于輔導員及時掌握和了解班級學生情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3.2開展系列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針對低年級班級開展的系列活動可分為專題教育和日常活動兩部分。專題教育包括新生入學教育在內的座談、宣講、展覽等,對學生進行集中宣傳教育,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大學環境,學習校紀校規和法律法規,領會各民族學生團結有愛的重要意義。組織日常活動則是專題教育的延伸,從民族節日慶祝、重大事件討論、專業技能訓練三方面入手,增強班級不同民族學生間的相互理解與包容,引導學生對國家大事的正確判斷與認知,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與掌握。因此,開展系列活動可以有效打破學生入學后形成的小團體,建立班級歸屬感,有助于班級意識的樹立。

3.3完善管理機制,激勵學生干部

在民族高校低年級班級管理中,學生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視。對于出現的班委會功能缺位現象,可從完善選舉、激勵、評價等方面加以解決。在低年級學生干部選舉上改進班級干部選舉機制,增加預選和考察環節,深入了解學生們的成長情況和經歷,側面觀察其體現出的特點和潛能,引導富有大局意識、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在班級活動中脫穎而出,從而保證選舉出的學生干部能在贏得班級學生支持和信任的同時擔負當起老師與學生中的紐帶,為班委會打下堅實基礎。此外還應采取恰當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及班委會成員內在潛能。結合班教師和班級其他同學參與在內的多渠道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干部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春波.淺談民族地區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J].科技信息,2011(24).

[2]揚衛.論高等院校班級管理[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9).

[3]羅云方,黃德霞.高校民族班級管理之我見——以塔里木大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2(3).

[4]鐘雪痕.談民族院校的班級管理[J].科技信息,2010(3).

[5]謝瑞春.高校民族預科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8.

[6]斯琴,蘇日娜,李興華.低年級民族班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2(12).

[7]趙瑜,白罡.淺析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及學生工作管理[J].前沿,2012(10).

作者:王喜春 馮景 單位:大連民族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巴彦淖尔市| 青河县| 石狮市| 宝兴县| 平顶山市| 六安市| 通城县| 钦州市| 拜泉县| 南皮县| 安康市| 开阳县| 保亭| 五原县| 安乡县| 青龙| 浏阳市| 合川市| 孟村| 漳州市| 福州市| 昭平县| 莱西市| 长治市| 江北区| 锡林浩特市| 西藏| 道真| 尉犁县| 都匀市| 晋江市| 海盐县| 驻马店市| 玉林市| 晋江市| 广西| 昂仁县| 永年县| 英山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