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感培養聲樂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情感培養有利于提高聲樂的表現力
情感培養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演唱者的聲樂表現力及創作能力。在聲樂演唱中加入表演者的情感,有助于提高聲樂的表現力,從而可以將聲音中包含的情感完整傳達給聽眾。
2.情感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風格
音樂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我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也都有屬于自己的代表性音色、音調,如蒙古的豪放,江南的細膩,等等。因此,少兒要想更好地演繹不同地區之間的音樂,就需要教師在聲樂教學中對學生的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帶領學生體味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的音色和音調,加強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演奏更多風格的作品。
3.聲樂情感培養有助于聲樂作品
審美情趣的表達由于人的知識積累、情感經歷不同,審美情趣也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每個人對音樂的喜好和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不了解音樂本質、審美能力較差的人,在理解過程中就往往會隨著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思考,容易出現理解偏差的情況。而聲樂作品是經過歷史的考驗、沉淀流傳下來的優秀精華,其中蘊含了大量的審美情感,因此加強聲樂情感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其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提供情感基礎。
二、少兒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策略
對于少兒來說,教學對于他們應該是培養而不是折磨。因此,將情感培養融入聲樂教學中,“以情動人”能有效激發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熱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熟讀歌詞,體驗情感
聲樂作品的歌詞一般都是對歌曲情感最直接的表達,因此通過熟讀歌詞去體味其中的情感是培養情感的基礎。通過歌詞,可以使學生把握歌曲的情感色彩,進而體驗聲樂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基調。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少兒的理解能力不佳,因此教師要及時引導和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歌詞的內涵,找出最佳情感切入點,準確把握作品情感。
2.利用旋律,深化情感除了歌詞
也不能忽視聲樂作品中節奏和旋律對情感培養的重要性。對于一份完整的聲樂作品來說,如果說詞是情景的表現,那么曲就是奠定抒情功能的基礎,是詞的深化和發展。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聲樂教師要善于根據少兒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通過演奏與他們階段相適應的聲樂,通過調動和發揮音樂特有的抒情功能去施展曲調的藝術魅力,在深化情感的同時,向同學們介紹音樂的表現手法,更好地培養學生對聲樂作品的情感。
3.教師誘導
激發情感少兒階段的學生屬于自我判斷意識還很薄弱階段,因此這時候的教師誘導起著關鍵的作用。在聲樂教學的課堂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因此可以利用教師的誘導作用,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和引導學生從“情感”入手,要求學生在演奏作品之前,一定要把握聲樂作品的情感,通過把握作品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優化聲樂課堂教程,提高聲樂水平的目的。
4.深化感知,激發聯想音樂是聲音的藝術
是不具備任何的色彩和形狀的,它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審美經驗才能深刻理解其內涵,獲得美感。而對于少兒來說,薄弱的審美基礎和理論知識很難帶領學生正確領悟其內涵,因此就需要教師進行教學時,從歌曲的創作背景、歌詞以及其中的音樂語言等方面引導學生對歌曲進行分析和理解,使學生真正從情感上把握歌曲的色彩,對歌曲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演出的過程中才會投入相應的感情。通過學生領會歌曲的含義,心理逐漸成熟,其審美理解力才會有相應的提高。而優秀的歌曲在感知的過程中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刺激人的感官,誘發豐富的聯想。
5.師生互動
運用情感作為一名合格的聲樂教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發揮榜樣作用。聲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情感過程,而聲樂教學中情感的培養,是建立在聲樂教師與學生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基礎上,通過情感交流,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要想學生真正透徹理解曲目的內在情感,教師必須要起到領導的作用。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著,其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情感教育的實施有著直接影響。例如,在上課的時候會出現個別學生擾亂課堂紀律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如果采取強硬手段,就可能會導致循環效果,破壞學生與老師之間交流的,因此運用情感引導糾正,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三、總結
對于聲樂而言,音樂中的情感表達是音樂的靈魂,正是因為有了情感,教學過程才是一個帶有濃重情感色彩的愉悅過程,因此只有使學生在歌唱中真正領略其中的藝術美,使情感得到陶冶,才能使音樂教育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
作者:吳瑞英單位:浙江省新昌縣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