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詩經中的女性形象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詩經中的女性形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詩經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作為我國第一部現實主義詩歌總集,《詩經》全方位、多側面、多角度地記錄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情況,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在《國風》160篇作品中有52篇是直接描寫愛情的,質樸自然,流露出上古女性真實的心聲。本文立足于女性視角,以《詩經》中的《國風》文本為依托,遵循“思春—相遇—相思—相會—出嫁—新婚—丈夫遠役—被丈夫拋棄”的情感歷程,對《國風》中上古女性戀愛婚姻相關詩篇進行解讀,還原那一個個靈動鮮活的女性形象,發掘她們閃耀的女性思想。

關鍵詞:《詩經》;《國風》;女性形象

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在當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社會環境下,《詩經》具有表情達意、化育人心、諷上譏時的重要社會功能。《詩經》中最能反映周代民俗風情的當屬《國風》,它所反映的是里巷田野、匹夫匹婦悲歡怒怨之言,甚至還有被后世腐儒稱為“偷情淫奔”之事。在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背景下,我們現在所讀毛版《詩經》注解一味地強調與倫理道德聯系,削足適履反倒“以辭害意”,遠離了文本含義。以《詩經》文本為依托,還原靈動鮮活的女性形象,則顯得尤為必要。女兒如花花似夢,縱然紅顏終難抵這似水流年,但靈動高貴的靈魂卻始終如花搖曳在風中,呈現出獨特的人格魅力,滋潤千千萬萬貧瘠的心靈!

一、熱情奔放,灑脫自信——思春

《國風》中上古少男在表達愛情方面不如少女熱情奔放,率真可愛。《關雎》《蒹葭》中男主人公對“窈窕淑女”“所謂伊人”的描寫都是非常模糊玄妙的。《召南?摽有梅》卻為我們刻畫了一位熱情奔放的思春少女:暮春時節,情竇初開的女孩看到梅子紛紛落地,美人遲暮之感侵襲而來。女孩這時顧不得女兒家嬌羞之態,直抒胸臆,“求我庶士”,迫切地期待愛慕她的小伙不要再猶豫等待,情感真切、質樸,鮮活逼真,毫不做作。采風者將其編進《詩經》,體現了上古人民對生命的真誠態度。《鄭風?寨裳》的少女更為直接大膽:“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灑脫自信并主動熱烈追求愛情的少女形象躍然紙上。

二、驚鴻一瞥,與子偕臧——相遇

《周禮?地官?媒氏》中說:“媒氏掌萬民之判……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在這種風氣促使下上古人民開放,不拘禮,戀愛較為自由。《鄭風?溱洧》描寫的是在鶯飛草長的仲春三月,男女相會于郊外,祈福消災,踏青相會,女子力邀男子同游的對話,最后“贈之以勺藥”,二人將“勺藥”作為定情信物,大膽而熱烈。這是后世“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受禮制束縛的女子難以比擬的。這體現了在禮制完善之初社會男女交往清純、自然的本性,表現出對人生命本體的尊崇和對人的個體價值的強烈追求,這是上古文化中最光輝、最純樸的思想。

三、泣涕漣漣,憂心傷悲——相思

對于墜入愛河的人來說,最美妙且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相思,那種愛而不見、愁腸百結、抓耳撓腮的情愫讓人刻骨銘心。《鄭風?子衿》就描寫了一位癡情女兒高樓望情郎的形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即使我不去找你,為什么你也不來找我呢?害得我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我對你的思念,“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思念中的少女略帶嬌嗔抱怨而又甜蜜幸福。世間相思如果是兩情相悅那還有所安慰,而如果是單相思,痛苦更是難以言說。《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這是一份寢食難安的情感,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在單戀中痛苦掙扎的女子形象。青春少女是自由、奔放、單純的,哪怕是單相思,依然那么美好。這是一種野性的歌唱,是一種不受周禮約束的生命活動,展示的是一種新的生命高度,是一種生命精神的復歸。這是后世受禮化教育的女子們難以企及的高度。

四、載笑載言,情禮兩難——相會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戀人間的相會總是短暫而美好的。在相會之時,戀人之間總喜歡說一些只有他們雙方才能聽得懂的情話,做一些挑逗對方的事情。《邶風?靜女》中少男少女在相會的時候,少女約少男在城隅相見,但少女卻“愛而不見”,引得少男“搔首踟躕”,十分焦躁,戀人間甜蜜的幸福溢于言表。《邶風?靜女》中所描述的戀愛中的少女是無拘無束的,《鄭風?將仲子》則不同。在周王朝早期,禮法初設,早期原始婚姻風俗尚存,所以男女相愛還是很自由的。但是隨著禮制完善,我們會發現人們的戀愛婚姻逐漸受到禮法束縛。《豳風?伐柯》中說:“取妻如何?匪媒不得。”這表明當時社會已經逐漸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將仲子》中我們看到戀愛中的少男是瘋狂的,“逾”少女家的墻,“折”、少女家的樹,只為與少女相會,完全不顧少女的父母、諸兄以及旁人的流言蜚語,給少女帶來無盡的憂愁。而少女呢,一方面不想責備來與她相會的二哥哥,另一方面她又畏懼流言,這矛盾的心情表現了少女在情禮之間的艱難抉擇。

五、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出嫁

據《禮記?哀公問》記載,魯哀公問孔子:“然冠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答:“合二姓之好,以繼先圣之后,以為天地宗廟社稷之主,君何謂已重乎?”即使是天子諸侯,新婚也需親迎。婚姻不僅是行合巹之禮,結兩姓之好,更是繁衍后代、壯大宗族之舉,甚至是政治利益聯盟。《國風》中描寫出嫁的少女一般都是上層貴族,出嫁場面壯大,氣勢恢宏,儀式背后蘊含著周王朝對婚姻禮制的重視。《召南?鵲巢》中說:“之子于歸,百兩御之。”百輛車騎護送,顯示的是出嫁少女地位的尊貴。《衛風?碩人》描寫齊女莊姜出嫁衛莊公的盛況,著力刻畫莊姜高貴美麗的形象,是為了顯示兩國對聯姻的重視,也說明少女莊姜成為政治利益的犧牲品。即便是在相對自由的上古時期,女子命運依然很難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句話用在描述女子命運上更具有形象感。

六、舉案齊眉,淺吟低唱——新婚

《國風》中也有表現新婚夫婦如膠似漆、琴瑟相合的新婚生活的詩篇。《鄭風?女曰雞鳴》中說:“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樣幸福美滿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但是在過去夫權社會中,又有多少少婦得到了這份幸福呢?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古時女兒嫁到丈夫家之后,除非被休,否則是很難回到娘家的。令人欣奇的是《國風》中《周南?葛覃》描寫了一位獲得婆家準許回娘家的少婦。少女在娘家時掌握了制作葛衣的技巧,到婆家后宜室宜家,獲得婆婆的認可,所以最后才有機會回娘家。少婦得知自己能夠“歸寧父母”,簡直是迫不及待,手舞足蹈,這是人性中最為靈動真實的情感。

七、一處相思,兩處閑愁——丈夫遠役

《詩經》所處時代,北方戎狄不斷入侵,周王朝戰爭不斷,沉重的兵役徭役使得丈夫常年在外,妻子承受勞動與相思的雙重痛苦。《國風》中有些篇章細膩地表現了思婦幽怨、哀愁、痛苦的情感心理。《王風?君子于役》中的妻子暮色起愁思,想到戍邊在外的丈夫,在深深思念之余她更擔心的是“君子于役,茍無饑渴”。這是一位淳樸的婦人形象,她不僅帶給我們心靈的復歸,更把她對丈夫矢志不渝、忠貞不二的愛戀表現得淋漓盡致。孔子評價《關雎》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他認為《詩經》中人物表達感情符合他所主張的“執中之道”,恰到好處,但是《衛風?伯兮》卻是例外。《衛風?伯兮》為我們塑造了一位蓬頭垢面,對丈夫思念痛徹心扉、相思成疾的思婦形象。婦人先以無限愛慕崇拜的心情展現了丈夫英勇高大的形象——“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因為愛之深,所以婦人陷入忘我狀態。自從丈夫遠行服役,自己慵懶無趣再無心梳妝打扮,正所謂“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可這樣并不能減輕自己對丈夫的思念。她在房前種下忘憂草,企圖忘掉這一切憂愁,但卻無可奈何,“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詩歌層層遞進表現一個“思”字,無論丈夫是活著還是已歿,思婦對丈夫的愛戀始終堅貞不渝,令人動容。在戰爭面前,思婦們無可奈何,任憑心事輕輕梳弄,淺唱低吟自己的傷心曲。戰爭與徭役對婦人們帶來的創傷可見一斑,但她們堅守愛情、忠貞不二的女性情感卻令我們無限感慨。

八、桑之落矣,士貳其行——被丈夫拋棄

在男女不平等的父權社會,幸福的婚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的。傳統婚姻中埋下了許多不安全的種子,開出許多幽怨的花朵,讓后人得以體驗棄婦那凄婉哀怨的吟唱,體驗她們富有張力的生命。且看《邶風?谷風》,通過棄婦的自述,女子經歷從戀愛、結婚、受虐到被拋棄的過程。丈夫喜新厭舊,一味地貪戀新歡,完全不顧當時貧賤恩情,甚至對婦人“有洸有潰”,拳腳相加。但是婦人卻還癡心妄想,期望丈夫能夠“黽勉同心,不宜有怒”“德音莫違,及爾同死”。女子將愛情和家庭視為自己的全部,男子卻視為一部分。女子看著多年來辛辛苦苦經營的家庭即將支離破碎,依然難舍當日恩情。無怪乎《孔子詩論》說:“谷風悲。”與《邶風?谷風》相比,《衛風?氓》中的女子則表現出一種與過去徹底決裂的堅毅與獨立精神。女主人公從當時二人戀愛婚姻寫起,對見異思遷的男子進行了聲淚俱下的鞭撻與控訴——“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歌中更有后世女子的警惕——“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當自己的婚姻無法挽回時,她不像《邶風?谷風》中的女子苦苦乞求,而是選擇捍衛自己最后的獨立與尊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被丈夫拋棄是女性共同的悲劇,但《衛風?氓》中女子在傷痛中依然閃爍著理性的光輝。這種讀來讓人酣暢淋漓的獨立精神,也影響了后世無數追求獨立與尊嚴的偉大女性。

九、《詩經》中獨特的女性人格魅力

穿越歷史的風塵,掩卷思之,跟隨《詩經》中眾女兒,我們一一體驗了她們從最初的思春、相戀、相思、相會、嫁人、婚后恩愛生活、勞動、丈夫遠役,甚至是被丈夫拋棄整個人生最為真實質樸的情感歷程。她們將其最真實的情感世界進行充分展現與暴露,她們的一言一笑、一顰一蹙、一舉一動都深深刻在我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她們是率真熱情的,大膽地渴求愛情,追求愛情;她們是堅貞不渝的,勇敢地捍衛愛情,堅守愛情;她們是靈巧勤勞的,宜室宜家;她們是柔弱可憐的,勞燕分飛之時依然對過去的誓言與恩愛抱有最后的期待;她們也是堅毅理性的,當往事成風愛已不在,她們會選擇漂亮地離開,堅守自己作為女性最后的獨立與尊嚴……無論命運給予她們什么,她們無不以其鮮活充沛的生活激情和生命張力展示其最單純的赤子之心,展現出她們對生命本體的尊崇和對個體價值的強烈追求。“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里她們懷著如水一般的澄澈之心率真、誠摯、熱烈、淳樸、健康、積極地追求她們的愛情,體驗生活給予她們的悲歡離合。在經歷了兩千多年文明的當下,我們不能不感嘆這一份單純與美好在越來越物欲化社會中的失落與可貴。《詩經》中女性的人格魅力,用“至性至純”這四個字足以囊括。我想孔子所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正是對這樣一份單純與美好發自肺腑的稱頌吧。正是這一份始于生命本原的單純,越來越能凈化滋潤不再相信愛情的心靈,讓我們在這茫茫人世中尋找到屬于我們的愛情與幸福。返璞歸真,單純就好。

作者:李晶偉 單位: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晋中市| 定南县| 明水县| 新宁县| 越西县| 巴青县| 佛坪县| 邯郸县| 定南县| 阜阳市| 广州市| 凌源市| 湖南省| 鄂温| 兴文县| 中山市| 鹰潭市| 新郑市| 扎鲁特旗| 尼木县| 大同县| 张家口市| 永善县| 锡林郭勒盟| 九寨沟县| 宿州市| 衢州市| 建水县| 陵川县| 古丈县| 乌苏市| 固安县| 台南县| 衢州市| 高密市| 海南省| 张家界市| 通渭县| 奈曼旗|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