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視文學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影像作品的介入。即便是作為文學專業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影像作品介入的方式也逐漸地形成一種主要的方式。如孫曉文在《論高校文學課程的影視教學》中就已將影視教學作為文學課程的重要手段。影像作品的介入,一方面可以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外一方面幫助沒有閱讀文本的學生了解故事大致的情節,已經閱讀文本的學生溫習故事并發現區別。這樣在講解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較為容易形成有效互動的氛圍。當然影視作品的介入也必然帶來一些負面的問題。例如,不是所有的文學經典都有影像資料,影像資料相對匱乏;影像作品對原作的忠實度不一或者觀點有著學派的局限性;盲目使用影像作品介入的方式不但不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有時還會造成手段與目標脫節。因此對于影像作品的選擇以及出現的時間與進程都應符合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使之成為一種合理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2.文本細讀與經典還原。毋庸置疑,影視專業里的文學課程的教學應該為本專業的學習服務。需要強調的是,作為影視類專業文學課程的設置,其教學內容應該是文學,但是學生的閱讀量是一個致命的瓶頸。影像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另外一種藝術方式的創造,因此,教學過程中只能被當作還原文學經典的最初途徑。本課程的教學最終應回歸到文學上來,于是有必要通過有效的方式引起學生對文學經典閱讀的興趣,并鑒賞其韻味。進行文本細讀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細讀一詞,源于流行于20世紀30至60年代文學批評的流派———美國新批評。按照新批評的觀點,作者在完成文本的創作后,對文本便不再擁有控制權,文本是一個封閉的內在結構。文本結構的意義需要讀者的閱讀來體現。讀者必須在文本的字里行間尋找暗示,從而謀求理解文本。文本片段的細讀,給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教學活動搭建了一個有效的中介,會使學生不再覺得教師的講解是一種空洞與虛無的知識灌輸。例如,在講解余華前期作品殘酷敘事的語言風格,再多理論闡述,還不如一個經典片段的選擇,(如《現實一種》中皮皮無意識毆打堂弟的片段或者醫生們解剖山崗尸體的片段)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閱讀印象深刻,這會引起學生主動地積極地思考。在影視作品不忠實于原作的時候,這種方式也是一種與影像對比閱讀的極好的方式。
3.互動課堂的構建。現代的教育應該構建以教學信息為中介,教師、學生雙向互動的課堂模式。關于互動課堂的建立,有以下有三種模式的探索:①課堂交流法。在此方法中,教師要立足于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力求能讓學生發表多元化的理解,形成思想的交鋒,達到討論交流的目的。在討論過程中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以及學生思維訓練,并對進程予以適當控制,討論之后應由教師或同學總結。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②課題研究與展示法。這種方法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之初,可以將一部分教學內容以課題的方式交由學生自由組建小組自主完成,并在規定時間以PPT的方式展示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文學包含的作家、作品甚多,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又有利于課堂內容的深化與拓展。課題的提出既可以是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提出,也可以由學生自主提出,以保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這種方式要求老師在學生展示之前了解學生課題研究的動態,文學是一個煙波浩淼的海洋,任何人對文學的了解都不可能是全面的,尤其類似當代文學這樣不斷發展而又極具開放性的課程。因此,教師對學生研究動態的了解,既方便對學生的指導,也能促進新的知識與領域進入教師的知識視野,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③作業布置與專業緊密結合法。影視專業文學課程作業的布置可以嘗試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例如,既可以讓學生對課程范圍內的作品片段進行影視改編,也可以以一個作家、一種文藝現象為內容做各種類型的節目策劃或作品拍攝。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鞏固,增強了學生搜集資料與安排資料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提升了學生在完成各類影視作業內在的文學性。當然這種方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在影視策劃、制作等與文學領域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能達到指導學生,提升學生的目的。此種方式還可以與考核方式結合起來。
影視專業文學課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影視專業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與中文專業不同,因此教學內容自然也會發生較大變化。總體上來說,影視專業文學課程的教學應以文學賞析為主,對文學史輪廓的描繪以及流派、風格、思潮的研究次之。但當下影視專業的文學教材基本使用的是中文系的經典教材。以中國現代文學為例,最為經典的現代文學教材是錢理群等人編著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以時間為經,文體為緯,重要作家作為穿插,介紹了風起云涌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的文學創作、文學思潮、文學流派與歷史的演變。材料翔實,評價客觀公正,內容充實而不凌亂,是非常適合中文系學生使用的教材。但是對于影視專業的學生而言,過于系統而理論地介紹反而會使他們失去學習文學的耐心與興趣。教學改革首先應該是教學內容的改革,而教學內容的改革首當其沖地體現在教材的改革上。影視專業文學課程的教材長期以來使用的是中文系的教材,長期處于教學實踐脫節的狀態。因此,文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的改革首先應集結一批優秀的師資,編著一系列適用于影視專業的文學教材。無論從歷史淵源上說,還是從影視藝術的本質出發,文學課程對于影視專業的意義都十分重大,但影視專業對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與需求,學生的學習狀況都與中文專業有著明顯的區別,因此映射到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都應做符合專業培養要求的改革。
本文作者:王文淵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