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態語言學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基于生態語言學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就是將生態語言學理論創造性地運用至高職高專英美文學教學中,將教師、學生、文學作品及生態環境作為主要因素融入英美文學教學生態系統中,實現英美文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本研究主要分析生態語言學對英美文化教學的啟示,并探討如何構建基于生態語言學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近年來,英語教學改革是高職高專教育關注的重點,其目標是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熟練應用英語語言。目前,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起點偏低,缺乏對英美文化、英美文學知識的了解和應用。生態語言學受語言學家及語言教學專家的廣泛關注,主要從語言生態觀角度探討語言教學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逐漸形成建立在生態語言學理論基礎上的生態語言教學觀念,并將這種觀念運用至英語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對高校英美文化教學產生重要影響。
一、生態語言學
生態語言學(EcologyofLanguage),又稱語言生態學(Eco-linguistics),是語言學與自然生態學相結合的一門學科。197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E•Hangen在《語言生態學》一書中首次提出“語言生態”這一概念。他指出,“語言生態學”是一門研究任何特定語言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的學科。這一理念將語言系統復歸到自然生態系統中,但這里的“生態”與常規認識上的生態環境不一樣,可以說是一種比喻,是指特定的語言與所在的社會、文化地理環境中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的關系。
二、生態語言學對英美文化教學的啟示
英美文化教學對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生提高英語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欣賞英語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作品表達的思想內涵,提高學生對英美文化的興趣和了解。從生態語言學的角度看,英美文學教學是語言、文化、文學鑒賞、人文素質等交互影響的課程結構關系,表明在英美文化教學中要遵循生態語言學中的互動性、多元化、生態文化等觀念。
(一)互動發展
英美文化教學中存在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師本關系、生本關系等多種交互關系,從生態語言學的角度看,英美文化教學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參與互動,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形成動態的教學環境,這個環境就是英美文化的生態教育環境。基于生態語言學的英美文化教學,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采用互動的方式使學生在生態語言環境中培養出對英美文化的審美能力?;谏鷳B語言學的英美文學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教學,更是運用特殊語境培養學生情感和審美互動的教學。
(二)多元化文化教育
每個民族或國家在特點歷史時期內都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理念,這些是由于宗教、等級、價值、知識等多方面因素集合而成的穩定性特征。語言也同樣如此,能表現出一個民族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特征。隨著不同地區之間文化交流的加強,語言成為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工具。因此,英美文學教學中對多元化文化的教育具有現實意義。在英美文學教學中,要注重文化的現實意義和作用,將文化傳播融入文學中,結合文學作品將英美國家在不同時期的文化傳達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對西方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三)生態文化
隨著自然環境日益遭到破壞,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才開始增強。在生態環境危機的情況下,加強生態環境意識的教育是創建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文學教育逐漸融入高校文化教育中,主要通過生態文學教育體現出人類對自然、生活與藝術中生態美的研究,從而傳達一種生態環保意識。一些英美文學作品通過對生態危機和生態環境污染的描寫,激發讀者的生態環保意識,并表現出對現代文明的質疑和批判,從而培養人們保護自然的責任。如《老人與?!贰锻郀柕呛贰栋做L》等英美文學作品,在教學中將文學作品賞析和生態環保意識相融合,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實現教學目標。
三、基于生態語言學的英美文學教學
(一)搭建生態教育的興趣平臺
興趣平臺的搭建是英美文化生態教育的前提條件。基于生態語言學的英美文化教學,主要以英美文學作品作為教學支撐,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將生態、和諧、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融入至教學課堂中,開展文學作品賞析、閱讀觀點交流、情感溝通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文學作品審美能力。面對當前高校英美文學教學中缺乏生態教育理念的現狀,教師應不斷創新教育理念,綜合運用多種教育媒介,搭建生態教育的興趣平臺,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將文學作品進行分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作品進行重點教學,或從文學作品中找出學生感興趣的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領悟文學作品的內涵。其次,在信息時代下,教師要改變原有的講座式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創新教學方法。角色扮演法、討論式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創新教學模式在英美文學教學中能取得顯著效果,例如,角色扮演使學生在充分理解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行作品角色體驗,能更好地深入文學作品內部,感受文學作品的內涵;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表達對文學作品的看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輔助手段,制作出生動形象的動畫、圖案、影音等,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二)營造生態教學環境
英美文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生態因素決定教學效果。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活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也要參與至學的活動中,形成良性的互動,從而有利于提升教學質量。英美文學生態教育是較為復雜的生態循環過程,不僅要營造出和諧互助的生態教育環境,還要全面考察生態系統中教師、學生、文學作品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師授課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反之,學生的學習成效對教師教學也有助推作用。教師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主要表現為教師為學生的文學欣賞營造出生態自然的學習環境,學生與環境的互動關系主要表現為在學習過程中對生態自然知識的主動構建,這幾方面的關系共同營造出和諧的英美文學生態教學環境。因此,教師在英美文學教學中要注重強調各種關系的互動,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將文學作品融入互動關系中,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關系。
(三)提升學生生態審美境界
英美文學教學是對學生審美能力和精神世界的培養,使學生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學習反思生活現實。從這一角度講,英美文學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語言教學上,要深入挖掘文學作品蘊含的思想內涵,完成文學作品內涵的審美教育。教師應充分挖掘英美文學作品的內涵,培養學生的生態責任意識,將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生態思想和生態智慧傳達給學生,引導學生學會尊重自然規律,自覺形成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教師還要深入研究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生活哲理、價值取向和生態智慧,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最終形成自然關懷。在提升英美文學教學的生態審美境界中,積極采用創新的教育手段,使學生在閱讀賞析文學作品中獲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啟迪,呈現出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的生態價值觀。
四、結語
基于生態語言學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首先應構建英美文學教育的生態系統,將教育者、學生、英美文學作品以及生態環境等融于統一的生態系統中,注重主體之間的互動關系,通過搭建生態教育的興趣平臺,營造生態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生態審美境界,采用創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實現學生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提升,樹立生態環保意識。
作者:張宏明 單位: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