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銜接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通過對多所中學和大學教師學生進行多種形式調查,對比中學和大學數學教材,分析兩個階段學生學情,針對兩個階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方法給出新的思考與對策。分析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銜接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對策:完善教學內容,使脫節知識得以補充;調整教學目標,使其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改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開設一門銜接課作為補充,進而實現大學數學和中學數學的合理銜接。
關鍵詞:大學數學;中學數學;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著教育內容,教育是國家振興的基石。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銜接有一些問題,不論是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還是課堂氛圍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銜接問題,使得一些學生不能很好地學好大學數學,不能從中學的學習模式轉化為大學的學習方式,對于知識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從而對數學產生厭煩感,使得數學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根據教育改革形勢和學生表現,為了使剛邁入大學的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理論知識,順利改變中學傳統數學的教育模式,繼續深化基礎教育改革和完善大學教育,研究探討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聯系,2016年孫露等提出運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設計,結合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存在的聯系給出一些建議與解決策略[1];2017年楊博諦等通過改革教育模式,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方面給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2];2017年羅衛華等研究了高等數學和中學數學知識的銜接問題,通過對大學新生進行問卷調查,探究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之間的聯系,從教材的知識點以及出現斷層的原因,給出針對性建議[3];2018年陸海高給出了高等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的銜接方法與路徑,從改變考核方式入手給出了建議[4]。馮淑霞等給出了中學數學和大學數學的本質區別對學習和教學的影響[5-6]。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于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之間存在的銜接問題,還未巧妙利用信息技術去解決。本文對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內容進行對比、思考,并給出相應的建議與針對性策略。
1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教學內容銜接存在的問題
社會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發生改變,因此中學數學教材在內容方面做出了相應調整,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在教學內容方面出現重復以及斷層。這一現象的出現使得部分大學新生較難接受大學數學的抽象知識,難以適應大學數學的上課環境,以至于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大學如果剛開始不能跟上教師的節奏,后期的學習會更加困難,從而放棄數學知識的學習,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數學學科的發展,影響社會的發展與進步。1.1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內容上的重復新課程改革后,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的教材內容存在重復,有的內容完全重復,有的內容存在部分重復。對于完全重復的內容,在大學教授相關內容時可以適當縮短時間,一筆帶過,過多的講解可能會適得其反。部分重復內容主要指,一些內容在中學階段只是知道內容或者簡單的結論,對于其中的理論支撐并未理解。因此,對于該部分,大學在教授過程中應重點講解其本質內容,對于結論要給出嚴格的證明過程,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大學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更加高,證明過程更多是抽象思維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可以適應大學數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滲透高等數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漸適應高等教學模式,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以及成就感。高等教學更加注重知識產生的原因,更加注重理論講解,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大學數學不是簡單的套用公式、解題,更多的是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孫露,方輝平等對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重復的內容進行了論述[1]。1.2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內容上的脫節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內容存在著脫節現象,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對中學數學做出改革,新增一些大學數學內容,例如:風險與決策、開關電路與布爾代數、球面上的幾何、信息安全與密碼、對稱與群等內容,而高中原來教材中的數列和函數的極限、極限的運算、反三角函數、三角函數中的積化和差公式等大量內容被刪掉,因此,部分大學生對于大學遇到的積分和導數問題不知如何下手。同理,求極限、連續以及微積分的計算過程中需要運用參數方程以及極坐標方程等知識,而這些知識是高中的選修知識,部分學生沒有學習到這些知識,不能解決這類問題。另外,在中學數學學習中文科數學中的知識點刪去的內容更多,如排列與組合、數學歸納法、二項式定理等。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出現斷層,導致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知識點銜接不到位,造成大學教學困難。
2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教學內容銜接新的思考與對策
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的銜接問題主要在于:二者在教學內容方面存在重復和脫節問題;部分學生對中學數學知識掌握不牢靠,強化不夠,不能很好地回顧之前講過的知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兩者之間的銜接問題進行探討、思考。首先,需要解決教材問題,對教材進行改革,將重復部分進行刪減,找到適合兩者使用的教材。對于中學階段的重復內容進行篩除,同時,在大學數學教學中適當增添一些內容,以便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盡可能避免斷層和脫節問題的出現。在中學階段,更加注重直接運用知識解題,而大學階段更注重對數學思想的應用,與中學相比,證明和理論性更強。其次,應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設專門的銜接課程,使學生提前了解之后的教學內容,做好中學與大學的知識點銜接,為大學數學學習奠定基礎。銜接課程能夠使學生提前適應大學教學方式,同時也能解決知識點脫節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通過利用網絡技術,將教育資源最大化,同時網絡銜接課程解決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脫節問題得以解決,具有以下特色:(1)調整教學內容、提高教學內容銜接的有效性。依據教育改革,對比研究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相似部分,對相似部分進行調整,更好地銜接教學內容,有效提高教學內容銜接的有效性,充分利用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在網上尋找名師案例,發揮學生自身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進行差漏補缺,使學生自己可以更好地做好中學與大學之間的有效銜接,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在新課程理念和信息技術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將知識與理論融會貫通,可以利用線上線下共同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提高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學生有效地銜接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教學內容。(2)構建新的銜接課教學模式、線上線下相融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線上大學數學課程,使學生的時間得到充分利用,學習不再僅限于上課,利用網絡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將線上課程作為學生的必要補充,可以進行線上預習、課后復習,使學生適應大學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的作用最大化。(3)全面考核評價、增強質量意識。采用“線上+線下”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有助于學生的發展,線上評價主要評價學生的教學活動;而線下評價模式主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數學思想方面進行評價,綜合評價模式更能全面看待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豐富教學活動、提升綜合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資源,豐富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運用網絡技術來監測學生的學習水平,督促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線上活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增強學生的求知欲,為學生大學數學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利用信息技術來引領教育,也符合新課改教育理念的要求。教學中選擇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解決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的銜接問題,將線上教育作為線下教育的必要補充,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得學生更好地做好銜接。
3結語
對中學數學與大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進行全面調研,對教學案例的實踐結果進行分析得出,需要完善教學內容,針對同一知識點,中學數學更加注重對知識點的運用,而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多放在大學教學中,因此大學數學更需要學生具有抽象思維的能力,更多學習數學思想,大學數學是抽象的;而針對兩者內容脫節的部分,需要利用信息化技術給出新的對策,開設一門有特色的網上銜接課作為補充,增強銜接內容有效性;調整教學目標,把課程思政育人目標加到課程目標里,培養學生堅毅品質和科學創新精神,使其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改革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進而實現大學數學和中學數學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的合理銜接。
參考文獻
[1]孫露,方輝平.“翻轉課堂”視角下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重疊內容的教學設計[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6(1):70-76.
[2]楊博諦,趙天緒.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銜接分析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5):112-115.
[3]羅衛華,王新民.高等數學和中學數學知識的銜接性研究[J],高教學刊,2017(2):193-194.
[4]陸海高.高等數學與中學數學教學的銜接方法與路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9(30):64-65.
[5]馮淑霞,黎景輝,梁志斌,等.中學數學和大學數學的本質區別對學習和教學的影響[J].數學通報,2020,59(3):1-6.
[6]馮淑霞,黎景輝,梁志斌,等.中學數學和大學數學的本質區別對學習和教學的影響(續)[J].數學通報,2020,59(4):7-10,17.
作者:劉國清 張玲 李唐海 單位:大慶師范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