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課程改革問題中學語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前中學語文教學常見問題
新課改給中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希望使中學語文課堂更加生動豐富。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許多建議并沒有被真正地納入教育實踐,只流于表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主體性的弱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一直都在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因此不知不覺地弱化了教師身上也應體現出的主體作用。毫無疑問,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也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角色,也具有一定的主體性。為了體現出新課改的特點,我們做了許多生硬的改變:教學的過程由從前的“滿堂說”變成了現在的“滿堂問”;不考慮實際情況,片面強調“合作學習”。這些方式看似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實際上降低了課堂的效率,得不償失。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相比,語文教師需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閱歷和人生感悟,而這些經歷、感悟的表達必須依靠教師這一主體。但目前教師主體的弱化不僅使語文課堂失去色彩,也讓它逐漸走向平庸。
2.課堂教學的虛假化為了配合新課改,落實新概念,許多學校都設置了公開課來促進教師的教學。為了上好公開課,教師更是煞費苦心,提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有時甚至會先和學生配合,提前演練好幾遍。這樣的公開課,說穿了就是在做秀,毫無意義可言,把它作為課堂教學的參照甚至作為評判教師教學質量的依據都是完全不可取的。
3.教學資源的濫用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新式多媒體教學資源被引入到了課堂中。它們對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使用這些多媒體教學資源時,教師并沒有考慮到語文這門學科人文性的特點。他們沒有立足于課本上的文字,反而本末倒置,把焦點放在了光、聲、影等輔助資源上。有些多媒體資源的使用還脫離了課本,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絢麗。學生只顧著盯著豐富的畫面,往往忽視了課文的內容和教師的講解。這些教學資源還會先入為主,限制學生的想象力,總的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4.教學解讀的模式化目前,教學參考書已經覆蓋了各個年級段的語文教學,成了教師授課的得力助手,為教師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了“周到”的服務。但與此同時,它也對一些教師,特別是剛步入教壇的年輕教師,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為了省心省力,不少教師機械地照搬教參上的內容,按照它設定的路線前進,缺少主動性和目標性,很少認真地研讀教材和分析學生,帶領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加工。這樣,教學變成了沒有思想和理念的純技術操作,教師教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逐漸退化,最終只會導致教師教學能力的下降,對學生百害而無一利。
二中學語文教學問題引導對策
當下語文教學的現狀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調整,針對這些弊端,我們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師綜合能力幾個方面來著手:
1.教學內容生活化立足課本,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教師對教材的“二次開發”能力。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獨立思索判斷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非常重要,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便是要能夠把書本中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知識并傳遞出來。為此,教師必須要熟悉教材,形成觀點和看法,梳理自己的教學思路,表現自己的教學特色,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指導。
2.教學方法靈活化教師要能夠做到因地制宜,跳出教參對其的限制,在教學方面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把握整體的基礎上合理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做到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與靈活化。
3.教師綜合能力全面化新課改給教師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僅僅依靠教材和教參來授課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來與之適應,做到全面發展。
三總結
綜合上述不難發現,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語文教學必須要與時俱進,教師也應跟上趨勢,不斷完善自己,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
作者:付佳單位: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