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術新型教學模式的大數據分析應用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術新型教學模式的大數據分析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信息技術新型教學模式的大數據分析應用

【摘要】隨著網絡的高度普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教學視頻、課件、文本、資料等的泛在化使用,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師教學手段,豐富了學生學習途徑,推動了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共用。而運用教學資源平臺的大數據統計分析,則是新興運用之路。通過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記錄、累積、統計和分析,將為學校教育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應用。

【關鍵詞】云計算;教學資源平臺;統計;分析應用

一、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在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強調“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近兩年迅速發展的云計算(CloudComputing)提出了“硬件和軟件都是資源并將其封裝為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按需的訪問和使用”的理念,這一技術為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成為現實,因此,各類基于云技術的教學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便捷和有效補充。

二、平臺架構和功能介紹

教學平臺是應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字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是融合現代教育理念、教學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具有多種功能的開放式的教與學交互系統。主要功能:教學門戶—提供統一認證,實現單點登錄,提供信息整合和教學課程展示:資源共享—協同課程建設、管理數字資源整合與共享、電子教參、資源評價和推薦;移動學習—提供課程視頻、教學日歷、討論答疑、作業提交批閱、數字資源查詢、APP管理;網絡教學—全流程網絡教學、教學組織管理、在線視頻服務、數據挖掘、學習行為監控、數據統計與分析;教師發展—教師空間建設、課程推送、學術社交。

三、后臺數據統計分析應用

我們完全可以借助教學平臺的統計、分析、監控所有的教學活動,進一步方便學校管理教學活動。并可與供應商進行協商,提供定制化開發,實現所有的統計數據列表化與圖表化,同時支持原始數據導出,方便學校做個性化的統計分析。現以本單位后臺數據統計分析應用情況進行列舉。

1.統計“使用終端占比”,提供決策參考

根據2017年秋季教學后臺大數據顯示,學生的終端使用情況如下圖2所示:“學習通”App的使用情況占比超過80%,移動學習已成為學生學習通識課的主要方式。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分析出,學生使用手機進行學習成為主流,對于無線網絡或手機流量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我們在來年網絡基礎建設中,增加了對無線網絡的建設資源投入,構建更加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無線網絡。

2.統計“學生選課情況”,了解學生需求

以2017年秋季學期為例,我院2612名學生選修了13門通識課程,從統計情況看:選課人數最多的5門課程分別是:《舞蹈鑒賞》(400人)、《口才藝術與社交禮儀》(400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四大名著鑒賞》(400人)、《美術鑒賞》(384人)、《大學生愛情兵法》(359人)。根據課程細分模塊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主要興趣愛好點。由上述數據可知,我校學生對通用能力模塊的課程興趣最高,而對成長基礎模塊的課程興趣較小,這正好反映出高職學生重技能重操作、輕理論輕基礎的特點。對我們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體系提供重要參考。

3.“學習過程數據”追蹤分析,掌握學生學習規律

從學生每周訪問量來分析由上圖可知,學生們學習時間呈波浪式增減,更加傾向在星期二、三、四來完成網上學習,這一情況體現出學生學習的熱情期集中在周中,而周末明顯缺乏學習動力,星期一是調整期,因此,我們在排課時可參考此項數據,科學規劃,合理分布,讓課程的排設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從上圖能夠清晰的看到,學生學習時間呈階梯上升趨勢,主要時段集中在12點—20點期間。這跟我們經驗中認為,學生的學習精力以上午為最佳正好相反。因此,可建議教師增加課后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開放更多自習教室,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

4.“區域內大數據統計”,知己知彼心中有數

首先,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統計出區域內選課人次數據在課程范疇維度的分布。通過表1和圖7的統計分析,綜合素養課程的平均修課人次比重最大,各兄弟院校都非常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培養,其次,通用能力課程的比重排在第二位,反映出湖南省各高職院校對于學生通用能力的培養呈上升趨勢,這一情況正好切合我院學生選課情況,恰巧反映出高職學生的普遍特點。其次,通過對學生最愿意修讀的課程統計,如下表2所示:對上表的數據分析可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各校關注的重點。而學生最為喜歡的還是軍事類題材、人文素養題材和通用能力環節的課程。再次,對二個學期選課排名的數據分析。對2017年上學期和2016年下學期對比,課程的修讀學生數排名發生了一些變化。對比表格如下表3:2017年上學期,有兩門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創業》的修讀學生數進入前十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對于學生在校期間身心健康和創新創業能力比較重視,希望通過學習相關的課程來保護和提升自己。以此為依據,,學校可以進一步重視課程,并多多開展與此類課程相關的校園活動,鼓勵學生多參加于此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鍛煉自己的能力,并影響身邊更多的人關注健康問題和安全問題。

四、大數據分析的進一步應用

教學資源平臺的靈活運用,將能夠在后臺記錄更多的學生行為數據。例如,計算機能夠記錄你在一張幻燈片上停留的時間,判別是在你答錯一道題之后有沒有回頭復習,統計你在網上提問的次數、參與討論的多少,進而通過合理算法,對你的學習行為進行誘導和評價。再例如,通過記錄鼠標的點擊,可以研究學習者的活動軌跡,發現不同的人對不同的知識點有何不同的反應,用了多少時間,哪些知識點需要重復或強調,哪種陳述方式或學習工具最有效。記錄單個個體行為的數據似乎是雜亂無章的,但當數據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群體的行為就會在數據上呈現一種秩序和規律。再通過類似C4.5大數據挖掘算法,對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其最終結果將徹底改變教師的傳統教育行為,為教育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后記

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運用,是目前國內高職院校乃至本科院校進行教學的有效嘗試和對傳統教學的積極補充。而根據建設方式來看,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學校自行建設;二類是教育行政部門等牽頭搭建基于云架構的教育平臺;三類是商業公司開發的教學資源平臺。不論是哪一類建設方式,其最終都是為教育教學服務,對于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引入現代信息化技術與手段,打破校校之間壁壘,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用,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基于此平臺的后臺數據統計分析,其重要意義遠遠大于我們目前對平臺功能的使用。因為教育數據特別是學生學習行為數據的積累、統計、分析和挖掘,將為我們未來的教育教學提供決策參考,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調整提供判別依據,為課程的開設和授課方式提供有效建議。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展望,在未來的使用過程中,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將發揮對數據的統計積累和挖掘分析能力,為使用方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而在此基礎上,采用云技術理論,塊鏈技術,構建市級范圍、省級范圍乃至國家級范圍的大數據平臺,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將為國家教育決策提供更多更加科學有效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EB/OL].

[2]王慶波.云計算實踐之道戰略藍圖與技術架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3]劉洪偉,高鴻銘,陳麗,等.基于用戶瀏覽行為的興趣識別管理模型[J].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2018

作者:王聰 單位: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北宁市| 三亚市| 遵义县| 山东省| 泉州市| 恭城| 安义县| 当涂县| 肇庆市| 德阳市| 高阳县| 会东县| 佳木斯市| 临潭县| 郸城县| 离岛区| 南京市| 徐州市| 塔河县| 正安县| 施甸县| 东辽县| 云阳县| 荔波县| 武威市| 常熟市| 勐海县| 新建县| 阜阳市| 福海县| 四川省| 花垣县| 牟定县| 泗洪县| 双桥区| 拜城县| 西峡县| 宜兰县| 林西县| 奉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