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園林專業產教結合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目前我國農業高職院校產教結合的研究和嘗試也有一些,具體模式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作品(成果)導向式教學模式、“準就業”的產教結合模式、“技術服務型”產教結合模式等。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的“訂單”培養———“麥趣爾班”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將理論教學與企業生產實踐融合,學校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目標融合,直接為企業培養人才,實現產學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全真企業環境及職教資源實施“情境”教學。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園林類專業構建了作品(成果)導向式“4-3-2”教學模式,指教學設計與實施按照“課程層面作品(成果)→認知層面作品(成果)→項目層面作品(成果)→專業層面作品(成果)”4段遞進模式執行,每段的實施按照“擬定或承接作品(成果)→實施并完成作品(成果)→評價作品(成果)”3步驟流程操作,考核評價按照“作品(成果)質量和個人職業素質”2個評價體系規范[3]。陜西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園藝專業的“技術服務型”產教結合模式是學院和地方政府橫向協作開展技術服務,由學院、教師、學生提供技術服務,地方政府協調組織,促使教學、科研與生產的有機結合[4]。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產教結合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園林技術專業于2007年開始招生,目前已連續6年招生,培養了三屆畢業生。
1園林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開設的課程,從課程作用和地位上來分,可分為通識課程(公共基礎課)、行業基本能力課、崗位專項能力課、能力拓展課等;按是否開設實訓教學及實訓教學的方式,分為純理論教學課程、理論+實驗教學課程、理論+實習教學課程、理論+實驗+實習教學課程、理實一體項目化教學課程、頂崗實習等;從課程性質及類別上來分,可分為植物及養護類、規劃設計類、施工及管理類這三類課程。
2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產教結合教學現狀
經過園林技術專業教師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不斷進行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嘗試,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部分課程實施理實合一項目化教學借學院第三輪教學改革之契機,園林技術專業的《園林樹木》、《花卉栽培技術》、《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預決算》等4門課程實施了項目化教學改革,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工程為導向,在具體的項目或工作任務中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合二為一,做到了“學中做、做中學”以及產教結合。
2.2結合校園實訓基地開展生產性實訓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現有條件,開展了一些生產性實訓,如進行了多種苗木的播種育苗、扦插生產、移植培育和時令花卉生產等。這些生產性實訓的開展將教學和產業聯系在一起,也讓學生掌握了專業技能,看到了產業的經濟效益。
2.3師生參與校園綠化,進行專業綜合實訓在學院新校區綠化之際,園林技術專業師生參與部分校園綠化工程。學生在實訓中完成具體的綠化工程,從土地的平整、坡度處理、定點放線、樹木及苗木的栽植、草坪鋪植、栽后養護管理等方面均進行了實踐,內容豐富全面,屬于專業綜合實訓,同時也將教學和行業結合在一起。但校園綠化具有階段性和不重復性,不能作為專業產教結合教學的長期依托。
2.4校企合作開展課程實習和頂崗實習通過校企合作,利用企業的場地、設備與材料,在園林企業開展課程實習,如到龍蟠園林苗圃進行測量、修剪、嫁接實習等,到滁州綠生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園林工程實習等。一些園林公司還接納學生第6學期到公司進行頂崗實習。
3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實踐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3.1雙師素質師資力量缺乏目前社會對高職園林類專業畢業生的期望值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專業老師既熟悉教學,又具有實踐指導能力,且懂得企業生產和管理。而學院大多數園林專業教師是畢業后直接成為教師,雖然學歷較高,但重理論、輕實踐,沒有參加過實際園林工程的操作,缺乏實踐經驗,難以適應實踐教學,這嚴重阻礙了園林專業向實踐性方向發展。
3.2部分課程實踐環節教學模式不夠合理學院園林專業完善的實踐環節教學模式體系還未形成,教師各自為營進行實踐的安排,隨意性大,部分課程實踐環節教學模式不夠合理,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實訓主要在實驗室開設等。
3.3實踐條件不完善,實踐環節安排困難專業的實踐條件雖在不斷改善,但實訓設施的建立還不夠系統和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實踐環節的安排及質量。園林技術專業的實踐易受季節和天氣的影響,如園林植物的識別及生產、園林工程的綠化種植施工等都有季節性且受短期天氣的影響,使得實踐環節的安排常有調整。另外,園林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為了生存常過分注重眼前經濟效益,缺乏長遠的人才戰略,往往怕安排學生實習影響企業生產,不愿接收學生實習安排,增加了實踐環節安排的難度。
3.4實踐環節的學生管理困難園林專業的實踐環節很多安排在室外,且有些實踐比較辛苦,加上師生比偏低,一些學生怕吃苦,不愿動手,比較難管理,教師的工作強度也較大,這些都影響到教師以及學生的積極性,使得部分實踐在時間和質量上存在縮水現象。這需要轉變教師及學生的觀念,并有一定的鼓勵措施,提高其參與實踐環節的積極性。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
園林類專業所面向的崗位群,概括起來包括三大類,即植物生產養護、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施工管理,所學知識范圍廣泛,包括植物、制圖、設計、工程、管理等。專業開設課程門數較多,且課程性質差異較大,因此單一的教學模式滿足不了專業教學的實際需要。根據課程內容、性質、教學要求等方面的不同,不同課程可選擇不同的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現根據學院該專業教學實際與條件,初步構建產教結合教學模式。
1產教結合的理實一體項目化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模式適合多門課程,如植物類的《花卉栽培技術》、規劃類的《園林規劃設計》、工程類的《園林工程預決算》等。該專業的其他課程只要教師選好項目、任務,設計好教學過程,實踐條件允許,具有可實施性,也鼓勵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
2產教結合的工作室制教學模式
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由包豪斯模式演變而來,是基于產教結合教學理念下的產物,是實行實踐教學過程的一種探索和嘗試[5],目前在藝術設計類專業中探索和應用的較多。高職園林技術專業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規劃設計,因此,該專業的設計類課程,如《園林規劃設計》、《計算機輔助園林設計》等,也可借鑒運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成立園林設計工作室。工作室主持教師以企業景觀設計師的身份參與管理,指導學生學習,學生以準員工的身份參與實際園林設計的整個過程。工作室可以由主持教師布置一些真實的設計任務,如“滁州某公園景觀改造”、“滁州某居住區綠化規劃設計”等,還可以公司性質參與市場經濟,對外承接生產性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立導師負責制,讓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通過參與項目的研討、分析和設計,達到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目的[6]。這種在工作室制教學模式下布置的設計任務,學生既可以在課堂完成,也可以在課后業余時間完成,但必須在限定時間拿出設計圖,教師按照設計效果評定成績[7]。通過這種形式避免了學生不求質量趕作業的問題,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加強交流與合作,還可利用業余時間靜下心來完成設計,課程設計質量大幅度提高。
3產教結合的生產型實訓教學模式
實訓基地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平臺,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核心資源[8]。產教結合的實訓基地是一個集教學、生產、培訓、技能鑒定與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多功能實體。生產性實訓將實踐性強的教學內容直接融入生產過程,讓學生在實習指導教師等人員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學習、掌握相應知識技能,實訓的最終成果是可以出售的產品,做到了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直接結合。這將傳統的消耗性實訓轉化為生產性實訓,也使學生切實體驗實踐工作環境,縮短了學校與就業崗位間的距離。植物類的課程包含植物生長與環境、園林植物的識別、生產、栽培、養護等內容,這些內容對實訓條件要求不高、實訓成本投入也不大,比較適合采用產教結合的生產型實訓教學模式,如可開設“某種園林植物的播種繁殖”、“某種園林植物的扦插繁殖”、“五一校園用花的生產”、“某種園林植物大苗培育”、“校內綠地養護”等生產性項目。采用該種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充分考慮季節因素,將實訓項目和季節協調好,實訓項目隨著季節走,以期取得良好的生產效果。其次需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要圍繞生產搞教學,搞好教學促生產,實現“既出產品、又育人才”的高度統一,在經濟效益上追求微利潤,保證基地自身能正常運轉。最后還需組織好教學和生產的過程,通過指導規范學生的操作,并加強學生質量考核,確保生產質量和教學質量。
4產教結合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合作辦學的運行機制,是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學校與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學資源,采取課堂教學與學生實踐學習有機結合的形式,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要的專業人才的教學模式[9]。園林技術專業工程類課程,如《園林工程施工》、《園林工程預決算》等,若想開展好實踐教學,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單純依靠校內的實訓條件是不夠的,必須借助于和企業的合作,通過企業的工程項目給學生提供一個真實的施工現場,學習和實踐整個施工過程的技能。具體可以采取校企雙贏的合作方式,由合作企業提供施工的場地、設備、植物材料和少量的質量管理人員,參與施工指導與管理,學生以員工的身份參與施工過程,可以企業崗位設定實訓崗位,以職業資格要求為實訓要求,以企業管理方式組織學生實訓。在此過程中,學生學到了專業技能,同時學生的實踐也為企業節約了勞動力成本,企業只需支付必要的生產成本,還可以吸收一批優秀的學生作為自己的員工,解決企業技能型人才緊缺問題,最終實現雙贏。除了工程類課程的實踐教學外,學生的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也可采取這種教學模式,達到校企雙贏的效果。目前學院園林專業不少學生通過教師介紹推薦,在大二結束的暑期,就提前到企業進行專業課外實訓,如到上海景象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滁州綠生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滁州春雨苗圃、滁州龍蟠苗圃等。
結束語
產教結合是一種高職院校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是高職教育特色形成的關鍵。通過多種產教結合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嘗試,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但和該行業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還有差距,需要進一步進行產教結合教學模式的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專業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
作者:涂清芳單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生化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