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混凝土配合比
高層建筑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據實際施工時所采用的砂石料、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劑的性能進行配合比試驗,確定最佳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但遵循以下總的原則:高層建筑混凝土采用低水化熱水泥,并采用“雙摻技術”(即摻加粉煤灰及外加劑),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減小混凝土的水化熱。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如下:
1)坍落度:12mm~18mm。
2)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易性及可泵性。
3)混凝土要求具有微膨脹性能,以避免由于混凝土收縮而使兩個側面產生收縮裂縫,影響混凝土結構實體受力情況。
混凝土各種原材料選擇:
1)水泥。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鈣(3CaO•SiO2)、硅酸二鈣(2CaO•SiO2)、鋁酸三鈣(3CaO•Al2O3)、鐵鋁酸四鈣(4CaO•Al2O3•Fe2O3)。從水泥的主要成分我們不難看出水泥的水化熱是比較高的,水泥水化后產生的大量水化熱在混凝土中不易散發,導致混凝土的內部溫度過高與混凝土外部產生溫差,在溫差的作用下使混凝土內部的壓力與外部的拉應力相互作用,使混凝土的表面產生不規則的應力裂縫。所以我們在施工時應該選擇水化熱比較小的水泥并通過其他的措施改善混凝土的內外溫度差,減少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產生。
2)集料。在混凝土配合比中集料分為粗集料和細集料,粗集料一般采用粒徑為5mm~31.5mm連續級配的礦質碎石,在碎石使用前應進行相關的試驗包括碎石的級配、碎石針片狀、碎石的壓碎值,經試驗合格達到施工技術規范要求方可使用。細集料一般采用河砂,河砂一般為中砂,粗細集料的合理選擇可以減少水泥的使用量,這樣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降低混凝土溫差和混凝土的收縮性,更好的發揮混凝土實體的工作性能。
3)摻合料。在混凝土配合比中主要的摻合料是粉煤灰,粉煤灰主要是熱電廠生產的,粉煤灰延緩了水化速度,減小混凝土因水化熱引起的溫升,對防止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十分有利。其次,粉煤灰還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便于混凝土的施工。但是混凝土中粉煤灰的用量也是有要求的,一般采用膠體物的20%~25%,粉煤灰在水泥水化較慢時可以提供反應需要的水分,使水泥的水化更加的充分,使水泥的作用達到最佳效果。
4)外加劑。對混凝土的外加劑這里說法就比較多了,因為外加劑的種類比較多,例如減水劑、緩凝劑、早強劑、防凍劑等都是外加劑,在混凝土中常用的外加劑為減水劑,減水劑的用量一般為膠體的1.2%~2.3%,根據實際設計配合比也許會更對,這要看混凝土的型號以及施工部位。減水劑能夠起到減小水泥水化熱并且補償混凝土收縮張力的作用,從而增強了混凝土抗裂性。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配合比使用的原材料都應該經過試驗檢測,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在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應該安排專職的質檢員進行質量控制,保證混凝土的工作性。
2、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的運輸。
a.混凝土采用現場攪拌站生產混凝土,6臺罐車運輸,采用2臺混凝土泵車澆筑。
b.混凝土坍落度在140mm~180mm,混凝土入模前由質檢人員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合格后方可澆筑。
2)混凝土的澆筑施工。
a.在混凝土澆筑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對于混凝土的初凝試驗應該試驗完畢,這樣有利于我們了解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便于施工中控制澆筑速度。
b.澆筑混凝土時,先將模內雜物清理干凈。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澆筑時采用導管或溜管插入模內澆筑,不允許由承臺頂放入混凝土。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超過2m,混凝土堆積高度不超過1m。
c.混凝土分層澆筑,根據試驗經驗每層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每放一層料時先將料扒平再開始振搗。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動器的移動間距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距離在30cm~35cm范圍內),與側模保持5cm~10c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mm~100mm,每一處振搗完畢后邊振搗邊徐徐提出振搗棒,避免振搗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
d.先振搗邊角處,再從兩邊向中間振搗,振搗時間控制在30s左右,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為準,在混凝土的振搗過程中有現場技術人員嚴格控制。振搗模板附近的混凝土時,既要振搗好,又不得碰撞模板和埋設好的預埋件、綁扎好的鋼筋,尤其是靠近模板的鋼筋。為減少混凝土表面氣泡,同時稍微超澆,以便在清除表面浮漿、鑿除混凝土松散層后不影響施工接縫的處理。
e.為保證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混凝土澆筑時安排專職質檢員對混凝土質量進行監控確保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動性,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以保證混凝土表面顏色一致。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專人看護模板,防止螺栓松動導致跑模影響混凝土質量。鋼筋保護層用定型塑料墊塊,嚴禁用鋼筋做墊塊。
3)注意事項。為保證混凝土的外觀質量,采用同一廠家、同一批次的同標準水泥,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過大容易出現混凝土緩凝和離析的現象,影響結構物的質量。嚴格控制混凝土頂面標高。混凝土振搗密實后用木板按控制點高程將頂面混凝土刮平收漿,用鋼絲刷作橫向拉毛處理。防止混凝土澆筑、養護時對已澆混凝土表面造成污染。若被污染時及時用清水沖洗,同時對易被污染的部位進行成品保護。
3、混凝土實體養生
人工灑水養生,保證混凝土表面保持濕潤。混凝土的養生時間應該持續7d左右,混凝土在澆筑完成的初始3d的水化熱最大且混凝土的強度這期間增長最快,這就需要混凝土保持一定的溫濕度,以保證混凝土強度上升需要的濕度,7d后水泥的水化熱逐漸減小,這時混凝土的強度上升比較慢。每次澆筑混凝土時留2組~3組試塊與現澆結構同步養生。
4、結語
在混凝土結構的高層建筑施工環節中混凝土部分的施工是重中之重,關鍵環節。因此在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使用、混凝土運輸、混凝土現場檢測、混凝土澆筑、養生等環節,我們都應該重視,在每個施工環節都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這樣才能確保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作者:賈升琪單位:山西宏廈第一建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