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案例教學在農業機械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引言
案例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具有啟發性和實踐性,并能有效提高研究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案例教學起源于美國20世紀初,以提出企業案例在課堂上討論的形式開展,尤其是在商業、管理教育中被廣泛應用,隨著逐漸的完善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在80年代引入中國,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將案例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已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在培養研究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因而格外受到重視。案例教學作為中國目前教學方法改革的重要內容,在“貿易經濟學”“、管理學”“、發展經濟學”等課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案例教學近年來在工學專業課教學所占比例逐漸擴大,這是由于它與其他教學方法相比有下文所述的優勢。
1案例教學的優勢
案例教學是一種在教師再現案例情景的情況下,把研究生帶入到特定角色,通過案例分析以提高研究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它把一個個獨特的生活應用情景展示給研究生,使他們能在短期內接觸到生活生產中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從而有效地彌補了實踐的不足和學習的片面性。
1.1向研究生傳授知識,大力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素質
一種好的教學方法與其他方法的區別在于,其不僅能給研究生傳授知識,而且能開發研究生的智力,提高研究生吸取知識、探索知識的能力。進行案例教學的好處,就在于它不僅能夠使研究生獲得知識,而且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鍛煉。借助于案例教學的方法,教師與研究生之間的相互分析案例,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方法,從中得出經驗和教訓,從而使研究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論的真諦。通過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可以培養研究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從而將課堂教學逐步提升到培養研究生的獨立學習精神和實際應用能力的軌道上來。例如,進行到講述農業機械開發與研制時,可以將鏵式犁、水稻插秧機、谷物聯合收割機做為典型,采用案例教學模式進行講解、分析和討論。師生在探討和研究的過程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提高了課堂教學和學習效率,同時又鍛煉了研究生的口才,增強了研究生的自信心。
1.2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提高研究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授課這一教學環節,對于研究生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講授知識,只能對理論知識進行闡述和論證。而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一個含有問題的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導研究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具有生動形象、易于被理解的特點。對于專業課程,概念和原則占比偏多,表述上具有抽象性,比較枯燥,而由于案例具有鮮明的敘事性和特定的場景,比較生動,兩者的有機結合更有利于研究生的記憶、有利于深化理論教學、鞏固研究生所學的理論知識,是課堂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形式。而研究生要進行案例討論,就要求能夠全面理解理論知識,并能有針對性地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可以特別安排海南特產的綠橙的采摘機構、傳送機構的工作原理和視頻進行學習。再讓研究生綜合所學知識和已有的成熟的裝置進行綠橙采摘機構的設計。通過實際生活和生產的案例促進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對理論知識的應用,這是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作用。
1.3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研究生處于被動地位。“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研究生是“傳”和“授”的對象,成了理論知識的接受者,著重于吸取知識,而忽視應用知識。案例教學同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案例教學是一種啟發式教學,研究生需要積極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在課堂上對研究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需要身臨其境地處理問題,提出方案。案例教學的重心在于對實際問題的思考,研究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得出結論,達到師生思維同步,有利于調動研究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教學效果,并且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對播種機、插秧機、收割機等農業機械原理時可以利用其工作動畫作為輔助,另外可以通過參觀企業,通過觀察農機具的生產組裝過程,從而讓研究生們更深切地體會書本知識是為實踐服務的。專業教學與案例教學的強強聯合,將使整個課堂更生動,研究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從而大大提高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4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研究生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字撰寫和語言表達能力,才能勝任相關的工作,案例教學在這方面將發揮巨大作用。在案例討論過程中,激烈的討論,對提高研究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在案例討論之后,要寫出案例分析報告,這些都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1.5教學相長
案例教學有助于教師發現理論教學的不足。案例教學為研究生主動參與教學創造了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從研究生對案例的多視角分析、不同意見的爭辯中激發出新的見解和觀點,并且在教學中發現不足之處后進行改進,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2案例教學在農業機械課程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針對廣東和海南當地的特色經濟作物香蕉,以香蕉假莖的粉碎機為例。首先,對香蕉假莖的特點和其粉碎難點進行介紹,并對張進疆、榮等設計的假莖粉碎機進行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關鍵技術參數的分析。再分組查閱有關文獻和資料,掌握已有秸稈粉碎機技術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討論已有結構及設計的不足之處,及優化應解決哪些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最后形成各組的最佳方案。在各組選定1名同學在課堂上介紹本組的設計方案。介紹完畢后,教師組織全班同學認真討論和提問。同組成員還要對教師和其他同學的質疑做好記錄,以便回應質疑和對方案做進一步優化。教師要對討論中出現的問題予以指導。待匯報和討論結束后,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進行點評和總結,并引導研究生對本組在案例教學中所取得的經驗進行總結分析,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各組利用改進后的方案可以申報院級課題、發表期刊論文(如2010年在農機化研究上發表的“香蕉假莖還田機研制與試驗”;2012年在廣東農業科學上發表的“切碎組合式香蕉秸稈還田機設計”;2015年在農業工程學報上發表的“滾割喂入式臥軸甩刀香蕉假莖粉碎還田機設計與試驗”)等。案例教學以研究生主導,教師指導的形式,使教師和研究生都參與教學和科研,同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科研水平。案例教學使同學們親身體會產品新方案的形成過程,鍛煉了研究生綜合運用各種理論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香蕉秸稈粉碎機粉碎裝置的設計有利于鞏固所學知識,加深研究生對課程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養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了研究生的機械創新技能和科研能力;案例教學以研究生為主體,培養了研究生自我學習能力,使案例教學實現了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的教學目的。
3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最初案例教學始于商業和企業管理學,如果僅僅是生搬硬套會引起教學上的“水土不服”,因此在農業機械專業課上使用案例教學方法可能往往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導致廣大師生對案例教學方法產生懷疑。本文對工學專業課程案例教學上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歸納,結合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談談在案例教學中應處理好的幾個問題。
3.1缺乏符合當地特色的案例
案例的選擇在案例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要體現理論知識的特點,而且要切合主題。目前更多的是從國外教科書中引進的案例,但由于國內外種植制度和自然條件的差異以及農業機械發展水平的不同,國外的案例在國內使用時面臨適用性問題。其次,大多數國內出版的案例教材尚不成熟,真正符合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的案例較少且更新不及時。由于缺乏適合我國農業機械發展前沿的高質量案例,案例教學的效果受到影響。我國高校的案例教學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因此,發掘具有我國特色的農業機械案例已成為一種迫切的需求。
3.2案例討論組織缺乏有效性
討論中由于人數過多,平均下來每個研究生發言的機會不多,甚至有些研究生往往局限在枝節末梢問題上,跑題甚遠,達不到案例教學的目的。另外在案例討論中教師不能有效引導研究生深入正題也將成為案例教學的難點。
3.3對教師素質要求較高
“案例教學”的目的不是傳授“最終結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研究生進行思維發散。它甚至不一定有正確的答案,它真正側重的是思考過程。這樣,實施“案例教學”將會是對教師素質的考驗。首先,案例的搜集、篩選和準備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師圍繞課堂主題對案例進行適當人為加工,并將相關知識有效集中到一個案例中,這對教師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一大考驗。其次,教師對課堂的掌控力。案例教學需要教師對整個課堂有整體把握,能夠準確地把握討論的進程和方向,教師還要善于根據研究生的特點調節課堂氣氛。教師具備運用“案例教學”的能力,才能使案例教學有的放矢,盡可能大地發揮出案例教學的效果。
3.4教師不能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關系
在農業機械教學中原理講授應該處于主導地位,案例教學只是輔助性的教學手段。有些教師在教學中過分注重案例教學,在課堂上輕講授,重案例教學,出現主要原理和概念講授不清,造成研究生基礎不扎實,對原理難以獲得全面科學的理解的情況。案例教學與基本概念講授主次關系本末倒置,難以實現教學本來目的。
4結論與展望
通過幾年來對農業機械研究生的教學改革與探索,筆者認為要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對農業機械化人才的培養,使研究生學習和掌握農業機械的相關技術,還要在案例教學的完善上下功夫,只有在教學中重視實踐,適應發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雖然案例教學引入我國的時間不短,但在案例教學中,無論是案例的選擇還是其編寫與實施,其工作量都要遠遠高于傳統教學。尤其是對于工科類課程尚沒有成熟的經驗與理論可供借鑒,遠不能與商學、管理學已經成熟的規模化案例教學相比。其次案例教學的適用對象較為有限。以教學實踐為主要目的的課程,應該以案例教學為主,但也要充分考慮到學校師資、研究生課程設置等整體實際情況確定案例教學的比例,從而保證案例教學的效果,而研究生比本科生更適合用案例教學。我國的案例教學的應用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同時,很多教師對案例教學模式不太適應。這些都已成為教師運用案例教學中的困難與挑戰。農業機械研究生的案例教學的探索與應用還任重而道遠,本文只是在這方面做了一點初步的努力和嘗試,要想徹底的完成這個重任,還需要各高校同行教師共同奮斗。
作者:張喜瑞 李粵 梁棟 宋雅婷 王超 單位:海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