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栗金龜子藥劑治理實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馬艷芳謝宗謀張永強田煒楊學毅郭彥林作者單位:臨夏州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
大栗鰓金龜是林木、農作物、牧草的主要害蟲。該蟲在甘肅臨夏地區5a發生1代,世代整齊,主要危害云杉、華北落葉松、油松、楊、樺、沙棘等林木的新梢嫩芽,嚴重影響林木生長量[1]。自1995年以來,該蟲發生范圍逐漸擴大,危害越來越重,對臨夏州西南部及甘肅省太子山自然保護區的森林資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為了控制此害蟲的猖獗危害,作者于2010年5月下旬對該蟲進行了防治試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藥劑
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江蘇省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10%聯苯菊酯乳油(山東圣鵬農藥有限公司)、45%馬拉硫磷乳油(青島海復利爾藥業有限公司)、3%高滲苯氧威乳油(沙隆達鄭州農藥有限公司)、噻蟲啉微膠囊懸浮劑(上海天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氯•辛乳油(深圳博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室內試驗設計
設45%馬拉硫磷3000,5000,7000倍;3%高滲苯氧威乳油1000,3000,5000倍;10%聯苯菊酯乳油3000,5000,7000倍;噻蟲啉微膠囊懸浮劑600,800,1000倍;20%氯•辛乳油1000,2000,3000倍,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400,800,1200倍液18個處理,將采自太子山林區的大栗鰓金龜成蟲置入標本盒中,用落葉松嫩梢喂養,用微型手持噴霧器均勻噴布藥劑,以盒內不滴藥液為標準,每處理重復3次,清水對照。
1.3田間試驗設計
試驗地設在甘肅省太子山自然保護區槐山子苗圃云杉幼林區,平均樹高2.5m。供試藥劑為室內藥效試驗篩選出的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10%聯苯菊酯乳油、3%高滲苯氧威乳油和45%馬拉硫磷乳油,試驗濃度同室內試驗,共12個處理,每處理3株樹,采用對比排列法排列,噴藥前每株抽取2個標準枝,統計蟲口數量并掛上標簽,再用背負式噴霧器(蘭州西固金豐噴霧器廠)向樹體均勻噴施處理藥劑,用網(1m×1.2m)套住掛有標簽的樹枝,套網時用1m×1m塑料(每換1個濃度換1塊塑料)接住因假死震落的成蟲,置入網中封口,以清水為對照。
1.4藥效檢查與計算方法
室內和田間試驗處理后48h調查記載活蟲數,用下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2]:蟲口減退率(%)=(藥前活蟲數-藥后活蟲數)/藥前活蟲數×100校正防效(%)=(處理蟲口減退率-對照蟲口減退率)/(1-對照蟲口減退率)×100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室內試驗
藥后48h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400倍液防效最高為100%,極顯著高于其它各處理水平;10%聯苯菊酯乳油3000和5000倍、45%馬拉硫磷乳油3000和5000倍及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800倍液防效均超過90%,各處理間差異不顯著;3%高滲苯氧威乳油防效中等,在79.07%~61.15%之間;20%氯•辛乳油防治效果差[3](表1)。
2.2田間試驗
藥后48h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400倍液防治效果最高,達97.26%,極顯著高于其它處理水平;10%聯苯菊酯乳油3000,5000倍,45%馬拉硫磷乳油3000,5000倍和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800,1200倍液防治效果次之,均與3%高滲苯氧威乳油各處理間達極顯著水平,3%高滲苯氧威乳油5000倍防治效果最差[4](表2)。
3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顯示,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防治大栗鰓金龜成蟲效果顯著。其微毒、無藥害、低殘留對人畜安全,具有高效、擊倒力強、持效期長的優點,是防治大栗鰓金龜成蟲的理想藥劑[5]。大栗鰓金龜對林木的危害主要是幼蟲期,幼蟲(蠐螬)在地下棲息和危害,生活史長,隱蔽性強,防治難度大。成蟲是唯一暴露在外的蟲態,因此建議在大栗鰓金龜重發區,成蟲出土上樹后,立即用8%氯氰菊酯微膠囊劑400~800倍液噴霧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降低田間卵量,減少幼蟲發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