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艱苦專業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對于艱苦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其自身觀念因素很重要。只有學生本人具有正確的就業觀念,才會不斷從各個方面來提高就業的競爭力,來很好地把握就業機會。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艱苦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保證。筆者所在學院的資源勘查工程、采礦工程、選礦工程、安全工程、測量工程等專業都屬于艱苦專業,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多為野外或礦山,很多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所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轉變就業觀念非常重要。大部分學生在就業觀念上存在“誤區”,表現為:一步到位和白領意識;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發達城市工作;期望到條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即使待業也不愿意到國家需要的基層、艱苦地區就業等等狹隘的就業觀念,學生的這些就業觀念,本身就給就業帶來了很大不利。學院針對這一現象,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消除學生的專業思想。例如,每學年學院都舉行《滇之約講壇》系列講座,主要請學院知名的教授、礦山企業的專家及領導、事業有成的校友來學院為學生做講座。講述他們本身對這些專業的理解、在奮斗與成功過程中的快樂、以及對專業的熱愛和國土資源工程學院這些專業的發展前景等。學生對講座很感興趣,主講人起到了很好的榜樣的作用。通過聽講座以及和主講人的交流互動,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和發展方向,對自己將來的就業充滿了信心。另外,艱苦專業就業渠道比較窄,單位對專業的對口要求比較嚴格,有些是在行業里很好的單位,但學生認識不清,在找工作過程中,左顧右盼、盲目攀比,錯過了許多就業良機。在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一個好的職位可能有許多人去競爭,狹隘的就業觀很難適應現在的就業市場。因此,班級會經常召開主題班會,使學生充分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要腳踏實地,客觀評價自己,并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要改變過去“精英教育”的就業觀念,樹立“先生存、后發展”,“先就業、后擇業”,“從基層做起”的新型求職觀念,更為重要的是,要樹立勞動的意識。學生的就業觀念轉變了,才會去積極就業、主動就業,對就業機會把握的敏感程度加強,從而提高就業能力。
2抓好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艱苦專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強化艱苦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是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手段。該院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實驗課、實習課、設計課、研討課等實踐課程的地位,把課堂教學、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社會調研以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
2.1重視實習教育基地的建設
學生的實習一般分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三種。雖然前兩種類型的實習時間較短,要求也較低,同時系統性也不夠強,多是對某門課程的實習,但是同學可以更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的專業,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從業方向,更加了解就業時需要哪些基本技能,為將來的就業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畢業實習,不僅是對學生本人整個大學階段專業學習的一次全面檢驗,使自己在大學學到的知識系統化,也成為學生開始正式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因此,學院在大力建設院內的各種試驗實訓設施的同時,十分重視校外學生實習基地的建設。云銅集團、云錫公司、云南省地質調查院等大型的企事業單位都有該院學生的實習基地。學院將這些實習安排在校外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內進行,這樣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動手參與到現實工作中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豐富了實踐經驗,單位錄用的畢業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即能進入工作角色。
2.2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
學院大部分老師都有科研項目,因此為學生的專業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院建立了本科生實行科研導師的相關制度。學生在大一、大二學完基礎課程后,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參與到科研中。學生較早參加科研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訓練學生從事本專業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還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勇于實踐大膽探索的開拓精神。參與教師承擔的課題研究,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培養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在使他們的課本學習會有一個較好實踐機會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專業技術能力。現在很多用人單位很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作經驗。很多企業都對應屆畢業生表現冷淡,因為他們認為應屆畢業生沒有實踐經驗,不能盡快地進入崗位角色,很多企業在挑選人才時同等條件下會更加青睞具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和社會實踐的畢業生,因此必須對大學生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些實踐教學,因為具有時間長、實踐性強、專業對口率高等諸多特點,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為學生增加了寶貴的工作經歷,因而大大增強其今后的就業的競爭力。
3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高就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發掘自身的潛力,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對學生尤為重要,具體應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3.1重視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提高學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據了解,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時非常看重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因為任何單位都不會錄用一個連基本素質都不具備的學生。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學中,有一些學生甚至有一些教師,都存在輕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傾向,認為那些知識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學的講壇上教授。這也是在教學中常常容易忽略的問題,導致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因此,學校要求每個教師對這個問題要進行統籌的考慮的,要求每一個學生應該認真對待。這樣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基礎的同學,才會得到用人單位的初步認可。
3.2加強學生多方面能力培養,增強競爭力
對于學生來說,進入求職市場的必要條件是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影響該學生順利就業的關鍵因素是該學生是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社會適應能力、踏實刻苦精神和持續的學習能力,同時這些因素也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條件。通過一定特色的能力才能把這些因素體現出來,而不是單純地說自己具有某項能力就具有某項能力。比如,某個學生在校成績一直非常好,在求職的過程中就可以說自己具有踏實刻苦的精神,同時具有持續的學習能力,但是社會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能力需要其他的指標才能說明,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不斷地發掘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只有自己具有更多的特長,才能在社會競爭中更具優勢,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要多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促進自身的順利就業。
4進行有效的就業教育與指導
4.1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指導學生做職業生涯設計是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環節。由于大學生的心理還未完全成熟,也沒有什么生活閱歷,普遍存在對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觀的認識,自我定位不準,就業要求高等問題,通過職業規劃教育,能夠幫助艱苦專業學生認識自我。另外,艱苦專業的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學科沒有一個科學的理解,對自己的專業沒有一個合理的認識,通過職業規劃教育,可以幫助艱苦專業學生轉變觀念,確立大學期間學習目標。大學生在確立職業發展方向時需考慮到自身實際和社會需要兩方面,明確順利就業需要具備的素質,只有對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進行一個合理的評估,找出自己的優劣勢,制定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才能保證艱苦專業學生獲取就業能力。
4.2加強高年級學生應聘技巧方面的指導
畢業的大學生在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能力和素質之后,能否被某一家自己中意的企業順利錄用,還需要畢業生在應聘開始之前進行大量的有計劃的準備工作,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因此,加強畢業生應聘技巧方面的指導,亦必不可少。比如,指導學生如何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哪些有效的面試技巧和方法,如何提高自我推銷的能力等等。從而,使學生提高應聘能力。
5結論
總之,作為高校要引導艱苦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以就業需求為導向,加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并加之有效的就業指導,從而提高艱苦專業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就業,在嚴峻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李雨健朱大明單位: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