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露天采礦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對于地質環境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對于這些危害主要表現在水資源的污染,土地質量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這些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都要通過有效的綜合治理,最大限度的發揮法律作用,同時還要提高露天采礦科學技術,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本文通過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不斷的提高露天采礦技術水平。
關鍵詞:露天采礦地質環境治理對策
礦產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財富,這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礦產資源也是我國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如果沒有礦產資源人們的生活也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對于露天采礦工作環境十分的特殊,對于地質環境的危害十分嚴重,導致很多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更好的提高采礦過程中的技術,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損害,同時還要規范對露天采礦活動,加強采礦過程中的監督管理,在保障人員安全和降低地質災害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
1、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1.1對土地影響
在進行露天采礦過程中會破壞大面積的土地,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導致很多土地不能使用,還產生了大量的廢渣和礦物占用大量的土地,通過對露天采礦進行不完全統計,我國礦產占用的土地達到了600多萬平方米土地,對原有森林的破壞達到100多萬平方米,在我國山西省有大量煤礦堆積,占地超過了2000平方米,對于這種情況導致大量的土地閑置,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對于地表植物受到大面積的破壞,導致土地沙化十分嚴重。
1.2對水的影響
露天采礦對地表水產生嚴重的污染,大量的礦物元素殘留在水中,導致飲水受到污染,同時在采礦的過程中對地下水的影響也十分嚴重,對于地下水層受到破壞,地表也就會出現嚴重的下沉和裂縫,對于這些改變都會影響地球水質,很多時候地表水通過被破壞的巖層流入到地下,導致河流水系中的水量大量的減小,導致地表河流大面積的斷流,同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采礦等空間上的影響,對水質的污染十分的嚴重,對于地下水也會受到嚴重的污染,對于采礦的過程中還會導致地下水資源干涸。
1.3露天采礦引起的地面沉降
人們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在露天采礦的過程中很多都是只注重產量,對于環境問題沒有重視,很多時候也就會形成嚴重的地質災害,對于一些開采十分嚴重的地帶很容易出現地面下層的地質災害,根據相應統計在1996年我國煤礦范圍也就達到了30萬平方米地面坍塌,也就是說平均每采萬噸煤礦就會導致0.2平方米的坍塌,這樣就會導致地表的高度和深度嚴重不均,導致大小裂縫的產生,同時位于陽泉礦務局井田范圍內的獅腦山,由于塌陷造成地表形態損壞,形成長300m,寬1.2~1.3m,深0.6~1.5m的大裂縫,使地面產生高低不平。
1.4露天采礦引起的山體滑坡頻繁發生
在經過露天采礦活動之后,對于山體坡度一般都超過了25度,在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和雨水的沖洗,導致山體出現裂縫滑動,也就會導致大面積的滑坡,對人們的生活和財產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對于露天采礦造成的山體滑坡還會導致地質環境的破壞,嚴重危害生態平衡,例如,在陽泉礦區二礦大南溝口古滑坡因露天采礦影響而發生新的滑動,使滑體推動下方二級臺地蠕動,導致附近石太鐵路路基向桃河推移了近20米,使道床鼓起,被迫改線重修,損失近千萬元。
2、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危害的治理對策
2.1發揮法律的作用
法律也就是保護人們生活的重要措施,通過法律可以有效的控制露天采礦中的不合理的行為,同法律的約束可以有效的保護地質環境。首先就是要對法律規定和礦產企業的生產行為,對于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制訂了《環境保護法》、《土地法》和《礦產資源法》等國家法律法規。這些法律都明確規定了采礦人員的行為。然后就是健全法律更好的保護地質環境,通過法律更好的明確礦產企業的行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對地質保護中出現一些嚴重的情況,也需要法律部門能夠更好的與時俱進,做好法律保護工作,對社會上的新情況及時的了解,制定新的法律,更好的保護地質環境。最后還要更好的做好法律宣傳工作,通過相應的法律對地質環境進行合法的保護,加強法律的宣傳,提高露天采礦人員的法律意識。
2.2提高露天采礦的生產技術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除了可以提高礦產企業的生產效率和保證露天采礦工人的生命安全外,也可以在保護地質環境方面發揮著自己的重要作用。但是,一些礦產企業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例如,一些煤礦企業并沒有認識到科學技術在露天采礦工作中的作用。他們為了節約成本,結果運用落后的技術進行生產。這樣的結果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也加大了對地質環境的破壞。為此,應該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發揮先進技術在露天采礦工作中的重要。企業要引進先進的露天采礦設備和加強工人的業務培訓。先進的露天采礦設備的引進有利提高生產的技術。而業務的培訓則可以使工人更好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這些措施對于增強生產的安全性,降低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破壞具有積極意義。
2.3加強對礦產企業監管
地質環境的保護不僅需要依靠企業改善自身管理,更需要國家部門的監管。一方面,國家組織開展礦產企業生產評價,及時發現其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對于出現破壞地質環境的企業,要責令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整改,并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要求礦產企業做好環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建立信息網絡,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力度。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各個監管部門建立有效聯系,共享資源,全方位對礦產企業進行監管。
3、結語
露天采礦活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礦產品,大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很多地方的露天采礦活動無秩序,未按相關法律、規程操作,對當地的地質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如對水資源的影響,對土壤質量的影響等等,因此,為了保護地質環境,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采,應對露天采礦進行治理。
參考文獻:
[1]潘春華.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效果[J].能源材料,2010(8)
[2]黃繁生.露天采礦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思想[J]中國技術新產品2009(13)
[3]張和生.露天采礦引起的地質災害及其對礦區生態環境的影響[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2(1)
作者:肖艷 郭濤 雷紹龍 單位:西藏玉龍銅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