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血液透析室環境消毒效果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每日進行消毒隔離管理,患者透析完畢后將透析儀器進行消毒和清洗。乙肝病毒患者單獨設立血透室;每日將更換后的床單,被套更換時使用消毒液浸泡30min以上。在血透室內配備合格的洗手設備,擺放專用清潔肥皂,張貼正確規范的洗手步驟。
消毒效果監測室內空氣采用平板沉降法,用直徑9cm普通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布放到規定的位置沉降5min采樣,培養檢測細菌總數。物體表面用棉拭采樣法,對采樣棉拭經振蕩洗脫進行活菌計數培養,檢測細菌總數和致病菌。124結果判定標準室內空氣執行Ⅱ環境標準,細菌總數<200cfu/m3判定合格;物體表面和醫護人員手上細菌總數<10cfu/cm2;透析液(入口)細菌總數<200cfu/ml。125統計學處理方法將所得結果錄入SPSS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α取005,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消毒效果監測結果結果表明,使用紫外線燈管消毒30~60min后,對室內空氣中自然菌清除率為873%;使用循環風空氣凈化器運行60min后,對室內空氣中自然菌清除率為985%。在兩種空氣消毒法消毒條件下,室內環境物體表面及其他消毒對象的消毒效果的保持也存在差別。
醫院內感染率比較經醫院感染監測發現,在2009年仍然采用紫外線消毒期間,血液透析室各部位醫院感染發生率均高于2010年實行循環風凈化器消毒期間。采用循環風凈化法后,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發生率均有所下降。
細菌分離結果經檢測,從該血液凈化室各種消毒對象采集的陽性標本中檢出的主要為條件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和溶血性鏈球菌等,且不同年度檢測出細菌種類沒有明顯差別。
透析后感染一直困擾著長期實施透析治療的病人,透析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甚至艾滋病病毒成為血液透析室重點關注對象,但近年來血管導管相關感染也引起了重視。引起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透析室內環境布局的不合理,功能分布不清晰,透析室內面積較大,室內衛生質量得不到很好控制;其次是血液透析室醫護人員缺乏感染控制基本概念、消毒隔離知識和操作技能,導致衛生消毒和隔離不到位;另外,血液透析室相應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人員職責不清,對感染的定時監測不到位。大量研究證明,血液透析醫院感染具有可控性,嚴格控制室內空氣和環境物體表面衛生質量,加強醫務人員消毒隔離知識和技能培訓,強化無菌操作觀念,嚴格執行透析機和復用透析器的消毒,確保透析液等用水質量等關鍵環節,可以有效降低透析病人感染率。
作者:姚蓮萍汪群單位:浙江省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