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地理教學的自主學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組織學生動手畫圖,培養學生動手和思維能力
地理的教學離不開地圖的輔助,它能夠形象的把時空、地域等復雜的事物呈現出來。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學學生查看地圖是學習地理的前提,可以讓地圖帶領學生進入一個奇妙之旅,讓學生在看圖、識圖、填圖中掌握地圖的方便簡捷,在學生有了一定的地圖基礎后,可以組織學生畫圖,激發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讓整個課堂充滿“地理學術研究”的味道,學生變“專家”,讓學生根據教材描述和一些材料描述,畫出示意圖,將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利用圖畫展示出來。在學生畫圖的過程中,老師做好學生的糾正者和引導者,遇到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要能夠和學生一起談論,用學生的思維糾正學生的思維,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下到答案,例如在學習“地球公轉與季節”的相關知識時,先給學生留作業,自己畫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側視圖和極地俯視圖,學生帶著作業區閱讀課文,觀看地球公轉現象的動畫播放,然后將具有代表性的圖收上來,用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指出圖畫上正確的和錯誤的,有針對性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對材料的組織分析能力,對原理有了深層的理解。
二、引導學生剖析地理原理,指導科學完整的自主學法
自主學習區別于自學的最大特點,就是老師的指導,自主學生是需要師生、生生之間做好互動、交流、合作的,教師需要適時的組織、點撥、啟發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將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完美的結合起來,在快樂的氛圍中和學生一起剖析地理原理,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高中地理當中最常見的就是地理規律的總結,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日變化、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地質演變規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城市演變規律、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洋流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分布規律,引導學生對空間、時間和演變方面的規律進行提煉,讓學生深入的認識這些問題的實質,掌握知識縱橫之間的聯系,根據原理對知識進行梳理,在整理中幫助學生克服思維障礙,使學生能夠對一類問題有一個統一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方法有一個完整的訓練,逐步的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系統整合章節知識,建立完整的地理認知結構
完整的地理認知結構,有利于學生熟悉各知識點之間的銜接,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對于綜合性比較強的問題,學生會順利的從一個知識點過渡到另一個知識點,做到知識點之間的串并聯障礙,使得學生思維鍛煉不會因為知識鏈的斷裂而短路,產生一定的思維“空白”,完整的體系不僅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使知識緊密相連,學生很熟練的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在知識整合時,幫助學生總結知識結構,鍛煉學生由知識轉向技能、能力的發展,利用一些綜合性的事例訓練學生對章節知識的掌握情況,例如通過學習“地球的運動”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日,描述那天太陽直射點的大概位置、運動方向等與地理相關的情況,來推測出生當天的情景,學生顯然對這個很興奮,不僅活躍了課堂,也鞏固了知識,加強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總之,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生由老師“領著學”變成自己“單獨飛”,這是學生在學習上質的飛躍,老師做好學生的促進者,給學生創設自由奮進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不再做知識的接受者,而是做參與者、主導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作者:王文章單位:漣水縣楊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