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教學銜接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當前素質教育改革力度在不斷加大,對中職學生的化學學習要求也更加嚴格。但是在中職學生無機化學的基礎還沒有打牢的情況下,就要接觸有機化學的學習,導致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大大降低。所以中職教師必須重視教學革新,在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的教學中,要利用創新的教學模式,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從而促使二者有效銜接。
[關鍵詞]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有效銜接
為了適應新課標的革新,中職教師要及時做出教學改革,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都要重新規劃,因為學生剛步入中職,而且大部分中職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差,對化學沒有清楚的認知,導致大多數學生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的革新模式。
一、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在化學的版塊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化學完整體系中的一員,有四個學習部分:化學反應、分子結構式、反應機理和物質的化學性質。其中,最主要的學習內容是化學性質,反應機理是整個有機化學學習的基礎,在學習中只有學會最基本的內容,也就是化學中的機理,才能開展化學學習的深入研究,才能學會知識的貫通。由此掌握好化學機理對未來的化學學習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無機化學是整個化學的核心內容,起著決定性作用。無機化學接觸的層面比較廣,也是化學中最古老的分支學科,無機物包括所有的化學元素和它們的化合物,大部分的碳化合物除外。由此來看,二者并不是兩個獨立的學科,所以要將兩者的通性進行緊密銜接,在銜接過程中凸顯各自的特性,從而使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銜接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重要作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1]。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學習動力
要想中職學生對化學學習有充足的自信心,必須注重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銜接學習,只有將知識銜接好,才能使學生保持對化學的興趣,為以后的化學學習打下穩固的基礎。其中有機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來源、制備、結構、性質、應用以及有關理論的科學,所以需要學生將對研究化學物質的來源作為興趣,從而轉化為學習動力,然后再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促使學生養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最終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2]。
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完成知識遷移
由于我國目前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材內容大都是本科的,沒有適合專科生的有機化學教材,這無疑給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增加了難度,所以教學中中職教師要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再與以往的教學經驗相結合,最后將自身的教學方案進行完善,從而得到一套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引導學生找到知識的主體內容
無機化學是除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對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和它們的反應進行實驗研究和理論解釋的科學,它強調的是“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教學思想,所以在有機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建立結構與性質之間的有效聯系,通過結構理論引導學生明白物質性質,反過來還可以通過物質性質分析結構,最后由典型的有機物性質推測出同系物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學會延伸知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將有機化學教學貼近生活
化學的學習內容大部分來自生活,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化學來源于生活,來源于自然”。中職教師在革新教學方式時,要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或現象入手,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并展開深入討論,獲得更加深入的知識,而且化學教學與生活聯系還可以更加深入地讓學生感受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如在講解《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中,乙酸和乙醇作為生活中典型的有機物,可以從二者的組成、結構、主要性質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行講解,教師可以舉出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如學生熟悉的酒精、汽油,還有喝酒會臉紅的現象、酒后駕駛的檢驗等一系列生活中出現的場景,然后教師提問:“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喝酒過后會容易臉紅嗎?”學生由此展開討論,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對有機化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再進一步加深知識的講解,從而完成有效教學。在學習前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裝酒容器上的液體組成成分,讓學生再將觀察到的名詞進行深入查閱,學習物質的結構式和分子式,促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有機化學的物質結構[3]。這樣通過結合生活的教學,使中職學生掌握有機化學的知識內容,還進一步實現了教學目的。
(三)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進行有效銜接
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通信便捷,將多媒體融入課堂教學中,不僅使教學方式得到創新,還能將所學內容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通過視頻或圖片展示出來,從而讓中職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知識內容。如在學習“加成反應”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不飽和鍵兩端的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的結合,生成飽和的或比較飽和的有機化合物反應”的過程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將抽象化的知識轉為圖像信息,這樣不僅能調動課堂的學習氣氛,而且也給教師的教學降低了難度,又讓學生輕松找到課堂知識的重點內容,從而有效完成了課堂教學[4]。
(四)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雖然與普通高中學習化學的深度不同,中職有機化學更注重反應進行的歷程,這樣學習的內容不僅增多,而且難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提升,但是總體學習目的卻是一致的,都是研究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和有機合成。所以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模式,鞏固中職學生的化學基礎。由此可以讓學生通過實踐學習,設計實踐主題,與同學共同探討,加快無機化學與有機化學的銜接。教師可以組織以化學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學生可以全方位展示自己,再將每位學生的知識優勢進行結合,通過教師正確引導,從而得到更扎實的化學知識理論。這種實踐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單一性,再也不是“填鴨式”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使中職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再與課堂的理論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5]。例如教師在教學“蛋白質的鹽析”時,可以讓學生在提前準備好的雞蛋白溶液的試管中緩慢加入飽和(NH4)2SO4或Na2SO4溶液,靜靜觀察現象,然后再把少量帶有沉淀的液體加入盛有蒸餾水的試管里,進一步觀察沉淀是否溶解。教師進行提問:“你觀察到試管中有什么現象發生?”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有的學生說“我看到沉淀析出的現象”,最后教師再加以總結這個過程就是蛋白質的鹽析,而且鹽析是一個可逆的過程。通過實驗教學,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還突出了這節課的精華內容,同時也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清楚的認知,降低了學習難度,促使學生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從而有效完成本節課的學習[6]。
四、通過教學反思,完善自身不足
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作為中職課堂上的兩大知識點,教師一定要清楚化學課程難度的加深、知識密度的加大,所以要以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為基礎和出發點,從而靈活改善課堂授課方式,引導學生扎實掌握學習方法。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同時,也要對自身的整體素質進行提升,從而設計出更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適應快節奏的化學學習,為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的銜接教學做準備,同時教學方法的革新也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產生化學學習的興趣,既完成教學目標,又順應了當前的中職教學趨勢,使學生充分理解化學的含義。
五、結語
由此可見,處理好中職學生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知識的有效銜接,是中職教師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靈活授課,從而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使教師的教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自身文化素質的提升,只有自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任務,更切實地完成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的銜接任務,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進行有效學習,從而適應中職有機化學的教學需求。
參考文獻:
[1]鄭虹云.無機化學理論在有機化學中的運用[J].當代化工研究,2021(2):132-134.
[2]黃新華.有機化學教學理論在高分子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區別[J].廣州化工,2020(5):161-162.
[3]潘正芝.試探無機化學理論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J].天津化工,2020(1):58-60.
[4]劉麗艷,韓忠保,陳慶陽,等.地方高師院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思路[J].山東化工,2019(23):194-195.
[5]劉長相,藍應東,鄧昌晞,等.有機化學理論和實驗同步教學的初步探索[J].廣州化工,2019(15):112-113.
[6]周慧智.建構有機化學心智模型滲透核心素養培養:以蘇教版《化學2》專題3教學為例[J].中學化學,2020(2):4-7.
作者:楊瓊 單位:上海石化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