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整合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各個學科的教學都有了一定的改變,而生物在初中的課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自然科學課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不斷地對課程進行創新發展,使生物課程更加活躍,不再枯燥。文章具體探討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生物教學;整合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基于信息技術開展生物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可以使生物課程更加豐富,有趣。
一、基于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的意義
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起到輔助作用,尤其是在生物教學的自主探究和綜合實踐活動中。在教師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方式,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等設備,可以把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而初中的生物知識包含著各種各樣的自然生物內容,同時也屬于自然學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對生物知識有一個直觀性的認識,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的生物知識更加具體,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生物。如在教學“細菌、細胞、微生物”這一節課的知識點時,這些物質不能被肉眼所見,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但是有時候顯微鏡也不一定可以準確具體地觀察這類物質。而對于這類課程,基于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模擬的實驗過程,讓學生通過視頻能夠看見相關的實驗,將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具體,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實驗內容,從而提高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基于信息技術進行初中生物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而且對于展示生物實驗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信息技術進行初中生物教學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記憶進行再加工,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在生物教學中,學生的科學想象力和探究能力需要被培養,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實際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生物教材進行充分的挖掘,并且在其中融入信息技術的相關內容,從而鍛煉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具深刻性,更有創造性,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生物。比如,教師在教學“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時,因為葉綠體是微觀的生物知識,初中學生學習的難度較大,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制作PPT等,使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抽象的葉綠體的相關知識。
(二)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興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也是如此,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的時候,并不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所限制。因此,基于信息技術進行生物教學,通過圖片、聲音、動畫等方式把生物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在進行生物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渠道向學生展示自然的豐富多彩和生命的奧妙,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和探索。比如,在教學“先天性行為與學習性”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播放天空中鳥類展翅高飛的短片,并配上相應的音樂。然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鳥是天生就會飛,還是后天才學會飛翔的?”這樣的問題引導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三)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初中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純地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和問答,那么學生便會覺得索然無味,這樣的教學方式根本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學生也不能將生物知識具體化,而僅僅是一個抽象化的概念,不能深度學習生物課本中的知識,且缺乏學習氛圍,從而影響學生正確理解與掌握生物這門學科的知識。長此以往,會使學生降低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不利于生物教學的發展。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將抽象的生物知識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教學變得更加有序有效。比如,在教學“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癌變”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癌變的相關圖片和視頻,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播放相關視頻和圖片,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生物學習效果。而教師通過整合這些資料,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細胞的變化,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進行學習。
(四)師生互動,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初中的生物教學中,為了使教學順利開展,師生互動、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是必要的,這樣才可以活躍生物課堂氣氛,提高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使用動畫、圖片、PPT等,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除此之外,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播放相關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所聽到的、看到的內容做一個討論,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也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使學生可以圍繞這些信息化的生物素材,積極地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解決問題。這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效率,為學生以后的生物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教師在講解“鳥的生殖和發育”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視頻,播放鳥兒從出生到成年的相關視頻,加強學生對鳥類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鳥兒每個階段的圖片,幫助學生了解鳥的成長軌跡,從而更好地學習相關內容。
(五)降低生物教學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在初中生物中,抽象知識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生物學習的難度。而基于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上模擬觀察過程等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比如,在講解“人的生活需要營養”的相關內容時,其中有一個知識點是人體需要無機鹽,這個知識點較為抽象,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使學生準確理解相關內容,因為其知識點本身理解的難度就很大。而基于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在網絡上搜索人類在正常情況下的狀態和缺乏無機鹽情況下的狀態,然后通過視頻進行播放,之后對學生進行提問:“人體缺乏無機鹽的狀態是怎樣的?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狀態?”這有利于學生融入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理解相關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相關的學習軟件,如通過電腦、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學習生物學科的知識。除此之外,在學生充分地學習了人體需要無機鹽的相關知識后,可以在網絡上模擬相關實驗,比如挑選不同的無機鹽放入食物中,然后電腦上就會出現不同的人使用不同鹽類的不同狀態,這有利于增加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為了合理地選擇鹽類,便會通過互聯網查詢人體缺乏無機鹽的相關知識,從而了解無機鹽對人體的重要性。這樣的學習活動充分地整合了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生物知識。
(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習更加簡單
初中的生物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生物不僅涉及大自然的奧秘和各種各樣的動物,還包括白細胞、紅小板、染色體等,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關聯。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生物學習,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整合并進行生活化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更加了解生物,更加了解生活。比如,在教學“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圖片,讓學生知道我們的心臟在哪一個位置,促進學生對自己身體結構和人體構造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中,還有一些是關于左心房和右心房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展示,讓學生知道我們的心臟究竟長什么樣,了解我們的心臟有哪些組織,增強學生對自己身體構造的了解,提高生物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提高生物教學的課堂效率。再比如,在教學“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相關內容時,其中會涉及母親的血脈和父母親的血脈,包括父親那邊的同輩是堂字輩,我們的稱呼應該是“堂哥、堂姐、堂弟、堂妹”等,而母親那邊的同輩應該是表字輩,我們的稱呼應該是“表哥、表姐、表妹、表弟”等。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把這些關系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思維導圖結構清晰,有利于增強學生對這些關系的認識,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好地了解并指導生活。
三、結語
對于初中生來說,生物是重要的,不僅關系著初中生的初升高,而且還影響著學生高中的生物學習,因此,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生物教學是必要的。為了優化初中生物教學方式,提升生物教學的效率,基于信息技術和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整合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其是未來生物教學發展的指路明燈,為其指明方向。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信息技術將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教師把信息技術應用在生物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識,從而學懂生物,并將其運用在生活中,解決具體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馮文娟.初中生物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研究[J].學周刊,2019(25).
[2]馬著斌.初中生物教學中整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9).
作者:藺彩紅 單位:甘肅省隴西縣西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