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童英語教育綜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了進一步提高21世紀人才的綜合素質(zhì),以適應我國擴大改革開放的需要,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加大了對英語教育的投入。很多地方也根據(jù)教育部的決定,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除此之外,社會力量從事的兒童英語教學,甚至低齡化英語教學也呈迅速發(fā)展的趨勢,兒童英語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教學質(zhì)量還不盡如人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一、兒童英語教學的基本情況
1.兒童學習英語的途徑
很多地方的兒童英語教育基本上同成人英語教育的發(fā)展趨于同步,到了本世紀,英語教育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小學從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各類的英語培訓點,如:幼兒英語班、兒童英語興趣班、少兒英語培訓班、兒童英語培訓基地或?qū)W校、英語家教等,真是琳瑯滿目,比比皆是。兒童選擇學習英語的場所很多,這無疑極大地促進了兒童英語教育的發(fā)展。
2.教師資格
在小學,每個學校都有兩名以上的英語教師,任課教師多半接受過正規(guī)英語專業(yè)教育或正在接受培訓,但也有極少一部分是其它學科老師兼任,目前還沒有一所小學聘請外籍教師。社會力量辦學的教師有專職教師擔任的,有聘請大、中專院校英語教師擔任的,有聘請初、高中的英語教師擔任的,甚至還有用英語專業(yè)學生擔任的。有些培訓點則聘有外籍教師,但為數(shù)不多。
3.課程安排
在小學,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整學年都開設英語課程,每周兩課時,每課時45分鐘,采用大班教學,學生人數(shù)一般都在50人左右。社會力量辦學因校而異,有每周兩課時的,也有四課時的,班級人數(shù)相對較少。
4.教材采用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小學英語教材已有一百多種,有中國人編的,有外國人編的,也有中國人和外國人合編的。小學統(tǒng)一采用全日制新課標的教材“英語”。其它培訓點所采用的教材種類比較多,有“沛沛英語”、“黃波英語”、“突破英語”、“快樂英語”、“小星星英語”、“劍橋少兒英語”、“階梯英語”、“瘋狂英語”、“新概念英語”等,有些采用自編教材。至于采用什么教材,因校而異,但最流行的莫過于“劍橋少兒英語”。
5.評估手段
由于現(xiàn)在都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生畢業(yè)時都可以按地段升入初中,所以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評估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因而,評估手段也因?qū)W校、老師不同而各異。主要采用兩種手段:筆試(默寫單詞、翻譯句子)和面試(讀書、對話、回答問題)。其它評估方式還有真實活動、學生表演或展示和學生自測等。
二、幾點思考
1.校方重視不夠
有些校方認為,英語課程不如其它學科(如語文、數(shù)學)重要,課時安排不足。根據(jù)新的課程標準,小學英語應每周開設四課時,但實際上只開兩課時,有時就連兩課時也不能保證。在我國單一的語言環(huán)境里,絕大多數(shù)兒童一旦離開英語課堂便與英語完全失去聯(lián)系。所以,課時安排存在嚴重不足,這顯然無法為學生提供英語習得所需的足夠的語言輸入。還有,有些人認為,小學英語老師很容易當,英語也很容易教,會讀幾句英語就可以教了,所以會出現(xiàn)其它學科老師兼任英語老師的現(xiàn)象。對英語教育重視不夠也表現(xiàn)在資金投入不足:教學環(huán)境不理想,教學空間過于擁擠,班級大,人數(shù)多,缺少必要的教學設備。即使有些小學有多媒體教室(數(shù)量不多),也不是用來上英語課的。如果用多媒體教室來上課,多半是公開課或者是示范課。所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兒童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嚴重束縛了兒童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
2.家長急于求成
各類英語興趣班如此紅火,除了有些家長對小學英語教育信心不足以外,跟有些家長“急于求成”不無關系。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講一口流利、純正的英語。所以,許多孩子(包括學齡前兒童)除了在學校繁重的學習外,還要參加各類英語興趣班,家長還在家里準備了各種外語書籍、磁帶、光盤和復讀機等外語工具,不惜一切代價向他們灌輸外語方面的知識,要求孩子去背那些他們根本無法理解的單詞、短語和句子,使他們整天陷入記、讀、背、說的重壓下,這不僅無助于他們的智力發(fā)展,反而扼殺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嚴重制約了兒童智力的發(fā)展。
3.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我國還沒有頒布統(tǒng)一的小學英語教學大綱,因而,我們就無法按照教學目的和要求去培訓老師、編寫教材和組織教學。老師上課無綱可循,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師只知道小學開設英語是形勢所趨,卻不知道小學生應該打下什么基礎,獲得那些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所以,有些老師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進行教學。
4.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1)過分強調(diào)課堂形式“轟轟烈烈”
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兒童英語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所以有些老師陷入了這樣的一個誤區(qū):教兒童學英語,就是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因而,在課堂教學中,過分強調(diào)課堂形式“轟轟烈烈”,只注重教學形式,僅在直觀興趣和表演上下工夫,課堂上看上去生動活潑,轟轟烈烈,但兒童沒有真正學到英語。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興趣固然重要,但僅僅培養(yǎng)興趣是不夠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教會他們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直到能用英語進行交際。
(2)將英語條文化
少年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但有意的記憶不如成人。許多教師對兒童的心理特點的理解過于膚淺,用教成人的方法來教兒童,把外語當成純粹的知識來講授。比如在教oneapple,twoapples的時候,就把名詞變復數(shù)的幾大規(guī)則抄于黑板,供學生們背誦。教學活動開展得少,過于強調(diào)對詞匯和句型的背誦,使活生生的語言變成了固定的規(guī)則,英語課成了死記硬背的代名詞,教學過程枯燥無味。
(3)忽視兒童個性
兒童的心理特點表明:兒童生性好動活潑,愛表現(xiàn),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短。如果老師忽視這些特點,就會削弱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好奇心。許多老師希望兒童乖、聽話,要求他們在課堂45分鐘內(nèi)自始至終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遵守紀律”,稍有些動作就當眾批評。教師鼓勵少、表揚少,不少教師上課缺乏表情和激情,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無動于衷,很少鼓勵較差的學生試一試。提問不夠全面,領讀、帶讀、對話和表演相對集中在一些較積極、基礎較好的學生,致使有的學生成了課堂中的陪襯,造成了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
5.課程銜接脫軌
課程銜接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小學開設英語就是要為學生升入中學繼續(xù)學習英語奠定初步的基礎,很好地為初中英語服務。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學過三、四年英語的學生在進入初中以后,在英語方面并沒有顯示出多大的優(yōu)勢,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初中英語重復教學,既浪費時間,又浪費資源。
三、幾點建議
1.加強政府對英語教育的領導和重視
政府有關部門要對英語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引進教學設備,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引入英語課堂;改善教學環(huán)境,吸納賢才;組織專家對兒童英語進行理論研究,制定適合我市的小學英語教學大綱;加強管理;努力改變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加快英語教育發(fā)展的步伐。
2.全面提高英語教師素質(zhì)
有一支高素質(zhì)的教師隊伍,是兒童學好英語、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保障。我們要加大培養(yǎng)英語教師的力度,使英語教師不僅在語言上過關,而且有較高的理論修養(yǎng),深諳兒童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和特點。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法來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第一,加強老師的崗位培訓和分批對英語教師進行業(yè)務培訓,組織教師外出學習,觀摩優(yōu)質(zhì)課,參加各類外語教師培訓班,以開闊視野,啟發(fā)思路,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第二,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聽專家講座,以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學習和借鑒國內(nèi)外外語教學的研究成果和經(jīng)驗,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研究。第三,組織教師學習兒童心理學,了解兒童的心理特點,以便更好地掌握兒童的喜好,促進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3.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1)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學好英語的老師。實踐證明,兒童喜歡這個老師就喜歡他教的這門課程,所以首先要使學生對老師感興趣,用老師的個人魅力去打動學生。老師在課堂上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都會對學生產(chǎn)深遠的影響。有時候,老師的一句話甚至會改變孩子的一生。表揚好的學生,鼓勵較差的學生,關心“特差”的學生,想盡一切辦法和學生溝通,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對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其次,用新穎的、靈活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效果,因而要有采用最佳教學方法和最新教學媒體的學習策略。有些老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總結了不少的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多角度感知法、交際法,等等。無論我們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要認真研究,做到備課本、備學生、備方法,因材施教,不能流于形式。再有,用豐富的知識武裝學生。老師有一身過硬的工夫,如你能說一口流利的、純正的英語,能懂各行各業(yè)的很多詞匯,能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學生會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教學生愿學,教學生會學,教學生學到所學的內(nèi)容才是我們的目的。
(2)Input和Output相結合。語言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這對于學母語的人來說也許是正確的。而英語是母語以外的語言,沒有習得的語言環(huán)境,老師不教,學生怎么會呢。筆者認為,一方面,學生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增加聽的輸入。聽可以分為仔細聽和隨意聽。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仔細聽老師、聽錄音、聽同學,聽清語音、語調(diào),聽懂詞意和句意,也可以隨意聽,聽些英語歌曲、英語故事或英語廣播等。只有擴大語言接觸的量,輸入大量的可供理解的語言信息,才能有效地輸出。另一方面,加強有效的輸出。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基本技能。模仿老師、模仿錄音、看圖說話、唱英語歌曲、猜謎語、學畫結合等,都可以加強有效的輸出。以聽、說為紐帶,統(tǒng)領語音、積累詞匯、豐富句型,分階段地打基礎,學技能,抓能力,做到輸入和輸出有機地相結合,使兒童能真正學到英語。
四、結語
兒童英語學習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這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好事。這不僅有利于普及兒童英語教育,而且順應了我國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全民素質(zhì)的需要。然而,在英語素質(zhì)教育、外語教育政策、兒童英語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研究、師資培養(yǎng)諸方面,還需要有關部門和我們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做大量的工作,也是發(fā)展兒童英語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