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活化思想政治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設適合生活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就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教學,其目的就是在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間建立具體聯系,使知識點能夠較快地納入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使學生能把知識點理解透徹。而以往的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更多地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住知識點,而并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正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批評的:這好比是“在岸上做動作教兒童游泳”,學生缺少真實體驗,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不信,知而不行”。使學生習得的知識也只不過是空洞的理論而已。因此,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將知識點弄懂弄透之后并熟記在心是新課改條件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按照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創設適合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來體驗和感受。
二、采用啟發式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般來講,啟發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的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采取各種方式不斷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而教師的主導作用集中體現在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和積極地思維。啟發式教學是教師的“啟”和學生的“發”有機地結合,是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雙邊活動。而在采用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中,又不可缺少學生自主學習的貫徹。
三、制作取材于生活的教學課件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做課件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充分、生動和質地優良的材料,只有在技術上兜圈子,翻花樣。而這些材料的應用不但要求教師要對教材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還要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礎之上結合所要講的知識點,準確地選取和恰當地運用。課件集聲音、圖片、視頻、動畫等內容為一體,但課件不應當是用圖片和文字“拼接”出來的,用音樂和動作按鈕“堆砌”出來的,而應當是內容與形式、圖片與文字相互滲透的統一體,這樣做出來的課件才能真實、自然。課件制作中的“有米可炊”單靠在生活中觀察、搜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勤于積累。教師必須廣泛閱讀,在網上瀏覽時事信息,收集可以在講課中用得到的或是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圖片和影音資料,實實在在地下一點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細工夫,這樣才能在課件制作時信手拈來。五、開發生活化的教學資源,通俗地說,是指一切可以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物化了的顯性的或隱性的、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學組成要素。包括教材、社會生活、錄像、圖書、網絡、小品相聲、時政資料、電視廣告等等。這里我們以社會生活、網絡、電視廣告三種教學資源為主來談一談如何開發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如何將這些教學資源應用于教學實踐。
(一)社會生活走進社會生活是構建
“生活化課堂”的延續。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一般只局限于書本和教室,但隨著教學的生活化理念的提倡,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拓寬學習的空間,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讓學生走進社會,開展研究性學習等有意義的活動,把政治課置于社會生活實踐當中,為學生打開了解社會的窗戶,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時時有思想政治。
(二)網絡資源網絡技術的發展、因特網的出現
為人類提供了最為廣泛的教學資源。我們必須認識到,世界形勢每日都在變,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也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充實新的素材。網上資源時效性強,正是我們思想政治教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料庫。
(三)廣告資源借助廣告
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淺出地領會基礎知識,理解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不管商業廣告還是公益廣告,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現實狀況,蘊涵著一定的思想政治課的觀點。
四、總結
總之,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蘊涵著“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哲學道理,滲透著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它是立足于學生社會活動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力圖追求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情景的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課件的制作都符合學生生活。這種教學思想不僅為廣大教師所認可,更為全體中學生所接受,使思想政治課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真實有效的生活課堂。
作者:劉美麗單位:河北省滄州廣播電視大學黃驊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