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星光通信論文:衛星光通訊CCD輻射特征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侯睿1趙尚弘1幺周石2胥杰3吳繼禮3李勇軍1占生寶1作者單位:1空軍工程大學2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3
空軍第二飛行學院
空間環境中影響CTE特性的重要參數包括輻射源粒子注量(輻射強度)、溫度、ccd的類型以及摻雜情況、信號數據包大小、CCD的偏置狀態等等,這里主要針對不同輻射源、不同溝道類型以及不同偏置狀態展開具體的討論分析。
不同輻射源對CTE的影響
空間環境中存在的可能對CCDCTE造成影響的粒子主要包括質子、電子、中子、x射線、γ射線以及各種重離子。x射線和γ射線主要造成CCD器件的電離損傷效應,對CTE影響較大的有質子、中子、電子等高能粒子。Norbert等人選取質子和中子作為輻射源,對XMM系統中工作于深耗盡狀態的PN結CCD進行了空間輻射特性測量,測量結果如圖8所示[13]。從圖中可以看出,CCD的CTI特性具有較強的溫度依賴性,并且在120K左右出現了CTI的極大值點,這對應著CCD的一個典型體缺陷,即A中心(或者叫氧空位缺陷),其對應的缺陷能級距離導帶約0.17eV;CTI的量級較地面實驗要小得多,這主要是因為空間中的粒子注量比實驗中要小得多,并且在軌運行中的CCD器件增加了屏蔽層,大大提高了CCD的抗輻射性能;電子較質子對CCD造成了更大的位移損傷,其CTI較質子高約一個量級左右。由此可見,不同的輻射源可以對CCD的電荷轉移效率造成不同的影響。
不同溝道CCD對CTE的影響
大量的實驗和理論研究結果表明,埋溝型CCD較表溝型CCD具有更高的電荷轉移效率以及空間抗輻射性能。根據溝道摻雜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P溝道和N溝道兩種類型,受空間高能粒子輻照后,P溝道CCD多產生雙空位(V-V)缺陷,而N溝道CCD則主要產生磷空位(P-V)缺陷。在某些情況下,P溝道CCD的空間抗輻射性能要優于N溝道CCD。已有研究大多針對某種溝道CCD的空間輻射特性展開,少有對兩種溝道CCD的對比分析[14]。我們對已有實驗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得到不同溝道CCD受質子輻照后CTI隨質子輻照注量的變化關系,如圖9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同樣的質子輻照條件下,P溝道CCD的CTI劣化較小,這主要是因為雙空位缺陷對CTE的影響較小,在大多數情況下,磷空位缺陷(E中心)是CCD器件體缺陷的決定因素。由此可見,作為衛星光通信系統的信標子系統,更應該傾向于選擇抗輻射性能較高的P溝道CCD。
不同偏置狀態對CTE的影響
正常工作狀態下的CCD需要施加一定的偏置電壓,如果施加了反偏電壓則有可能在CCD界面形成反型狀態,從而有效抑制表面暗電流以及缺陷的產生。由此可見,不同的偏置狀態對CCD的空間輻射特性存在一定的影響。圖10給出了在偏置和未偏置狀態下TCD1208BPCCD受10MeV質子輻照后電荷轉移效率CTE隨質子輻照注量的變化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未偏置狀態的CCD較偏置狀態具有較高的空間抗輻射性能。這可能是因為電子、空穴在未偏置狀態下活躍度不高,因而具有較小的躍遷概率,其具體物理機制尚無明確的結論。依據這一特性,應該使光信標子系統中CCD在系統不工作時盡量處于非偏置狀態,這樣可以有效提高CCD系統的空間在軌運行性能和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