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偏遠農村初中的班級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當前農村初中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過分重視學習成績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但是,現階段農村初中的教育仍然圍繞“中考指揮棒”轉,一個學校每年的中考成績備受家長、學校、社會的廣泛關注,教育行政部門則把中考成績作為年終考核學校工作的重要一項。有人把學校形象地比作工廠,那么班級是工廠的車間,校長是工廠的廠長,班主任則是車間主任,畢業生就是產品。產品質量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于是“廠長”會下令“車間主任”嚴把質量關,“車間主任”不敢有絲毫怠慢,自然而然會把班級管理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他們會不斷鼓動學生學習。長此以往,遏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導致了學生發展的失衡。
(二)過分地依靠制度約束
農村初中的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他們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缺失,因而他們缺乏自信、生活懶散、學習習慣差。還有部分農村獨生子女,他們自小嬌生慣養,在家不聽從父母的話,在校不聽老師的教導。另外,社會大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如校園周邊的網吧、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常常會吸引他們的眼球,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逐漸失去理智、淡忘學習、開始墮落。針對存在以上情況的后進生,班主任應耐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盡可能實行人文管理,以說服教育為主,以制度約束為輔,使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逐步轉變思想,步入正軌。但是如今許多農村初中常常為了應付中考,不顧大局,不識大體,不分青紅皂白,盲目地給每個班級下任務,定指標。于是班主任為了完成學校下達的任務,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懲戒措施約束學生。他們往往對學生嚴加管理,不容半點瑕疵的存在。他們會要求學生一律按照他們預設好的模式思考、學習、生活,不允許節外生枝。他們認為學生就是接受知識的機器、堆積知識的倉庫。由此看來,農村初中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實行人文管理,過分依靠制度約束,從而抹殺了學生的天性。
二、農村初中班級管理的實施對策
(一)合理運用教育手段
農村初中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農民家庭,他們家境各異,經歷各異,性格各異,要想把這個大家庭管理得像模像樣,就需要班主任艱辛付出,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每個學生情況,對癥下藥。首先,對于優秀的學生,班主任應高標準、嚴要求,督促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在學習方面,要求他們吃苦耐勞、勤學嚴謹;在思想方面,要求他們積極進取、勇往直前;在行動方面,要求他們樂于助人、勇于承擔責任。其次,偏遠農村初中學困生數并不多,約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班主任應準確、全面掌握本班學情并適時調控,借集體的力量幫扶學困生,使其脫困。班主任應制訂詳細、周密的“培優輔差”計劃,組建班級互助小組,讓兩到三名優秀生幫扶一名學困生,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彌補知識上的漏洞。另外,班主任還應經常深入班級,個別予以學法指導,使學困生有“門”可入,有“法”可學。最后,對后進生的教育要以鼓勵為主。班主任可以精心策劃,利用課外活動、班會等時間,在班級內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如:歷史知識競賽、計算機技能競賽、拔河比賽、籃球比賽、象棋比賽、書法比賽等。通過各類活動調節單調、乏味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期間,班主任要留心觀察每個后進生潛在的才能,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使他們樹立自信。
(二)人文管理民主管理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很多農村初中班級沒有形成民主管理的環境,或是匆忙搭建的民主管理形式沒有注入民主管理內涵。新時代,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就必須實行民主管理。那么,怎樣實行民主管理呢?班級民主管理,班主任應該把每一個學生看成是班主任的助手,使每個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代表,是班級的主人翁,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班級的凝聚力增強了,班級的管理工作就好干了。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主人翁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對班集體就越熱愛越關心。
1.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的基石,是學校對學生管理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須通過班主任落實。因此,班主任工作的效率高低將直接影響一個班級的班風、學風等的好壞。另外,班主任肩負著社會的重托、學校的重托、家長的重托,責任重大。所以,班主任務必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滿腔熱情投入班級管理工作,才是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
2.愛心是班主任走進學生的法寶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瑣碎而又辛苦的工作,不僅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要了解學生的思想成長,如果沒有一顆無私奉獻的愛心,是管理不好一個班級的。“親其師,信其道”,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應主動創造各種機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如: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班主任應經常深入班級組織文娛活動,師生同樂。農村學生大都家居偏遠山區,信息不暢,交通不便,因而寄宿學校。每逢佳節,班主任精心置備禮物,并親自送到每位學生手里,互致問候;學生生病,班主任主動幫助其就醫;學生生活費短缺,班主任應主動接濟。如孤兒、殘疾、單親等特殊學生,班主任應理解其心情、尊重其人格,主動找他們談心、溝通,使其健康成長。總而言之,班主任的一聲問候、一絲溫情、一個微笑,都能驅散學生心靈的陰霾,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真摯的愛,不管他們身在何處,班主任總會與他們形影不離,班主任是他們學習的幫手、生活的后盾。愛心會使師生關系融洽,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班級合力,這樣一來,學生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勤奮學習,老師會在舒適自然的環境中努力工作。
3.耐心班主任是管好班級一劑良藥班主任的耐心表現在對學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偏遠農村孩子的家長文化程度普遍低下,他們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家長過分嬌慣孩子,這就使得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旦這些孩子步入學校,形形色色的問題便接踵而來,加之當前農村初中班額較大,班級就更難管理,這就需要班主任有超人的耐心。對于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班主任首先要冷靜,認真聽取他們的解釋,然后理清事情發生的前因后果,最后明辨是非,指出錯誤,使他們心平氣和地接受批評教育。
4.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細心就是用心細密,認真周密地考慮各種問題,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件事。身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處處留心,察言觀色,對學生的遲到、早退、請假等情況要了如指掌,做到日記載、周總結。經常保持溝通管道的暢通,及時向學生代表、學生干部、任課老師和家長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生活近況,虛心向他們討教治班方法,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實行民主管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每個人都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成為班級的代表,成為班級的主人。
作者:王世忠單位:會寧縣柴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