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成本視角下建筑企業安全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安全事故甚至重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安全事故的成因主要概括為安全管理能力低下、施工過程管控松懈、質量檢查不嚴、安全環境不規范四個方面,針對事故成因,文章立足于安全成本視角,提出加強政府市場監管、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三方面管理策略。安全是相對的,安全事故是難以完全避免或根本杜絕的,安全管理策略將伴隨項目建設而一直更新存在。
1引言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安全事故甚至重大安全事故時常發生。建筑規模日益龐大,伴隨施工作業的復雜化,且高層、超高層建筑不斷涌現,加之施工企業本身具有流動性大、露天作業、施工人員文化水平較低等特點[1],從而造成安全事故多發,給施工企業造成了諸多損失。此外,建筑施工企業其安全管理的范疇不僅僅局限于現場發生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安全事故,還包括工程地質、政治環境、質量安全等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危險源來自多方面。施工企業作為建筑安全管理的主體,加強安全管理監督能力,保證工程安全生產活動,這不僅為工人或第三方人員生命安全負責,同時也為企業的經濟利益負責,故本文立足于項目安全成本的視角,對于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進行研究,為以后安全管理提供借鑒參考。
2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2.1安全管理能力低下
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低下,是造成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企業自身管理人員方面,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不完善,領導層對于安全的漠視導致現場管理人員安全執行不到位、存在僥幸心理,同時企業缺少一線安全人員的教育培訓投入,安全水平始終處于依靠經驗而非科學方法進行管理,安全管理工作處于故步自封的惡性循環之中?,F場管理的客體為農民工群體,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安全意識淡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加之建筑施工行業本身為高危行業,如此現場不安全因素持續增加。
2.2施工過程管控松懈
施工過程是安全事故多發的項目階段,以效用最大化為導向,違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圖一時之便利需要昂貴的成本支出?,F場塔吊任意吊裝、運輸,塔吊司機情緒化操作,施工電梯等大型機械設備未定期維保,高層洞口臨邊防護間距過大,臨水臨電施工不符合規范要求,甚至高溫天氣事故因吸煙發生火災,施工過程中安全問題事無巨細,一時麻痹管控松懈便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2.3質量檢查不嚴
據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2011年建筑業企業數為72280家,截至2020年已高達11萬多家,2011-2020年我國建筑企業統計表如圖1所示。建筑企業數量眾多,安全管理能力參差不齊,部分私營企業甚至無自身質量管控制度,依賴于人員管理水平而缺少相應的現代化管理流程。物資采購招標材料與實際進場材料存在差異,對鋼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實驗數據僅靠送檢樣本檢驗,對驗收過程中水電、消防、隱蔽工程的檢驗粗心大意,監理驗收過程中收受賄賂,施工企業偷工減料,種種過程質量問題便轉化為后期使用過程的安全事故。
2.4安全環境不規范
施工現場的安全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如地質條件、氣候條件等,歸根結底大部分安全事故的發生都在于管理過程存在問題。我國安全管理以事后型、經驗型為主,是一種被動的安全管理[2],同時,建筑市場監管不到位,檢查方式以定期、通知檢查為主,檢查之后整改無反饋,項目之間無對比無分析更無獎懲,職能部門多頭管理職責不明,立法執法制度不健全操作性不強,肢解分包、轉包、掛靠等違法行為依然存在,項目管理環境不規范是眾多不安全因素寄生的溫床。
3安全成本研究
3.1安全成本的概念
安全成本在不同行業有不同解釋,在制造業中安全成本是指功效過程中發生的所有關于安全的費用,而在煤炭行業中安全成本指生產活動中發生的全部安全費用,在建筑施工行業,《現代安全經濟理論與實務》中將安全成本定義為“實現安全所消耗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總和”,煤炭行業與建筑行業其安全成本的定義相類似。
3.2安全成本的構成
工程項目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安全費用的投入明細是非常復雜的,但是根據分類的角度不同,安全成本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如按照安全成本的凸顯性來分,安全成本可劃分為隱性安全成本與凸顯性安全成本;如按照安全成本的作用及用途來劃分,則可以劃分為保險性成本與非保險性成本;如按照安全成本費用投入的主動或被動性來劃分,其可分為主動性安全成本與被動性安全成本;如按照時間順序來劃分,可分為事前安全成本、事中安全成本與事后安全成本。根據目前文獻資料,在建筑施工行業學者對于安全成本具體劃分為保證性安全成本與損失性安全成本,保證性成本指為保證安全生產、預防發生安全事故所發生的安全投入,包括安全工程費與安全預防費兩部分[3],損失性成本指安全事故發生后發生的損失費用支出,如事故后人員醫療救治費用,事故造成的人工、材料、機械損失費用等等,具體可歸納為直接損失費用、間接損失費用與恢復生產費用。建筑施工行業工程項目安全成本構成如圖2。
4安全成本視角下管理策略研究
4.1加強政府市場監管
從根本上杜絕安全管理事故的發生,需要從加強安全管理做起[3],加強安全管理的重點在于政府職能部門、法律規章條例層面約束安全生產活動。從安全成本的角度出發,政府應完善法律法規制度,約束保證性安全成本的根本性投入,制定建設、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的安全費用投資,保證其不可競爭性或約定最低取費比率,從根本上保證安全費用能夠保證各單位相應的安全活動。明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職責劃分,避免多頭領導同時制定部門績效考核政策,責任落實于個人。加強行政監管,不定期檢查現場安全問題,重視安全隱患的整改反饋,檢查安全成本費用的執行情況,提高企業不安全行為的損失性成本,甚至對于安全成本費用占用、挪用等違法行為上升至刑法高度,加強監管執法的權威性與有效性。
4.2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
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項目安全生產,施工企業須從自身角度出發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構成完整的人才梯隊,同時加大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投入,提升管理人員安全水平。從領導層面提高對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意識,加強紀檢部門對于內部審計審查,避免材料采購、工程招標過程中暗箱操作、降低質量標準等違法行為,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格外注重保證安全成本費用的支出,監督安全工程費、安全預防費真實用于安全保證。質量安全方面施工企業需從工程項目一線入手,狠抓進場材料檢驗試驗,尤其對于基坑支護、外墻工程做好抗拉拔試驗,而對于影響較大的防水工程不僅需要做好防水材料的檢驗檢測,還需按要求完成閉水試驗,確保質量防止后期修復、返工等損失性費用支出?,F階段建筑施工企業精細化管理已成趨勢,企業對于誠信、信譽等無形資產特別注重,安全事故的發生,造成施工企業品牌間接損失費直線上升,安全事故對之后市場開拓、工程施工均有不利影響,故對施工企業而言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4.3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
從市場監督角度出發對于安全管理需要加強行政安全監管,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出發需要企業自身提高安全管理能力,而對于安全管理不僅僅是政府與企業自身重點關注的要務,更需強化第三方監管,需建立國家級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及時披露安全事故信息,對于各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進行評價評級。安全系統公開監督舉報郵箱、電話等信息,制定舉報獎勵措施,獎勵費用責令責任企業承擔,提高安全責任方的損失性成本費用。
5結語
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與突發性,且安全是相對的,故安全事故是難以完全避免或根本杜絕的[5]。面對現階段施工企業安全管理能力低下、施工過程管控松懈等問題,本文在安全成本視角下提出加強政府市場監管,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三方面管理策略,但面對日新月異的建筑環境,管理策略將不止于此且伴隨項目建設而一直更新存在。
參考文獻
[1]李文婷.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成本研究綜述[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7,43(05):85-89.
[2]姜慧,殷惠光,梁化強,等.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及防控體系研究[J].建筑經濟,2013(12):10-13.
[3]姚慶國.安全成本與安全工作經濟優化[J].煤炭學報,2001(03):331-334.
[4]顏劍鋒.我國建筑業安全現狀及事故成因分析[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04):349-354.
[5]羅云.安全經濟學[M].北京: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周東平 單位: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