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
企業文化是依靠企業的主體來形成并依靠他們傳輸到企業的每一個員工。
企業文化的主體內容包括了三個部分:
1.勞動文化。勞動文化的主體是勞動者。勞動者是生產的基本要素。是最基本的企業人力資源。勞動文化涵蓋了基礎勞動的核心力量和勞動力轉化為生產力的全過程。具體的就是員工的技能、素質、規范和觀念。只有尊重勞動,建立優良的勞動文化,才能夠更好的把勞動力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完成企業的生產任務。是體現企業生產能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主體。
2.生產文化。生產文化的主體的是管理人員。它是包括企業的中、基層管理者。企業的中、基層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貫徹和實施公司精神和方案并處理和協調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傳遞者。生產文化是企業有計劃和組織的實現生產并完成企業總體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3.經營文化。經營文化的主體是決策層。它是企業的戰略、策劃、經營方向和企業重大事件的決策者,關系到企業的盈虧和發展。同時,企業的決策層是企業文化的締造者,是企業文化的源泉以及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體系。
二、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人本管理理論的最高層次,是企業所依賴的一種文化價值觀。是企業在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的理想、工作、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企業文化形成的基礎來源于企業奠基人的哲學思想,即企業的經營理念。
三、企業文化的功能
(一)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
經營哲學和價值觀念的指導
經營哲學決定了企業經營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法則,這些方式和法則指導經營者進行正確的決策,指導員工采用科學的方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對事物的評判形成共識,有著共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為著他們所認定的價值目標去行動。
(二)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
1.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
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一。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的領導者和企業職工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
2.道德規范的約束
道德規范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者和職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背了道德規范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遣責,心理上會感到內疚。
(三)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
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情,從而在企業中造成了一種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睦氣氛,強化了團體意識,使企業職工之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價值觀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職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本職工作看成是實現共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一致,形成統一的整體。
(四)企業文化的激勵功能
共同的價值觀念使每個職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種滿足,這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支持。特別是領導對職工的關心,職工會感到受人尊重,自然會振奮精神,努力工作。另外,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對企業職工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特別是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成功,在社會上產生影響時,企業職工會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會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四、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企業文化建設要注重細節
企業中蘊涵的某個有價值的獨特文化因素,這是任何一個企業在創辦和運行過程中都會客觀存在的。如有的員工非常喜歡學習;有的員工特別節儉;有的員工總是想改變產品的性能等。這些細節都需要管理者去發現并加以提倡。我們要在企業當中抓典型,號召“全員”學習。把優良的企業文化氛圍推入具體實踐中去。這就需要我們去注重細節。
(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組織實施,領導與監督
企業文化的建設、組織和實施需要事先有具體方案、有部署、有進度、有過程的進行。同時加強在此過程的監督工作。不要走形式、擺樣子、有了上文沒有了下文;或者迫不及待,短期就要見效果,以致封塵日久失去企業文化的光輝。不僅要專人負責項目的實施,還要隨時跟蹤落實的具體建設壯況,全面規劃與安排,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項目來抓。不但要明確為什么做?還需要明確怎么做?何時做?何地做?由哪些人去做?做的標準是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工作中,組織,實施,領導與監督尤為重要。
(三)企業文化建設要以“實際行動”出發,走出“口號”的呼聲
把概括企業文化其特征描述,標志性事件,典型案例與代表性人物品格、思想,選擇恰當的方式和途徑傳達給全體員工,使他們理解這種文化表現。走出“口號”的呼聲,以實際行動去滲透和步入。
(四)融入員工的意識
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接受、理解與認同。要在企業經營活動中體現出來,即表現在日常的工作狀態。剛開始可能是被動的,員工會按照企業文化的要求來約束自己、規范自己。如果這種被動和約束不能轉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企業文化建設是失敗的。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使員工產生自覺行動,沒有外在的約束,這樣的文化才可以延續。要通過多種方式對員工的文化教育和業務培訓,并教育引導員工樹立以“客戶”為上帝,以“市場”為效應的觀念。加強他們的團隊精神,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五)突出以“主體”為依靠
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勞動者,生產者和決策者。他們是企業文化建設的載體。強調突出和依靠主體,就是要主張吸收員工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創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不斷充實文化的內容。只有具備強硬的領導班子,加上全體的員工與參與,企業文化建設方可取得成功。
(六)企業文化建設要不斷“創新”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和生命力所在,是企業價值觀的內在核心,它與時代的環境變化同步,不能有絲毫的窒息和停滯。沒有創新的文化就沒有創新的思想和員工。也就是沒有技術的創新,管理的創新,服務的創新等,企業就會喪失其社會價值的依據。把創新的內核植入企業價值觀,全方面融入企業文化的要素和建設企業文化的全過程,培育員工的創新精神,使之轉化成為一種動力和依托,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七)企業文化建設要注重“禮儀文化”和“學習文化”
禮儀不但是員工的一種素質,同時也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反應,企業強調了終身學習,全員學習和團隊學習。提出了不但要自我超越,還要改善心智,建立共同愿景以及團隊學習。學習不但可以強化認識和提高理論水平,還可以轉變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因此,現代企業必須把“學習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來抓。
(八)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來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管人,而人又是生活在客觀的環境之中,雖然他們也在一個組織和部門中工作,但他們在思想,行為等方面可能與組織不一致。重視人的因素,就要注意人的社會性,對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條件下,盡最大可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保證組織中的全體成員齊心協力地完成組織目標而自覺作出貢獻。我們提倡不但制度化管理員工,還要“人性”化管理員工。真切的體現“人本管理”的內涵。我們必須重視人才,把人才的競爭力當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機制。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來建設企業文化是勢在必行的。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就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思想行為規范。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計劃、領導和控制和整體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關系到企業的興衰。因此,企業文化建設就成了企業的一個核心項目。我們必須正確的對“企業文化”加以認識,并且要有計劃和組織的予以實施,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之物質標準化、行為典范化、制度規范化、精神境界化,使企業步入一個健康飛速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弗郎西斯•福山,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M].海南出版社,2001.
[2]劉平青,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與對策[J].江漢大學學報,2004,(6).
[3]吳金法,經營管理[J].中國新聞傳媒集團出版,2005,(3).
摘要:文章概述了“企業文化”的含義、內容和特點;概括了企業文化的作用;重點論述了我國企業文化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望企業管理者提高對“企業文化“的認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關鍵詞:企業文化建設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