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問題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專業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首先簡要探討了問題教學法的內涵,并就當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問題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步驟,以期能為相關研究者與從業者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物流管理;教學現狀;問題;對策
以美國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為基礎的問題教學法,憑借其獨有的優勢已經受到了我國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視.目前,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不斷改進、變化的今天,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國家均已針對問題教學法開展了一定的分析與普及工作.與此同時,我國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也開始了普及、落實問題教學法的進程,并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問題教學法,能夠全面的加強學生進行主動學習的意愿,促進他們以系統性的角度改善自身的思維活動,從而實現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理解科學思維,加強學生在面對復雜的實際問題時通過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并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為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實際教學中科學、有效地使用問題教學法,應當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首先,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問題情境;其次,在問題啟發下引導學生產生已有知識與待解決問題間的沖突;再次,在解決問題得出答案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遷移性學習的發生;最后,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客觀、全面地評價.
1問題教學法的內涵及實施步驟
問題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套基于學習情境建立的系統教學方法,該教學法起初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得以運用,后逐漸在其他學科中得到推廣使用.問題教學法的主要特征即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現實存在的問題作為構建課堂教學的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1].在驅動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利用學科專業知識對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在師生協作的教學氛圍下進入最近發展區,并逐漸脫離教師提供的幫助及學習技術“腳手架”式的支持,實現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問題教學法的運用旨在彌補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薄弱、問題解決能力較低的不足,其實施步驟主要包括:首先,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問題情境,即在課前以問題導入形式展開教學,圍繞教材知識明確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學習能力及知識結構實際情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導向創設具有探究學習性質的情境.其次,在問題啟發下引導學生產生已有知識與待解決問題間的沖突,進而按照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順序進行探究學習[2].再次,在解決問題得出答案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遷移性學習的發生,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發散,提高其應用知識的能力.最后,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客觀、全面地評價,注重利用過程評價法,對其問題解決的動態化過程進行系統評價,進而轉變傳統終結性評價的甄別作用,發揮評價的指導、激發、促進作用.
2當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中存在的不足
當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主要利用傳統“授受式”的教學方法,即由教師對教材知識進行系統地講解和說明,學生被動地接受和吸收,以教材為中介進行間接學習.這種方法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適應集體教學模式,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知識量,但無法提高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與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符[3].此外,為加強教學效果質量,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已經有針對性地使用了一定的教學方法,例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等教學方法,但仍存在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造成學生缺少積極的主動學習意愿,難以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如果僅僅通過單一案例分析,就會促使學生傾向于通過指向單一的解決思路去思考問題,同時造成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案例的細節之中,而忽視了具有一定高度的系統性、全面性思考方式[4].最終使得學生在面對實踐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時,不善于通過教材或課堂教學中的內容去解決實際問題,并導致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通過自己的學習基礎與各類渠道去了解行業內的前沿動態,從而以新方法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
3問題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分析
作為一個綜合了多種專業內容且結合了勞動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特征的行業,物流管理專業具備了高度的廣泛性,從而使得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在應用問題教學法時,可以方便地取得具有普遍性的教學資料.在物流專業化的今天,第三方物流越來越突顯出其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物流管理專業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僅僅教材中的內容為例進行講解,容易陷入單調、重復的困境,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5].為此,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可通過問題教學法,在“第三方物流”的相關課程中帶入一定的實際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全面地考慮選擇第三方物流時的各種因素與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體系.
3.1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教學法需要以現實存在的問題作為構建課堂教學的基礎,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而物流行業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在各個方面均存在許多工作場景、流程系統等信息作為教學資源以供學生進行學習,為此,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需要根據教材中“第三方物流”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的工作環境為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問題情境.首先教師應當將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以及“第三方物流”的教學內容,與物流行業內的真實數據、問題事件等素材進行結合,從而為學生創設科協、合理的問題情境,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可針對某一行業的特點公司設計相關的企業資料.首先,需要包括該公司所處的行業規模、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公司運營理念;其次,需要設計該公司主營業務;再次,需要針對該公司在運營中如何獲取客戶進行設計.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如果你是該公司的物流業務部門的經理,你將如何選擇第三方物流?”,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并提出解決方案.
3.2在問題啟發下引導學生產生已有知識與待解決問題間的沖突
美國教育教育家約翰•S•布魯巴克在《教育問題史》中指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題”.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突破傳統知識體系,在經過深入的思考后,勇于發出自己的提問[6].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已創設的選擇第三方物流的情境中提出如下問題,為什么該企業需要選擇第三方物流、這對于該企業可產生怎樣的經濟效益、第三方物流的選擇范圍以及其所能夠提供服務有哪些等等問題.在提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即可完成具有深度的思考,并可在提出問題后以問題為主線,去收集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加深對于物流行業的實際工作場景的認識以及對于自身所學知識的理解.此外,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還可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自行自主學習.教師可按照課堂時間的安排與學習目標的進度,組織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分別擔任公司經理、部門經理、客戶、物流企業等不同的角色,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分析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從而做出選擇第三方物流的決定.
3.3在解決問題得出答案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遷移性學習的發生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了多少理論知識,最終均需要進入復雜的實際工作環境中去應用所學的知識.在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習中,僅僅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并不等同于完整、系統的學習過程,在進行了了解、理解相關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針對實際問題獨立地進行解決[7].因此,物流管理專業教師應在學生對于第三方物流選擇的相關內容已經深入理解之后,根據實際工作情境設置有目的性地專業問題,促進學生進行遷移性學習,從而使得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
3.4由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客觀、全面地評價
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在實施問題教學法后,需要根據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來評價學生的學校結果.教師應從多種的角度出發進行科學的評價.例如,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出決策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最終將扮演客戶的小組成員的滿意度作為評價標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有針對性地設置調查問卷,以調查客戶小組成員的滿意度,或是以面對面的形式教師與各小組的成員進行提問,了解學生們在分析問題并做出決策的全過程中的真實情況,最終以客觀、合理地態度做出評價.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流管理專業作為培養具有物流規劃、管理、運作等能力,能夠在物流企業、貿易公司等從事物流運作管理、政策制定等相關職業的實踐型、復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為目標的學科,其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在其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及方法,積極利用問題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課程教學實效性,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婧,王春梅.PBL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5(2):390-390.
〔2〕李巍巍,劉慶華,宋彧,等.PBL教學法在《物流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基于知識管理的視角[J].北方經貿,2012(7):165-165,167.
〔3〕楊元利.物流管理信息系統PBL教學模式的改革探討[J].學園,2015(33):40-42.
〔4〕李丹.現代物流管理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華章,2013(24):207-207.
〔5〕宋赫南.關于案例教學法在中職物流管理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4):231-231.
〔6〕謝微,李惠敏.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市場,2014(18):141-142.
〔7〕劉建功.高等院校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案例教學創新[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4(04):73-75
作者:劉曉琳 單位:赤峰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