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案例研討法與藝術設計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藝術設計教學發展
傳統的藝術設計教學是教師按部就班的引導學生學習,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對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面的教學內容相對較少。隨著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許多設計院校對此類課程進行改革的嘗試,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實踐性教學環節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缺乏必要的實踐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將不能及時理解消化,教學效果也受影響。此外,近年來,國內高校開始大量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它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多媒體教學能通過動態模擬、聲像配合等方式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示大量的參考信息,使教學活動變得直觀、形象。這種把聲音、圖文、影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理論教學不再枯燥,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設計理論。然而,以上藝術設計教學改革從以往的板書理論授課發展到重視實踐教學環節,以及多媒體教學方式的引用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果,但是始終忽略了創造性設計思維的培養。藝術設計是一門十分活躍的現代設計藝術,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因此,藝術設計教學也應不斷更新和發展,尋找新的教學方式。當代藝術設計課程不僅要講授相關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還要指導實踐性教學環節,更為重要的是在案例研討教學環節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設計創新和設計交流能力,培養更多優秀的設計人才,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在當代藝術設計教學中,案例研討教學模式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喚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設計思維。它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所形成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體作用,開展學生演講,方案共同討論,教師引導、補充、歸納和完善方案,從而形成教學上師生之間的真正互動。
(一)增加師生知識量,挖掘學生設計思維
傳統的設計類教學往往是由教師講述大量的藝術設計理論知識,隨后加以經典設計案例分析以及欣賞國內外優秀設計圖片,但是知識信息量相對有限。案例研討教學方法的引進較大的改變這種現象。我們在傳統設計類教學方式的基礎之上加入案例研討這一環節,讓學生在吸收教師講述的基本理論知識后,到圖書館和網絡等處廣泛收集圖片、案例等信息,構思自己的草圖方案。然后,在特定的課程時間段,由教師組織在班級內進行案例研討教學,即在專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由學生闡述自己的草案,其他學生和教師共同來研討,把每個學生的創新點讓所有人學習與參考;對于設計草案不足之處,由老師和全體學生共同來完善。這種案例研討教學方式改變了以往僅僅由教師單個評價學生設計方案的局面,改變了傳統僅僅由教師單個給出更改意見的情況。案例研討教學討論自由,每個學生充當裁判和教師的角色,大膽表達各自的觀點,各抒己見,在辯論、旁聽等探討過程中,以多種角度,收集和積累更多的間接的知識,促使自己設計的思維的提升。
(二)增強自主創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在案例研討教學中,有意識的讓學生到講臺上論述自己的方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黑板上表達出來;講臺下的同學既是設計方案的完善者,也是問題的提出者,他們會根據方案可行與否提出各種問題,要順利的完成這個環節,學生就必須在課前有足夠的準備,查閱大量相關設計的信息資料,并根據自己的設計主題預先組織完善。這樣的設計準備階段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創作的能力,可以使學生改掉以往藝術設計創作中大量抄襲,不加思考的陋習,增強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為學生未來走上設計崗位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設計觀點的碰撞,培養學生設計創新能力
在設計方案研討中,每個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個人偏好等發表不同的觀點,有的觀點新穎有創意,有的觀點會具有片面性,甚至有的觀點會有偏激傾向。但是經過課堂反復共同的探討與比較,各自都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與優勢,改正自己設計的缺點,完善方案。對于個別學生思維短時間轉變不過的,老師也可及時發現和耐心引導,讓學生走出誤區,培養出各自的設計個性。因此,只有通過設計思維的碰撞,才能培養學生的設計個性,產生設計創新的火花。
(四)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設計交流能力
案例研討教學是一個緊張激烈卻又輕松愉快的教學環節,課堂上學生有時是課堂的主講者,有時是方案的旁聽者,有時是問題的提出者,有時是被質疑和提問的對象,有時學生會出現生活中的一些不雅的動作和不規范的言語,引起哄堂大笑,調節課堂氣氛,有時不經意的問題,發人深思,這樣的教學環節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是非常可取。當某個學生講述自己的設計方案時,面對不同同學的問題要合理、準確的回答,還要慢慢學會揣摩別人的心理,掌握好設計心理學。若在學習階段,學生掌握了這種技能,必將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和社會應變能力,為學生畢業后能更好的適應社會,走向成功的設計道路做準備。四、結束語設計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當代藝術設計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在設計教學中,注重啟發引導,強調獨立思考,激發創造力,尊重學生的設計個性,師生平等對話,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互動。通過研究式和互動式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各個環節,發揮自己的特長,自由表達自己的設計構思,創作出具有獨特個性的作品。總之,案例研討教學可拓寬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方法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符合我國新時代創新性、應用型、個性化和綜合型人才的培養之路。(本文來自于《大眾文藝》雜志。《大眾文藝》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劉玉寶單位:江西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