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防范差錯事故兒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資料與方法
依據我院“醫療護理差錯與責任認定條例”的相關規定對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兒科的病例進行初篩,后將篩選出的病例交由2名主管護師加我科護士長進行差錯認定,選出差錯事故病例計29份。回顧此29份病例的差錯發生經過,記錄并分析差錯類型、發生的時間、責任人一般情況及可能的原因。
二、結果及原因
2.1差錯類型及原因
我科護理差錯的主要類型為注射、輸液類差錯,共計12例;其中包括注射失敗6例、換藥差錯4例、配藥差錯2例。究其原因為①兒童生長發育快且個體差異較大,血管或體表標志等不明顯,患兒家長心情較急切,注射時患者因疼痛或害怕而不配合治療,一次注射失敗后患兒家長多責難護士造成其巨大心理壓力;②護士責任心不強。其次,醫囑相關類的差錯占總差錯20.69%,主要表現為醫囑處理不及時、抄錯醫囑、抄漏醫囑、未能認真核對等,概由兒科病人流動性大,病人多且病情變化快,所以醫囑的變化也較大,而護理工作繁重、護理人員少。最后,位列第三位的差錯類型為溝通理解類,包括護患溝通差錯5例及護醫溝通差錯1例,分析其原因為部分護士態度冷漠,面對焦急的患兒家長不能及時回答其關于病情和治療的詢問。首先,在差錯責任人的職稱分析中可知低資歷的護士共計26人,占總數的89.65%,特別是合同制的護士計16人;其次責任人的工齡主要分布在3年以下的剛從業護士,占總數的一半以上;最后,護理差錯主要發生在低學歷的護士身上,尤其是??谱o士(占65.51%)。所以低資歷、合同制、工齡短、學歷低的護士較易發生兒科護理差錯,概由此類護士工作崗位不固定、流動性較大且工資低工作強度大,所以大多護士專業知識差、學習熱情低、不能全心奉獻;且由于工作時間短,對待突發事件不能及時處理從而激化了護患間矛盾。
2.2差錯的其他特點
在研究中發現,差錯的發生時間集中在上午,計12例(占41.37%);其次為夜間和中午。另產生差錯的護士多與人調班,且連續工作時間多大于18小時,提示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疲勞等也易產生護理差錯。
三、防范措施
3.1加強護士隊伍的職業教育
加強崗前教育,平時培訓[2]。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兒科護理的特點,如何建立護患和醫護之間的良性溝通,如何樹立職業道德感,兒科的常見疾病或危重疾病的護理方法,相關法律規章等;從而幫助護士建立良好的護理習慣,特別是低資歷、低工齡的年輕護士需要多次安排業務學習以求盡快提升護理質量,過硬的業務素質可有效減低差錯的發生。
3.2加強質量管理,完善規章制度
根據兒科病患流動大、病情變化快、工作強度大的特點,在薄弱時間段重點排班。可安排高資歷的護士專人進行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差錯或防患于未然。且對多次調班或者長時間工作的護士應進行說服教育。最后,應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確獎懲措施,調動護士的積極性。
3.3關心護士
兒科護士的工作相對較累、工資低、工作壓力大,所以多數護士存在焦慮、緊張的應激狀態,長此以往會產生諸如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積極性差、厭煩情緒等,不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所以,應常與護士談心,安排科室活動放松身心,適當提高工資待遇等,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綜上,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及責任心教育,完善相關質量管理制度,特別是加強對低資歷護士的管理及教育,可有效防范兒科護理差錯的產生。
作者:程冬鳳單位:武岡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