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關懷教育下的兒科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人文關懷的基本內涵2006年我國提出了“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人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保證個體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狀態。醫學上的人文關懷亦稱人性化服務,其核心思想是把人作為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強調人的價值與尊嚴。我國護理教育專家沈寧指出“護理專業的核心價值就是關心、尊重和幫助,護理教育應該充分體現出護理的人文關懷精神”。
1.2將人文關懷理念融入兒科護理教學的需要護理作為一門與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關的專業,要求護士既關注護理技術,又熟知人文知識,護理工作在本質上是充滿關愛的服務。兒科護士要理解患兒、關愛患兒,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寬容、豁達、博愛,這樣才能為患兒提供有感情、有內涵、有愛心的護理服務。所以,加強兒科護生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是高等護理教育發展的根本需要,是護生自身發展的實際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2兒科護生人文關懷精神缺失的原因
2.1家庭環境缺乏對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及長輩凡事優先替孩子著想,盡量減少孩子的社交和情感體驗,忽視了孩子的道德教育,造成孩子“唯我獨尊”的思想越來越嚴重,不懂得關心他人,與人溝通也存在很大問題,這是造成現代護生人文關懷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2社會環境缺乏對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貧富差距日漸明顯,人們注重對權力和利益的追逐,忽視了對人性的關懷。這種現象反映在護理專業上,就是只重視專業知識、技術方面的教育,而忽視了護生人文關懷精神的培養。護生普遍對護理工作熱情不高,特別是兒科護生,感覺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心理不平衡。
2.3教師人文知識相對不足,引導不夠護理專業的教師大多數是從學校一畢業就走上講臺,幾乎沒有任何的臨床工作經歷,忽視臨床鍛煉的重要性,缺乏與患兒及其家長的溝通交流,與臨床脫節,對當今社會兒科護理的現狀了解甚少,在教學過程中也只能依據教材理論“紙上談兵”。此外,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教師對護生人文關懷精神缺失的行為(如隨意放置嬰兒模型、不愛惜模型、操作時動作粗暴等)沒有及時糾正和正確引導。
3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理念的方法
3.1更新觀念,循序漸進地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素質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為本,或者說是人文關懷。人文精神提倡尊重生命,關愛人及人的思想感受,愛我們的家人以及愛我們周圍的一切生命。人文關懷精神的養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人文關懷精神并非只是簡單地通過學習人文課程、聽人文講座、看人文書籍就能夠養成的,人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終身教化的過程。現代護理推行的整體護理理念的宗旨是:一切以人的健康為主導,人文關懷是其魅力所在。我們要注意培養護生樂觀、豁達的心態,使其樹立“病人至上”的護理服務意識,具備尊老愛幼、互愛互助的美德。
3.2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營造人文關懷的氛圍教師的思想、學識、人品直接影響著護生價值觀的取向。實施人文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言傳身教、人格魅力、言行舉止等對培養護生的人文關懷精神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護理教師首先要有寬廣的胸懷,要對護理工作有極大的熱情,對人寬容,對護生負責,并營造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讓護生生活在一個充滿關愛的環境中。學校也要經常為教師提供臨床實踐和人文素質教育相關知識學習及培訓的機會,教師可通過親身體驗和加強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人文科學知識的學習來拓寬自身知識面,以適應和提高醫學人文教育。
3.3在教學中滲透人文關懷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激發護生內心深處對弱小者關愛和保護的意識。例如,在講授生長發育這一內容時,可以給護生播放小兒發育過程的視頻,以激發護生對兒童、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又如教師在抱嬰兒模型時,應告訴護生因為嬰兒的頭部相對較大,頸肌無力,故抱嬰兒時應特別注意保護其頭部,并一邊向護生講解,一邊用嬰兒模型示范,動作正確輕柔,語言親切;再如在用嬰兒模型示教嬰兒撫觸時,也要體現出關愛,操作時要求環境溫濕度適宜,注意保暖,面帶微笑,動作輕柔,還要注意保護嬰兒的關節。實訓時指導護生認真練習,愛護模型。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護生的人文關懷意識、習慣將逐漸養成。
3.4定期安排赴社區及幼教機構服務的實踐為了拓寬護生的知識面,使其進一步了解小兒的心理特點及行為,教師可組織護生赴社區及幼教機構與嬰幼兒親密接觸,讓護生親身體驗照顧嬰幼兒,在護理時想辦法讓他們配合,探索與嬰幼兒家長有效的溝通方式,理解他們對嬰幼兒健康的需求,宣教育兒知識。讓護生從家長和孩子的現場反應來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和護理技巧,培養人文關懷精神。
3.5在臨床實習中實踐人文關懷理念許多患兒的治療主要靠靜脈輸液完成,靜脈穿刺是最常用的一項護理操作技術。在兒科護理實習前,要求護生練就過硬的靜脈穿刺技術,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從而盡量避免患兒及其家屬的焦躁情緒。在日常護理中,要注意使用恰當的語言和方式進行溝通,包括安慰和鼓勵患兒、適度表揚、適當解釋等。護生對患兒應多撫觸、摟抱,善于用玩具使患兒愉悅;對稍大一些的兒童可通過講故事、玩游戲、詢問心理方面的需求等調節護患關系。良好的溝通既體現了人文關懷,又減少了不必要的護患矛盾。
4結語
人文關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在當今社會,要充分發揮護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關懷理念。加強護生人文關懷素質的培養,是高等護理教育與臨床護理實踐良性接軌的必然要求,是護生向護士角色轉換的有效保證,有利于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兒科護理教師應該積極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培養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能為患兒及其家庭提供優質服務的21世紀高級護理人才,滿足當代社會對兒科護士的需求,這也是現代護理教育發展的方向。
作者:曾麗娟單位:鄂州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