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臨床護理教學現狀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材料與方法
1·1調查表
我們參閱國內外有關文獻,[1~8]結合我院臨床護理教學的具體情況,編制了臨床護理教學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調查了解護生的臨床實習安排和分配的任務是否合理。主要項目有實習計劃按時完成,課堂知識應用于護理實踐,護生每日工作量等情況。
(2)調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行為。主要包括解決護生實習中的困難,為護生進行正規操作示范,教師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评碚撝R情況,護理講課效果,教師對護生的指導,教學方法因人而異,教師自身素質和行為舉止,教師對護生的態度等項目。
(3)調查各護理單元為臨床教學提供的必要條件等情況。項目包括病房實習用物和病案保證實習,專人負責教學,護士長對護生的態度及關心支持教學等項目。
(4)征求護生對實習環節的建議以及對臨床護理教師的要求,評價標準分5個等級,很好、好、一般、差、很差。
我們在編制調查表時,盡量遵循調查指標具有真實性和有效性的原則。在設計調查指標時,做到問題簡單,易于理解,使各調查對象能對調查指標作出正確理解,得出盡可能客觀的結論,以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另外,調查項目盡量符合調查指標和教學活動的內涵,以保證有效反映我們需要了解的臨床護理教學情況。設計調查表時既考慮了被調查者能對問題作出回答,同時能作出正確回答。
1·2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當年衛校三年制護士班和英語護士班進入畢業臨床實習的護生。
1·3調查方法
調查方法采用無記名填寫調查表的形式,由調查人員直接將調查表發給調查對象。囑其按問卷說明逐項認真填寫,填寫完畢隨即收回。為確保調查結果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我們選擇的調查時間是在護生輪轉到新科室后對已完成實習的科室進行評價,以消除護生不必要的顧慮。實習時間按實綱要求執行,內科8周,外科8周,兒科4周,婦產科6周,手術室4周,急診科4周。
2結果與分析
我們對完成第一輪實習的護生發調查表108張,收回調查表108張,回收率100%,調查結果表明,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2·1教學方法單一,不能適應護生情況的多樣性
調查結果顯示57·25%的護生認為臨床教師不能因人施教,教學方法單一,不能根據護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教學,給護生的臨床實習帶來一定影響。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三點:
(1)臨床護理教師都是由護士兼職,他們以前接受的教育和培訓都是以培養護士為目標,涉及教育學方面的內容很少。
(2)有些兼職教師受教育的層次限于中專教育,知識結構有限,使他們的教學能力受到一定限制。被評價教師中大專學歷者占37·14%,中專學歷者占62·86%,護生對大專學歷教師教學方法不滿者占30·35%,對中專學歷教師教學方法不滿者占69·64%,說明教師的受教育程度與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3)有些兼職教師的臨床教學經歷不長,經驗不多,在適應護生學習過程中的多樣性方面還不能采取一套有效的對應措施。
2·2教師對護生的實習檢查和指導不足
調查表明42·0%護生反映臨床教師對他們的指導不夠。個別護生甚至抱怨教師只知道指使護生做事,不給予技術上的指導。造成臨床教師對護生實習指導不足的可能原因有二:
(1)兼職教師的任務繁多。由于護士缺編,多數實習科室的教師除承擔護生的臨床實習指導外,還負責分管一定床位的病人,這樣“一心二用”的現狀對護生的實習指導自然會有影響。
(2)我院是綜合性教學醫院,每年接收來自各層次的實習生近400人。由于實習基地有限,各科室的實習生相對過多,因此,對每個護生工作的檢查和指導就顯得不足,使護生產生一種只安排做事,無老師指導的感覺。
2·3課堂所學知識與臨床實踐有一定差距
調查發現,31·2%的護生反映課堂所學知識與臨床實踐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指課堂講課應與具體的臨床病例相聯系,而不是“照著教科書讀一遍就完事”;二是指基礎護理技術操作程序課堂的示范與臨床實際操作有差異。這兩點反映了課堂教學必須以護理臨床實踐為基礎的必要性,同時也表明了教會護生學習的方法是老師的重要職責之一。如基礎護理操作應教會護生掌握原則,而不是死記硬背每一操作步驟,這樣,當護生進入臨床發現課堂示范與臨床實際操作有一定差別時,他們就會用操作原則來衡量,而不致感到困惑和束手無策。
2·4給護生分派的護理工作有不合理之處
調查結果表明,在對護生的任務分配上尚存在不妥之處。35·5%的護生認為任務分配不合理,這種不合理主要是指任務太多或安排有問題。如有護生抱怨“只是讓我們做,什么都不講”;還有護生認為做生活護理多,如晨間護理、口腔護理、鋪床等,而技術性操作少,如靜脈輸液、肌內注射、導尿等。一些到過手術室的護生認為洗手和巡回的比例不合理,應多為護生提供洗手的機會。究其原因,護士缺編導致一些科室將護生當作勞力使用的現象時有發生,以至使護生感到任務負擔過重;另一方面,一些護生重視技術操作,輕視生活護理的思想也是造成護生感到護理工作分配不合理原因之一。
2·5教師對護生的關心不夠
調查發現教師對護生的實際關心遠低于護生的期望值。調查對象中28·99%的護生認為教師對護生的關心做得一般,11·59%的護生認為教師對護生的關心做得差,2·17%的護生認為教師對護生的關心做得很差。造成教師對護生的關心不夠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教師身兼數職,工作繁忙。有的教師既是臨床教學老師,又是病室副護士長,他們除承擔臨床教學和部分課堂教學外,還負責病室管理等工作,很難做到幾全其美,這一點前面已討論到;另外一點是教師缺乏對護生的整體認識,護生進入到臨床,他們既是學習者,同時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思想的人,他們有著各種不同的心理狀態,需要教師從各方面關心、理解和支持,正如有護生寫到“……建議帶教教師學一點《心理學》,注意了解護生的心理狀態”。因此,作為臨床教師有必要從整體的角度對護生進行重新認識,在教學過程中給護生更多的關心和支持。
2·6臨床教師對護生的態度亟待改善
調查結果表明30·43%的護生對教師的態度表示不滿。這也是調查表中護生描述最多的一項。如“希望教師對護生態度要好,不要發火……”,“教師應耐心一些,對護生應熱情友好”,“教師在態度上應多一些耐心,不要給我們臉色看……”。工作多、任務重是引起教師對護生缺乏耐心,以致“發火”、給“臉色看”的原因之一,從另一個側面看,也反映出臨床教師的自身素質和職業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2·7對臨床教師進行培訓應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首要任務來抓
調查結果表明,護生要求對教師多方面進行培訓,反映頻度居前5位的是:
(1)改善教師的態度。
(2)加強教師的技術操作培訓。
(3)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修養。
(4)加強理論知識的提高。
(5)規范教師的言談舉止。另外護生還提到應加強責任感,提高教學能力和表達能力,加強管理方法及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
3對策
針對問題,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重視教師的選擇,規定教師除具有臨床護理經驗外,還必須具有大專學歷或中級技術職稱,以保證教師質量。
(2)在教學技能方面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幫助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加強臨床教學溝通,隨時反饋評價信息,使教學工作及時得到改進。
(4)定期開展教學查房,各教學病房互相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5)護生進病房前召開教師會,認真講解實習要求,使教師充分做好實習前準備,為落實實習任務打下基礎。鑒于篇幅,關于采取措施后的效果評價我們準備另文介紹。
4小結
我們編制的臨床護理教學調查表共有4方面25項內容,包括護生臨床實習教與學方面的活動,其中以調查了解教師的教學行為為主要目的。通過資料結果的統計分析,我們對臨床護理教學及教師現狀有了較客觀的了解,診斷和認識了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臨床教學和學習是一個通過教師與護生相互作用的過程,而教師的教學行為在保證教學效果,實現培養目標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用雙向教學評價代替單向教學評價,將有利于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及時發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達到指導教學改革,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