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安全輸液護理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輸液用具的安全管理
1.1常見輸液工具及用前檢查
臨床上常見的輸液穿刺工具包括輸液器、頭皮鋼針、外周靜脈短導管(留置針)、外周靜脈中等長度導管、中心靜脈導管(CVC)、經外周靜脈穿刺置人中心靜脈導管(PICC)、植入式輸液港等。護士在使用前必須檢查有效期及包裝的完整性,用兩手輕擠外包裝袋,如不能鼓起,說明包裝可能漏氣,用具可能被污染,不可使用。
1.2正確選擇輸液用具
護士在輸液前要充分評估患者,將各種輸液用具的利弊介紹給患者,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輸液用具。①頭皮鋼針適應于輸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藥物;輸液量少、輸液治療小于4h、輸液時間在3d內的患者。②留置針適應于輸液時間長、輸液量較多、輸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及需做糖耐量試驗以及需連續多次采集血標本的患者和老人、小孩、躁動不安的患者;輸入發皰劑及刺激性藥物、胃腸外營養液、pH低于5高于9的液體或藥物,以及滲透壓大于600mosm/L的液體時禁止使用外周靜脈短導管(留置針)。③外周靜脈中等長度導管用于治療時間大于7d、小于49d的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輸注低刺激性藥物、等滲或接近等滲藥物的患者及外周靜脈條件較差的患者。④中心靜脈導管(CVC)徑粗、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插入導管相對較短、穿刺成功率高、不受輸入液濃度與pH值的限制,輸入的液體很快被血液稀釋不引起對血管壁的刺激,血管的并發癥少,可廣泛用于輸入靜脈高營養、化療藥物、大量輸血、補液及中心靜脈壓測定。⑤PICC導管可以避免頸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嚴重并發癥如氣胸、血胸,減少頻繁靜脈穿刺的痛苦,保護外周靜脈,可在患者床旁插管、保留時間長、可留置一年。感染發生率較CVC低、一般<3%。適合醫院、社區醫療、家庭病床及慢性病需長期輸液者。⑥植入式輸液港是一種可植入皮下、長期留置體內的靜脈輸液裝置,通過使用無損傷針穿刺輸液港即可建立輸液通道,將各種藥物直接輸送到中心靜脈處,依靠局部大流量高流速的血液迅速稀釋和播散藥物,防止刺激性藥物對靜脈的損傷。⑦楊波、李樂之等對317例肝癌患者術后用化療泵推注藥物。有文獻報道,全自動注藥泵是一種設定容量,以連續、精確方式為患者輸液的裝置,其持續輸注給藥的誤差<10%[。
2藥物配置安全管理
2.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嚴格執行“三查八對”,無菌物品存放架或柜應距地面高20—50om,離墻5—10cm,距天花板50cm。不得使用包裝破損、失效、有霉變的產品。來自皮膚的致病菌是感染的主要來源,使用抗菌皂和流動水充分進行清洗可以確保良好的手衛生,也可以使用無水的免洗手消毒液。在配置液體和藥物之前,明確藥物的化學和物理性質,藥物的相容性和穩定性,依據藥典和藥物配伍禁忌標準執行拍]。
2.2控制微粒污染
輸液中的微粒來源有橡膠塞屑、炭粒、碳酸鈣、氧化鋅、黏土、紙屑、纖維素、玻璃屑、細菌等]。微粒的預防措施:正確配置藥物,打開安瓿前用75%酒精浸泡砂輪,割鋸痕長應小于頸段1/4周,再用75%的酒精擦拭,去除玻璃碎屑。陳錦香、鄭定容用安瓿助斷器掰玻璃安瓿,減少了不溶性微粒產生的機會。何玉華改進加藥方法,使用9—12號針頭并盡量減少針頭對瓶塞的反復穿刺,加藥量大時使用兩個針頭,穿刺瓶塞時針頭斜面向上與瓶塞成75。角快速刺入可有效防止微粒產生,使用針頭側開孔的注射器可杜絕注藥時液體中瓶塞微粒的產生。周玉珠等用套管過濾型注射器配置溶液。能過濾3I.1,m以上的微粒;郭麗玉等。。認為留置針與精密過濾輸液器聯合應用可以提供輸液治療的安全性。陳秋云¨¨認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大大減少不溶性微粒的產生和藥液污染;黃桂榮調查顯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能將配置藥物的錯誤降到最低,錯誤率為0.1%,減少了微粒的產生和藥物污染,減少了藥品浪費,提高了職業防護,節約了37%的護理人力資源。有報道提出醫院應盡快建立具有空氣凈化系統的靜脈輸液配置中心和凈化病房。生物安全柜、潔凈層流工作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可有效減少細胞毒藥物對護士的身體傷害和環境污染。
2.3溶液現用現配
據文獻報道,溶液放置3~5h,細菌可呈對數生長”,注射藥液應現用現配。
3靜脈置管過程的安全管理
3.1輸液管排氣
輸液前排氣是靜脈輸液操作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目的是防止空氣進入血管發生空氣栓塞。張長英等按4種方法(改良法、傳統法、傾斜法、擠壓法)分別做靜脈輸液排氣50次,研究結果表明改良法一次性排氣成功率為98%。改良法:擠壓滴管,在液體到達滴管之前傾斜滴管成135。一150。角,讓液體從滴管壁或側面流下,當滴管內液面達1/2或2/3時,將終端過濾器及乳頭垂直向上,同時打開調速器,讓液體流下而排氣。周智平用快速排氣法容易排盡過濾器中的空氣。
3.2皮膚消毒
加強穿刺部位的護理干預,對有效防止導管相關性血液感染及其他相關并發癥有著積極的影響。常用的皮膚消毒劑有絡合碘、2%氯己定、75%酒精等。靜脈穿刺處皮膚消毒效果直接關系到留置后靜脈炎的發生。張建蘭等采用三消法,在穿刺前、穿刺后、拔針前對皮膚進行消毒。
3.3穿刺、置管、固定
護士應選擇合適的血管,掌握正確的穿刺技巧,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減少對血管的損傷,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良好的周圍靜脈充盈度是保證穿刺成功的關鍵,李安”等外涂75%的熱乙醇擴張血管,劉珉甬經研究認為,輸液器調節開關放置在過濾器24cm以上進行穿刺,針頭進血管后易回血,有利于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賀國華經研究認為5.5號靜脈輸液針輸液,一次穿刺的成功率高達98.8%,并且能使患者的疼痛減輕,局部血管組織損傷小,拔針后局部瘀血青紫少。神民英通過研究認為以30。一45。行靜脈留置針穿刺術效果最好,穿刺的成功率、合格率、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的疼痛程度與滿意度均優于常規組。曾鳳祥等對200例短小血管患者使用BD針獨送外套置管法,成功率達85.5%,減少了患者的痛苦。馬遠惠通過對N0例嬰幼兒頭皮靜脈留置針的置管方法進行研究,其通液置管法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是89..2%。良好的固定在輸液治療中至關重要,孔祥鳳研制了一種兒童輸液固定器用于l20例患者效果良好;陳林敏等將思樂扣應用于260例HCC置管患者,避免了導管在血管內的微移動,避免細菌進入血管,保護了皮膚,有效防止了導管的脫出。
3.4管道維護
對血管內的導管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定期沖洗,將導管內殘留的藥液沖入血液,以促進和保持導管通暢,沖管、封管是留置成功的關鍵。輸液指南提示PICC導管應使用大于lOml的注射器給予脈沖式正壓封管,沖、封管應遵循SASH原則,即:s一生理鹽水;A一藥物注射;s一生理鹽水;H一肝素鹽水;用生理鹽水沖管,用10~100U/~稀釋肝素鹽水封管,封管液量應2倍于導管加輔助延長管容積J。黃新花建議靜脈留置針最好選用lOml生理鹽水經注射器封管或者采取原液輸液器封管法封管。
3.5拔針
最佳的拔針方法是能夠將患者對拔針時的疼痛反應、針眼出血、皮下瘀血及針頭回血的發生率降到最低。楊定芳等經研究認為打開輸液器開關、順毛發生長的方向向下撕敷貼、由患者自己按壓效果良好。向天平對182例患者在拔針時擴大按壓穿刺部位,采用3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合力按壓輸液處靜脈3~5min,取得滿意效果。
4護士的安全輸液意識、行為管理
從藥品領取到配制、穿刺輸注到體內、更換液體等整個過程都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每位護士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管理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防范風險。從輸液操作的規范化、藥物配制、輸液速度監控、管道管理、輸液反應及并發癥監控等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可以設立輸液風險告知書;加強健康知識宣教;輸液信息電子化、條碼化;設立醒目的護理標識加強安全,如:藥物過敏、特殊用藥、血液體液隔離等,使護士看到標識引起警覺,同時能夠提醒家屬與患者。
5小結
靜脈輸液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輸液治療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疾病痊愈時間。護士在臨床中應提高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有效溝通及健康教育能力,加強職業防護,提高輸液治療護理的安全性,提高患者輸液治療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