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創傷性休克患者急救護理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創傷性休克(traumaticshock)是人體在受到外界的強烈致病因素后,有效循環血量急劇減少,導致患者出現疼痛、恐懼等綜合因素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綜合征。創傷性休克常見于車禍、絞傷、刀傷、高空墜落傷等,患者的病情危重,如不能夠及時的進行搶救,將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給患者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醫學問題。早診斷、及時給予有效的搶救與護理措施是搶救創傷性休克成功的關鍵所在,如何做好創傷性休克患者的護理工作是目前臨床一項重要的課題。本文對2010年12月-2012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90例創傷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措施進行了總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2月-2012年11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創傷性休克患者90例,均符合衛生行業標準中關于創傷性休克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齡26~78歲,平均47.5歲。按照致傷原因可分為:交通事故傷31例,擠壓傷24例,高空墜落傷13例,重物砸傷11例,其他原因11例。
1.2護理方法
1.2.1病情評估
創傷性休克搶救的黃金時期為傷后的第一個小時,搶救成功率高達90%,隨著就診時間的推移,搶救成功率也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超過8h之后,搶救成功率在25%左右。因此,準確及時的評估患者的綜合情況,對于搶救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接診護理人員需要根據以下方式對患者病情做出準確評估:首先對患者的呼吸道進行仔細的觀察,注意患者的呼吸道是否有殘留物;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傷口情況、大出血情況、腦部及脊柱的損傷情況以及有無四肢骨折的情況出現。
1.2.2保持呼吸道通暢
由于異物、分泌物等堵塞呼吸道可以引起患者呼吸困難,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及時將患者的口腔內的異物、分泌物等清除干凈,部分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出現喉頭水腫的情況,護理人員可以用舌鉗將舌頭夾出,防止阻塞呼吸道;根據患者的病情可以采取氣管插管、吸氧,及時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對于吸氧的患者要加強護理,按照相關操作規定,及時更換鼻導管、濕化瓶中的蒸餾水,清潔患者的鼻腔,保持患者鼻腔的通暢。
1.2.3恢復有效循環
由于患者的創傷比較嚴重,可以造成大量的失血,嚴重的患者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醫護人員要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密切監測血壓、脈搏,并盡早建立靜脈通道,用于快速補充血容量。可以建立2~3條輸液、輸血靜脈通路,以便各種藥物和血液制品的及時輸入。對于發生創傷性休克患者可以采用留置針,穿刺困難的患者,應果斷進行靜脈切開,置管補液。
1.2.4心理護理
創傷性休克患者在接受急救之前,各方面的生理狀態、身體特征等比較虛弱,難以盡快康復和適應,需要及時采取必要的心理護理措施。醫護人員要詳細了解創傷性休克患者的姓名、年齡、疾病狀態、用藥史以及過敏史等情況。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給給予患者做好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讓患者對治療保持良好的信心,讓患者了解各種護理過程、方法等,主動的配合治療和護理,以取得更加有效的搶救效果。
1.2.5生命體征護理
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監測,包括呼吸、脈搏、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等,如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及時向醫生報告,以便給予及時治療和處理。同時,對患者的血壓、顏面以及四肢水腫等情況也要進行密切的觀察,以免出現各種異常情況。
2結果
通過對2010年12月-2012年11月以來收治的90例創傷性休克患者進行早期、有效的急救護理措施,其中,84例創傷性休克患者存活,6例患者死亡,搶救成功率達到93.3%。
3討論
創傷性休克主要是由于機體的大血管發生破裂,導致有效循環血量迅速、大量的減少,患者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各種應激反應均可以導致血管舒縮功能紊亂,使得大量的血液在微血管網中淤滯;另外,組織的破壞可以促使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促進休克的發生、發展。該病在臨床上屬于危重急癥,病情進展非常迅速,如果延誤搶救治療,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創傷性休克的急救黃金時間是在1h以內實施搶救措施,搶救越及時,成功率越高。本研究通過采取急救護理措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的評估,快速的建立靜脈通路,及時、足量的補充液體并進行治療,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嚴防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及時的給予安慰和心理疏導,調節患者的緊張情緒,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和護理,結果顯示,搶救成功率達到93.3%。在臨床的實際工作中,醫護人員應熟練掌握創傷性休克急救護理相關知識,熟悉各種操作技術,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保持冷靜的頭腦,客觀的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從而提高創傷性休克的搶救成功率。
作者:劉爭云 單位:福州市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