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觀察系統論文:眼科術中廣角觀察儀器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文作者:朱春玲徐俊輝陳詩蘭作者單位: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花都區人民醫院眼科
術后59例59眼患者(86.77%)最佳矯正視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術后最佳矯正視力:光感3眼;數指4眼;0.01~0.04者8眼;0.05~0.10者20眼;0.12~0.25者21眼;≥0.3者12眼。視力無明顯改善7眼(10.29%)、視力減退2眼(2.94%),為嚴重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視神經萎縮或視網膜復發脫離患者。
自20世紀70年代玻璃體視網膜手術開展以來,使用最長、應用最廣泛的是采用平凹角膜接觸鏡組合作為眼底手術觀察系統,平凹角膜接觸鏡組合包括金屬固定環和一組平凹透鏡組成,由于應用平凹角膜接觸鏡組合觀察眼底的范圍受瞳孔大小的限制,即使是瞳孔充分散大的情況下,也僅能達到20°~44°,瞳孔縮小時嚴重影響眼底觀察,甚至使手術進行困難;在復雜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條件下,如屈光間質混濁(角膜水腫、混濁,晶狀體混濁以及玻璃體替代物:氣-液交換或C3F8填充),很難讓術者獲得清晰的眼底圖像,使得玻璃體視網膜手術進行困難;并且術中需要縫合金屬固定環、頻繁更換和轉動角膜接觸鏡、角膜鏡面容易被血液和氣體污染、同時需要助手配合頂壓鞏膜以利于觀察周邊鋸齒緣,對助手配合性要求高,所以平凹角膜接觸鏡組合存在很多缺點。隨著現代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技術的日益發展,要求眼底觀察系統在成像質量、觀察范圍上能提供更為清晰、視野寬闊、立體感好、直立的眼底圖像。在這個客觀要求下,國內外學者不斷創新改進,設計出非接觸廣角眼底觀察系統,如非接觸廣角觀察系統。其中雙目間接眼底顯微鏡是在手術顯微鏡中應用了間接檢眼鏡檢查法的原理,可以對眼底進行大于120°寬廣視野、清晰、反轉實像的無接觸觀察,不受瞳孔大小、屈光間質混濁的影響,還可高倍放大黃斑區域;SDI與手術顯微鏡一起使用時,SDI能將雙目間接眼底顯微鏡的倒像改為直立,同時能夠維持寬廣、清晰、立體眼底視野,從而通過非接觸廣角觀察系統使術者能在清晰、寬廣、直立的視野下順利完成雙手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更重要的是,隨著現代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發展,其手術適應證越來越廣。過去我們采用平凹角膜接觸鏡組合作為眼底手術觀察系統在小瞳孔、角膜瘢痕、晶狀體混濁以及玻璃體替代物條件下進行復雜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時,需要進一步手術擴大瞳孔,切除晶狀體或頻繁換鏡和鞏膜壓迫等繁瑣操作,手術視野也不理想,往往是手術進行困難,并發癥也多;而非接觸廣角觀察系統克服了小瞳孔、屈光間質混濁的影響,可以使得術者在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獲得直立、立體、清晰、寬闊視野,從而使手術變得更加簡捷,順暢和安全,所以非接觸廣角觀察系統在這些復雜視網膜玻璃體手術中更能體現其絕對的優勢[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