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時代建筑》(雙月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流行度高,大眾辨識度廣,創刊于1984年,開拓了視野,帶給讀者富有生活特色的內容。中國的命題、世界的眼光,適讀人群:設計師、收藏家、美工、藝術家、建筑師、潮流人群、8-28歲青春期讀者、28-40歲成年讀者、40-65歲中年讀者等等。
《時代建筑》主要欄目:建筑師訪談、境外事務所專訪、上海建筑、今日建筑、青年建筑師、境外雜志導讀、建筑簡訊、學術動態、建筑網址、網上熱點、熱點書評等。
時代建筑
刊名:時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主辦: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周期:雙月
出版地:上海市
語種:
中文開本:大16開
ISSN1005-684X
CN31-1359/TU
郵發代號4-466
創刊年:1984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時代建筑》期刊介紹:
本雜志國內外公開發行,中英文雙語,彩色精印,超寬尺寸,全新版面。雜志以繁榮建筑創作、增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宗旨。以學術性、時代性、前瞻性、批判性為辦刊特征,以中國命題、世界眼光為其編輯定位。
《時代建筑》常見范例:
星巴克的中國之路國際品牌的本土化---胡德凌琳
寧靜致遠,隨波悅動同濟大學游泳館札記---宗軒
歷史建筑修復的“真實性”批判---常青
觸類旁通化境八章六---董豫贛
約瑟夫·霍夫曼的斯托克萊府邸---愛德華·F·塞克勒徐菁
漂浮的大理石冰山挪威國家歌劇院設計---張海翱董藝
節制的蘇州印象標準營造的“岸”會所---孫田
河北唐山市城市展覽館和公園從命題到解題---王輝
自然形態的敘事與幾何寧波博物館創作筆記---王澍
走向可持續的人居環境對話吳志強教授---支文軍戴春
時間的棋局與幸存者的維度從松江方塔園回望中國建筑30年---周榕
當代中國建筑的文化價值認同分析1978-2008---章明張姿
事件、話題與圖錄30年來的中國建筑---何如
呼喚更強的社會責任意識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李武英
“開合之間”南京湯山公館設計---錢煒付偉
營造“創智天地”---喬東華陳建邦
社區的多元化演繹天津梅江南水岸公館設計解析---孫青黃宇亮
社區營造邁向情景社區的圖像語言---宋照青
多類社區屬性的設計應對---趙小鈞艾俠
上海世博會園區周邊的城市社區再營造---吳志強
從社會公正到空間公正關于安置區設計策略的社會意義分析---董屹平剛
營造“理想之城”上海新浦江城規劃概念及建筑實踐解析---黃向明
聲遠音嘹亮現代建筑的平民化與社區辯證---阮慶岳
臺灣民眾參與的社區營造---黃健敏
社區營造中社區商業的價值---高棟李蕾
虛擬交往與社區虛擬重構---孫良黃一如
從門禁社區到中國式節約型社區---劉銀李振宇
回顧與展望中國1949年以來城市住區建設與社區演進---趙蔚
探索政府主導與社區參與的中國當代城市社區建設模式---趙曉芳支文軍
2008建筑中國年度人物點評---凌琳馮國安
簡評杭州錢江新城城市規劃---劉曉東
評土樓公舍---王路
評寧波博物新館---王曉東
輕_介入評“標準營造”雅魯藏布江林芝小筑---張悅
“喜憂參半的典范”成都“華林小學”臨時紙管教室---馮果川
單純就是力量評國家體育館“鳥巢”---張路峰
評“LINKEDHYBRID”---王輝
2008建筑中國年度建筑作品點評---戴春秦蕾
第3屆“WA—萬科”青年建筑師設計大賽條件與可能性---劉滌宇
第四屆世界城市論壇---吳志強劉朝暉仇勇懿
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在那兒,什么超越了建筑?---馮路
“中國建筑傳媒獎”推動公民意識的建筑獎---支文軍
當月15日前(包含15日)付款,可以下月發貨。
當月15日后,下下個月發貨。
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月刊、雙月刊、季刊會在上刊后快速發貨。半月刊每月兩本,(除特殊月份合刊)每月兩本到齊一起快遞發貨。周刊、旬刊每月發一次。
溫馨提示: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全年都是訂閱季,可下單訂閱。部分雜志的訂閱時間以客服通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