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作者的工作單位應寫明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作者簡介寫明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簡歷及研究方向(任選)。
2、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3、稿件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數據真實、邏輯嚴謹、文字準確、語句通順。
4、參考文獻,在每一文獻后加注文獻類別標號,專著標號為[M],論文集為[C],論文集內文章為[A],期刊文章為[J],報告為[R],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為[D]。
5、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6、來稿選題和撰寫應符合以下要求:導向正確,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熱點問題,探求真問題,問題意識明確,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有力、對策可行、寫作規范。
7、圖表上符號要清晰注出,所視部位與背景對比度要大。圖上符號與正文完全一致,函數圖的縱橫坐標所代表的物理量要注出其中文名稱、代表符號及法定計量單位(與坐標位置平行寫出)。
8、論文如果是基金項目、國家、省部級教育教學科研立項課題成果,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上述立項的成果,需在文章標題右上角插入腳注,并在腳注中注明項目名稱及編號。
9、正文中標題層次格式:一級標題用“一”,居中;二級標題用“(一)”;三級標題用“1”。盡量不要超過三級標題。
10、文稿需附300 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內容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4 部分,各部分用第三人稱撰寫,冠以相應的標題,不分段。需標引3~5 個關鍵詞。
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15層
郵編:100732
主編:姚枝仲
作者:張向晨; 徐清軍; 王金永
作者:劉敬東
作者:白潔; 蘇慶義
作者:萬泰雷; 張紹桐
作者:張明; 程實; 張岸元; 邵宇; 殷劍峰; 王孜弘; 葛天任; 東艷; 肖立晟; 范為; 吳慶; 李奇霖; 羅志恒; 張斌; 張一
作者:姚洋; 鄒靜嫻
作者:李芳菲(譯); 張舜棟(譯); 史明睿(譯); 王婉婷(譯); 申劭婧(譯); 楊茜(譯)
年份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被引次數 | 956 | 961 | 1078 | 1325 | 1354 | 1374 | 1264 | 1296 | 1379 | 1631 |
影響因子 | 1.47 | 0.9 | 0.89 | 2.23 | 1.69 | 1.65 | 2.94 | 3.01 | 4.35 | 5.24 |
立即指數 | 0.2 | 0.27 | 0.56 | 0.15 | 0.75 | 0.78 | 1.1 | 1.71 | 1.79 | 3.2 |
發文量 | 136 | 128 | 138 | 136 | 55 | 54 | 51 | 59 | 52 | 49 |
被引半衰期 | 3.64 | 4.23 | 4.63 | 3.45 | 3.71 | 4.41 | 4.81 | 5.01 | 4 | 3.36 |
引用半衰期 | 2.34 | 2.48 | 3.73 | 4.03 | 3.24 | 4.03 | 3.21 | 3.57 | 3.52 | 4.26 |
期刊他引率 | 0.98 | 0.97 | 0.98 | 0.99 | 0.98 | 0.98 | 0.98 | 0.97 | 0.93 | 0.96 |
平均引文率 | 4.3 | 5.8 | 7.6 | 5.8 | 0 | 24 | 25.3 | 28.1 | 33 | 40.3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15層,郵編: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