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主辦單位:水利部沙棘開發(fā)管理中心
季刊 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nèi) 全年訂價:¥340.00
《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fā)》由邰源臨擔任主編,創(chuàng)刊于2003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主管、水利部沙棘開發(fā)管理中心主辦的一本農(nóng)業(yè)領域?qū)I(yè)期刊。主要刊載該領域內(nèi)的原創(chuàng)性研究論文、綜述和評論等,力求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該領域的政策、技術、應用市場及動態(tài)。
1、標題層次:使用國際通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分級連續(xù)編號的國際層次序號表示法,不同層次的數(shù)字之間用“.”相隔,末位數(shù)字不加點號,一般不宜超過4層。
2、本刊對擬采用稿件有酌情刪改權,如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中特別聲明。
3、文稿引文務須準確,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引用文獻出現(xiàn)先后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碼,序號外加方括號。
4、注釋一律采用腳注,注碼用“①②③……”,“每頁重新編號”方式。注釋碼置于句 號、逗號、引號之后,不出現(xiàn)在頓號后,句中不出注。
5、文中如需插圖,請?zhí)峁┣逦恼掌蚶L制精確的圖、表等,并在稿中相應位置留出空白(或用文字注明)。圖、表編號以全文為序。
6、來稿經(jīng)編輯部查新核實無一稿多投、重復發(fā)表或剽竊行為后,由編輯部登記備案給予編號,由作者填寫《版權協(xié)議》。
7、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作者通訊地址、電話。
8、參考文獻應為公開出版物。引用文獻須按引用的先后,在正文中有關處用[1],[2]…標明,序號與全文末的參考文獻必須一致。
9、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本刊所有論文均需有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應是濃縮論文的獨立短文,反映主要論點、創(chuàng)造性內(nèi)容,300字左右。
10、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地址:北京海淀區(qū)復興路甲1號
郵編:100038
主編:邰源臨
作者:張軍 王靜
作者:王洪江 張洪偉 劉麗娜 李文杰 張連翔
作者:王丹
作者:胡建忠
作者:陳奇凌 王東健 花東來 張獻輝
作者:土小寧 程文輝 楊松 李蓉 梁月
作者:唐曉倩 劉廣全 王華田 李慶梅 劉艷 胡金鑫
作者:梁月
作者:焦醒 劉廣全
作者:劉廣全 楊茂生
年份 | 2013 | 2014 |
被引次數(shù) | 0.2 | 0.257426 |
影響因子 | 0 | 0.042553 |
立即指數(shù) | 50 | 47 |
發(fā)文量 | 105 | 116 |
被引半衰期 | 0.742857 | 0.706897 |
引用半衰期 | 8.28 | 5.085106 |
期刊他引率 | 4.54 | 4.53 |
平均引文率 | 6.18 | 5.69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lián)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區(qū)復興路甲1號,郵編: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