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用大型常用出土文獻合集,可使用括注,括注應使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第一次應使用全稱,第二次可使用簡稱。
2、圖、表和公式應通篇順序編號,圖題、表題應有中英文對照。表格應采用三線表形式,內容以中文表述。具體要求請在本刊網站下載《撰文書寫要求》。
3、本刊實行專家匿名審稿制,請勿一稿多投。3個月后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4、投稿稿件遵循著作權法,凡引用他人資料、數據、方法、圖表以及結果、結論的,必須注明出處,列出文獻。
5、如果來稿系基金項目資助的論文,請在首頁論文題名后以“宰”符號標注,并鏈接至論文首頁地腳中表明基金項目的類別、名稱、項目編號。
6、注釋放置于文后(尾注)。注釋序號用[1],[2],[3]……標識,全文統一排序。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7、每篇稿件須有不超過200字的摘要,客觀陳述全文的中心內容,不進行評論。摘要中避免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
8、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編號,并給回執,日后聯系時請注明編號。在接到本刊回執3個月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書,系該稿仍在審閱中。
9、備注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單位、職稱、職務、研究領域、手機號碼、E-mail、通信地址等;多位作者稿件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
10、來稿請附中、英文的題目,其中,中文題目不超過20字,題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須簡明、具體、確切,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東路519號
郵編:330029
主編:張滌生;陳宗基
作者:Khoo; Boo; Chai
作者:邱武才; 馬福順
作者:陳宗基; 劉志飛; 王嘉陵; 修志夫; 范飛
作者:修志夫; 黃巖; 李鋒
作者:牙祖蒙; 譚穎徽; 王建華; 張綱; 李忠禹
作者:侯團結; 高學宏; 寧金龍; 汪春蘭; 李小靜; 張林; 李虎
作者:王家盛; 張洪杰; 龐曉綱; 姚睿; 張乃君
作者:張韜; 賴欽聲; 陳永寧; 趙繼志; 李倩; 鄭杰; 林潤臺; 景泉
作者:傅俊惠; 黃培生; 劉玉俊; 黃建豪; 鄭海波; 鄭春鵬; 吳智勇
作者:劉志飛; 喬群; 岳潁; 楊建明; 吳意光; 趙宇; 陳宗基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東路519號,郵編:33002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