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題、表題均采用中英文對照表述,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圖、表均需有編號和標題,圖、表題號及圖中曲線號均用阿拉伯數字標注。
2、引文標注采用腳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碼(①②③……)統一編碼,編碼置于引文右上角,每頁重新編碼。請注意核對引文,確保出處無誤。
3、來稿首頁請注明:題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及工作單位,負責與編輯部聯系的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詳細通訊地址、電話、傳真和Email,并標明正文字數、表數及圖數。
4、參考文獻按照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排列。在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加方括號標明文獻序號,并注明文獻類型標識。
5、請勿一稿多投,并確保所有作者對文章署名無爭議,文稿著作權屬于作者,文責自負。
6、來稿應反映領域內發展與水平,論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條理清晰、題文相符、文字簡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可讀性。
7、來稿若是各級基金資助項目、科研成果、獲獎成果的論文,請在首頁下方或文后標明。基金項目應注明項目編號。
8、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9、摘要應包括論文涉及的目的、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一般在150-200字,摘要下面應提供3-8個關鍵詞,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10、腳注中的外文參考文獻要用外文原文,作者、書名、雜志名字體一致采用Times New Roman,書名、雜志名等用斜體,其余采用正體。
地址:廣州市天河路600號
郵編:510630
主編:李剛
作者:王卓 林忠偉 王連唐
作者:陳衡華 周宇
作者:朱海燕(綜述) 舒建昌(審校)
作者:沈楠(綜述) 湯正好 臧國慶(審校)
作者:林琳(綜述) 周俊英(審校)
作者:田建卿(綜述) 鄒大進(審校)
作者:鄭剛(綜述) 張承宗(審校)
作者:蘇玉霞(綜述) 洪潔(審校)
作者:楊璞(綜述) 徐安平(審校)
作者:金曉輝(綜述) 丁小云(審校)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州市天河路600號,郵編:510630。